陈翥

陈翥

宋代

陈翥(982年~1061年),北宋著名科学家。字风翔,号虚斋、咸聱子、桐竹君,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人物生平

  陈翥 自称子翔,讳子四,号桐竹君、咸聱子。江东路池州铜陵(今安徽铜陵)人。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生;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卒。 园艺学。

  陈翥出身于一个富有的乡绅家庭。父亲陈附是一位性格纯朴、知书达礼的人。陈翥共有兄弟4人,他排行第三,自幼享有较好的学习条件。 青年时期的陈翥和封建时代的许多读书人一样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得到荣华富贵。早年虽屡试不中, 但丝毫没有动摇他发愤读书,争取金榜题名的决心。后来,他干脆在附近的山上建了一座房子,闭门苦读,即使妻子儿女也“非时不见”,指望一举成名。然而,他却一次次名落孙山。到4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被病魔折磨了10多年的身体已像虫蛀空的树木—样,力不能支;加之兄弟不和,更使他心疲神伤。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仕途无望,不如“退为治生”。于庆历八年(1048)在村后西山南面整了2—3亩地植桐种竹,聊以自娱。他的传世作品《桐谱》就是在亲自躬耕以后写的。

  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后因父亲早逝、兄弟不和兼自身患病十余年之故,至

  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

  60岁时,他在家中数亩山地植桐树(泡桐)数百株专事研究,除悉心钻研前人有关著作外,还“召山叟,访场师”,尤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全书除序文外,正文共一卷,依次分“叙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杂说”、“记志”、“诗赋”,凡十篇,《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6篇专论植桐技术,为全书的精萃。

评价

  《桐谱》是我国最早一本比较详细地论述泡桐的专著。历来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都曾引据或辑录过其中的资料。现代某些外国学者在研究泡桐的起源和传播史时,也引用过本书,可见《桐谱》还是一本在学术界有影响的著作。

  陈翥能写出这样一本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植物专谱,并因此而被人认为是古代一位科学家,与他本人有较高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不开的,而后者尤为重要。陈翥并非纯粹为生产目的去种植桐树的,主要还是在于平抚心中的忧伤,得到精神安慰。他曾自号“桐竹君”,乃因为桐是传说中凤凰栖止的树木,历史上曾有人因种桐而结识贵人。此外,在陈翥看来,桐树到冬天落叶能“顺时之变”,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良材。他把这种植物用来象征自己,颇有孤芳自赏的意味。还指望有一天“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刻”。他作《桐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泡桐这种植物。正因为有这样的内衷,陈翥是怀着特殊的心情记述桐的。

陈翥的诗文

  •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 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翦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鷃,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 袅露牵风夹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

    闲门永巷新秋里,幸不伤廉莫怕多。

    古藓寒芜让品流,小斋多谢伴清幽。

    若教夷甫门前种,也是无多过一秋。

  • 曲江晴望好,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林发杏花。

    映雪犹误雪,煦日欲成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芳景堪游处,其如惜物华。

  •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著。

    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 高桐凌紫霞,修篁拂碧云。

    吾常居其间,自号桐竹君。

    不解倣俗利,所希脱世纷。

    会交但文学,启谈皆典坟。

  • 分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

    日日来轻风,时时自登临。

    拂干动微毳,吹叶破圆阴。

    虚凉可解愠,轻鼓如调琴。

    莫传独鹄操,愿述栖凤吟。

    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

    亦陋陶隐居,高阁听松音。

    无为摇落意,慰我休閒心。

  • 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

    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

    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

    倘仪大厦材,合抑由兹始。

陈翥的名句

热门诗人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诗词类型

抒情 写景 写人 山水 咏物 婉约 春天 送别 秋天 离别 爱情 思乡 爱国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月亮 夏天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春节 菊花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忧民 长江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