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

吴筠

唐代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人物生平

帝王器重

  吴筠在京城,每当朝会之时,经常与文武官员一起列位就座,朝臣们的启奏,吴筠的陈述,只不过是名教世务罢了,间或有些言词过激的以此来表达对国家的忠心,所以,玄宗很器重他。

  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李林甫、杨国忠辅政,朝廷政纪日乱,吴筠预测天下将发生大乱,向玄宗上奏,坚决要求返归嵩山,多次上奏,都未被批准,于是玄宗下诏于京城岳观内另建道院,让吴筠住持,修炼传道。

  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吴筠又向玄宗上奏,请求允准回茅山,玄宗同意了。吴筠回到茅山不久,中原大乱,玄宗逃蜀,而江淮间盗贼蠭起,于是,吴筠又东游会稽,常于天台剡中,逍遥于泉石之间,常与诗人李白、孔巢父往来,以诗歌相酬和。在这段荒乱岁月中,有很多文人参与了他们的活动,生活过得较为平静。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弟子邰冀元等共同商议取谥号为“宗玄先生”。

  吴筠一生擅长文辞,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还有《心目论》一卷,《复淳化论》一卷,《形神可固论》一卷,《坐忘论》一卷,《明真辨伪论》一卷,《辅正除邪论》一卷,《契真刋谬论》一卷,《道释优劣论》一卷,《辨方正惑论》一卷。今有《宗元先生文集》上中下三卷传世。

  真诚严谨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为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受正一之法。吴筠入道后在师父指导下,他存思观想、内实精神,究谷神元妙,符咒语、印剑导引、存想内神以卫身;苦心钻研、乃深得“正一之法”之精髓。吴筠尤其善于诗歌的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徵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面对社会,在关于道学精神阐释和修身方式之指迷,吴筠从来不含糊应付、而是真诚严谨。据说,唐玄宗曾向他问以道法、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唐玄宗又向他问以神仙修炼之事、他的问答更为客观、但很深刻且辩证。吴筠应对唐玄宗关于神仙修炼时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旧唐书》记载:吴筠在朝堂上“每与缁黄(释徒)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以讽咏、以达其诚。”试想帝王不谋君国民生大事、而在神仙修炼、就是不务正业。可见吴筠为人之客观和无畏、不谀与实事求是。当然,知时识务也是道士机警,史书记载:唐天宝(742-750年)中、朝庭中李林甫和杨国忠用事,朝政纲纪日渐紊乱;吴筠知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唐王朝将要由内忧而引发外患的混乱局面。

真诚严谨

  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受正一之法。吴筠入道后在师父的指导下、他存思观想、内实精神、究谷神元妙;符咒语、印剑导引、存想内神以卫身;苦心钻研、乃深得正一经法之精髓。吴筠尤其善于诗歌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徵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

  面对社会、在关于道学精神的阐释和修身方式之指迷、吴筠从来不含糊应付、而是真诚严谨。据说、唐玄宗曾向他问以道法,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唐玄宗又向他问以神仙修炼之事,他的问答更为客观,但很深刻且辩证。吴筠应对唐玄宗关于神仙修炼时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

  《旧唐书》记载:吴筠在朝堂上“每与缁黄(释徒)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以讽咏,以达其诚。”试想帝王不谋君国民生大事,而在神仙修炼,就是不务正业.可见吴筠为人之客观、无畏、不谀与实事求是。

  当然,知时识务也是道士的机警,史书记载:唐天宝(742-750年)中,朝庭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朝政纲纪日渐紊乱;吴筠知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唐王朝将要由内忧而引发外患的混乱局面。

道教理论

  吴筠对道教基本理论多所阐发。所著《玄纲论》,上篇明道德;中篇辩教法;下篇析凝滞。自谓因“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

  他将“道”解释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而“德”则为“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共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他又以“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来阐发“道”与“德”的关系;以“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归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联,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来表述“道”、“德”、“自然”三者的关系。他继承和发挥了老庄自然无为的哲学,认为“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源,称“道”生成宇宙万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进而认为道德、天地、帝王三位一体。“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他把社会治乱的原因,归结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数”和人情世风是否淳朴,主张加强封建道德教育。强调“父不可不教于子,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义方,治人在乎道德”。

思想流派

  内丹仙道思想 开创未来流派

  吴筠在修炼过程中,对道教理论有很多阐发,并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实践经验。这就是他的内丹思想,也是神仙道教思想。

  首先,守静去躁。吴筠认为人依靠精、气、神,唯一的要则是“守静去躁”。他引用了《龟甲经》上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后解释说,“不在天者,谓知元气也。人与天地各分一气,天地长存,人多夭折,”是“役气”的结果。役气就是劳损生气。役气主要表现在“躁动”,躁动的根源在“情欲”。情欲表现有生活上就是对色、声、香、味的态度,如果使这些东西“快其情”,那么就会“惑其志”“乱其心”,其结果就会败身丧道、亡形沉骨,到达死亡的境地。所以只有宁静去欲,才能得道成仙。

  吴筠为了说明守静去欲,他提出“恬淡无为”“不悲不乐”,这样才能使元气畅和,这就是通往仙界的重要步骤。其次,守静去欲在于持久以恒,这样才能将起动的躁欲,制止在萌芽状态,长此以往,就能达到泰然忘情,超然物外的境界,自然可达长生久视了。

  其次,神仙可学,吴筠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孜孜以求,始终不得其法,神仙是否可学,甚至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神仙之道,比儒、墨更高,儒墨所宗,仅只忠孝慈爱,而仙家所为,则庆及王侯,福荐祖辈,延及子孙。仙道既然如此之高贵,他进一步阐述了神仙存在,并且可学的道理。指出自古成仙的几种情况;有的人不学自然成仙,这是禀承天地间的特异之气所形成的;有的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仙,这是功成圆满的结果;有的人学而不得,开始勤奋,中途荒废,结果无成。这三种情况都存在,所以不可以一种来概括全部。

  吴筠为了强调仙道可学,他提出了远于仙道和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的区别。

仙道表现

  远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遗形取性。有的人遗弃形气,甘心于死地,来换取性理常态。这是远离仙道之一。

  仙必有根。有的人认为仙是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炼成的,但他忘掉了道本来是无极的,仙也是无穷的道理,大迷不悟,这是远离仙道之二。

  存亡一体。有的人认为形体终究要败散,现有之身,不可能有将来之身。不知形变不可知,更何况死而再造之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三。

  取悦声色。有的人重视功名利禄,以功名不朽,利禄可享用,所以可取悦于声色犬马。不知道“盛必衰,高必危、得必丧,盈必亏”的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四。

  晚修无补。有的人年壮时钟于情爱,无限消耗;年老时希望长生,再行修炼,而伤残难补。这是远离仙道之五。

  金丹延龄。有的人认为服食大丹可以延龄,而挥金炼丹,昼夜勤奋,消耗精力,结果舍本逐末。这是远离仙道之六。

  身心不一。有的人身在道内,心系凡间,外在清静,内蓄奸谋。这是远离仙道之七。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专心玄道。至真无为。这种人不贵荣华,不见可欲,至仁至静。这是近道之一。

  希高敦古,克意尚行。这种人知现实荣华的浮寄,知声色能伐性,誓剪阴贼,窒忿欲,处山林,高尚修真。这是近道之二。

  尘界自修,精专不二。这种人虽为官却慕道,对上忠,对下义;对人厚,对己薄;外浊内清,博爱广众,潜行密修,好生恶死。这是近道之三。

  崇尚方外,摄生为务。这种人安贫乐道,蓬荜潇洒,不慕爵,不爱禄视经济学文为虚无。这是近仙道之四。

  保国取胜,静以安身。这种人先有报国之志,以己之英才大略,奋师取胜之后,退而安身清静,保神致真,这是近仙道之五。

  痛改前非,重视晚节。这种人是以功补过,以正易邪,坚贞情操,恪守其性,积功圆满,以达仙境。这是近仙道之六。

  忠孝贞亷,不修自得。这种人时时处处,和光同尘,一事一物,忠孝亷贞,潜移默化,永登仙格。这是近仙道之七。

修炼方术

  在修炼方术方面,吴筠认为,人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炼。认为修炼精、气、神,应当“守静去躁”,把“躁动”的原因归结于“情欲”,故去躁又当去除情欲。声言“欲不可纵,纵之必亡”,“但能止嗜欲,戒荒淫,则百骸理,则万化安”。在其所著《神仙可学论》中,谓“远于仙道”者有七,“近于仙道”者亦有七,认为只要采其“七近”,避其“七远”,“惩忿窒欲,齐毁誉,处林岭,修清真”,“以摄生为务”,“虚凝淡泊怡其性,吐故纳新和其神,高虚保定之,良药匡补之”,表里兼济,形神俱超,就能“挥翼于丹霄之上”,成为神仙。其守静去躁思想,与司马承祯“收心离境”,守静去欲的理论基本一致。他提出的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主张,对宋代理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玄纲论》与《神仙可学论》。此外,《通志》卷六十七又载其所著《心目论》、《复淳论》、《形神可固论》、《坐忘论》、《明真辩伪论》、《辅正除邪论》、《契真刊谬论》、《道释优劣论》、《辩方正惑论》各一卷。当下《宗玄先生文集》分为上中下三卷,收有《神仙可学论》、《心目论》、《形神可固论》等。《玄纲论》则单独成篇,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凡三十三章。

生命哲学

  吴筠在论证了长生可期、神仙可致后,又阐述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得道成仙。他首先对“仙必有骨,无骨不可学仙”的说法表示赞同,认为:“夫工者必因其材而施乎巧,学者必有其骨而志乎道。故冰不可镂,愚不可仙,自然之理也。所以神不清、骨不峻者,皆非禀阳灵之气也。非禀阳灵之气者,必无慕仙之心也。苟有慕仙之心者,未有不夙挺夫仙骨者也。”其次,吴筠又指出,禀有仙骨者,还必须修学才能真正成仙。他说:“有骨而不学者,亦如有材而无工。故金藏于矿也,不冶而为石;道在于人也,不炼而为凡。”不过,吴筠又承认存在着一些特禀异气、不待修学而自然可以成仙的人。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古代的圣贤:“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仙职。”另一部分人则是“至忠至孝、至贞至廉、有大功及物者”:“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风溺水而复生,伯夷、叔齐、曾参、孝己,人见其没,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谓之隐景潜化、死而不亡。”综合起来看,吴筠在成仙问题上的观点是:有的人自然可以成仙,有的人可学而致仙,有的人则永无成仙的可能。吴筠的这种划分法,与他把人分为“睿哲”、“顽凶”和“中人”三类,在思想上是紧密相连的。吴筠认为,人的品性决定于其出生时所禀受的阴阳之气。他说:“阳以明而正,其粹为真灵;阴以晦而邪,其精为魔魅。故禀阳灵生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睿哲惠和,阳好生也;顽凶悖戾,阴好杀也。或善或否,二气均和而生中人。……睿哲不教而自知,顽凶虽教而不移,此皆受阴阳之纯气者也,亦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理固然矣。”这明显继承了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可见,吴筠所谓不学而自然成仙者,即是“睿哲”之类;毫无成仙希望者,即是“顽凶”之类;修学可成仙,不修不能成仙者,即是“中人”之类。

成仙途径

  吴筠指出,人们绝大多数是“中人”。针对“中人”,他阐述了成仙的途径。在他看来,人是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的,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练。他说:“人之气与精、神,易浊而难清,易暗而难明,知之修练,实得长生。”又说:“夫人生成,分一气而为身,禀一国之象,有气存之,有神居之,然后安焉。……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气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那么,人如何才能保养精气神呢?吴筠认为,关键在于保持心的虚静,因为“心动则形神荡”。而要做到心静,首先必须“恬澹无为”。吴筠说:“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其次,必须去除情欲。吴筠把心躁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情欲。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久寿,也就在于情欲的侵扰。他说:“万物剖氤氲氯一气而生”,“天得一自然清,地得一自然宁,长而久也;人得一气,何不与天地齐寿而致丧亡,何也?为嗜欲之机所速也。”因此,立志修道者就应该“泰然忘情”,把一切毁誊得失置之度外。他说:“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此诚易戒。至于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难慎也,都不欲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邪气不能入;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他甚至认为,哪怕是生活必需的衣食,也应该委心任运,听其自然,随分而安。他说:“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馨之气。此六者,皆以败德伤性,纕以伐其灵根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必在忘其所趣,任之自然耳。”总之,修道者“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和神清,虚夷忘身”,便能“合至精”,“复与道同”。

情欲根源

  吴筠又探讨了人产生情欲的根源。他认为,人禀道而生,具有至静的本性,但由于外物的感诱,性遂变为情。他说:“性本至凝,物感而动”,“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因此,可以说“生我者道,灭我者情”。那么,有没有办法除情复性呢?吴筠认为,性“既习动而播迁,可习静而恬晏。……是以将躁而制之以宁,将邪而闲之以贞,将求而抑之以舍,将浊而澄之以清,优哉游哉,不欲不营。然后以玄虚为境域,以澹漠为城阙,以太和为宫观,以寂照为日月,惟精惟微,不废不越,行如是,息如是,造次于是,逍遥于是。习此久者,则物冥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已静,匪求泰而弥泰,即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矣。故履霜乃坚冰之始,习静为契道之阶。”

  上述习静功夫仅为心性修练,而在吴筠的心目中,理想的得道者应该“性彻”、“形超”,形神俱妙。因此,吴筠认为,修道之士不仅要保持心的虚静,还要能够使体内的气运行不止,以使形体永固。他说:“心不宁则无以同乎道,气不运则无以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故通乎道者,虽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宁;虽休息毫厘之内,而气自运。”这实际上是重申道教传统的形神双修思想。因此,他一方面指出只知养形、不知宝神是不正确的,认为“不知宝神者,假使寿同龟鹤,终无冀于神仙矣。”另一方面,他又批评轻视炼形者说:“若独以得性为要,不知炼形为妙者,所谓清灵善爽之鬼,何可与高仙为比哉!”吴筠的这种思想,在内丹家那里则表述为“性命双修”。吕洞宾在其《敲爻歌》中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这与吴筠的上述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仙学理论

  在修炼次序问题上,吴筠主张先修神后炼形。认为心者神灵之府,神栖于其间。心只是神灵的房子,这是继承道家《内经》的传统。他说:“道虽无方,学则有序。故始于正一,次于洞神,栖于灵宝,息于洞真,皆以至静为宗,精思为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故非至静则神不凝,非精思则感不彻,非斋戒则真不应,非慈惠则功不成。神凝感彻、真应功成者,是谓陟初仙之阶矣。然后吐纳以炼脏,导引以和体。”这里所谓“至静”、“精思”、“斋戒”、“慈惠”皆属于神灵方面的事,“吐纳”、“导引”则属于形体方面的事。吴筠明确主张前者事毕致力于后者。这与后世全真道“先性后命”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

  综上观之,吴筠的生命哲学紧紧围绕着长生成仙这个主题而展开论述,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仙学理论体系。其中既有总结、深化前人思想的部分,也有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部分。结合道教史来看,在唐代普遍重视外丹、炼丹服药蔚成社会风气的情况下,吴筠强调唯有修炼自身的精气神才有长生成仙的可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正是在吴筠等理论先驱们的倡导下,唐末五代内丹术渐次兴起,并最终取代外丹术而成为道教炼养方术的主流。此外,吴筠提出的“守静去欲”等主张,则对宋代理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作用

  吴筠的“七远”“七近”仙道学说,在唐代重视外丹,炼制长生仙药之风,盛行的时候,却重视精气神的内丹修炼,指斥外丹为舍本逐末,对后世道教内丹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启迪作用。

吴筠的诗文

  •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 壶丘道为量,玄虚固难知。季咸曜浅术,御寇初深疑。
    至人忘祸福,感变靡定期。太冲杳无朕,元化谁能知。

  •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 仲连秉奇节,释难含道情。一言却秦围,片札降聊城。
    辞金义何远,让禄心益清。处世功已立,拂衣蹈沧溟。

  •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 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

  • 世情矜宠誉,效节徼当时。颜阖遵无名,饭牛聊自怡。
    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托聘嚣尘表,放浪世莫知。

  • 莱氏道已远,懿妻德弥清。一遁嚣烦趣,永契云壑情。
    禄位非所重,拂衣遂遐征。杳然从我愿,岂为物所撄。

吴筠的名句

热门诗人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诗词类型

抒情 写景 写人 山水 咏物 婉约 春天 送别 秋天 离别 爱情 思乡 爱国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月亮 夏天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春节 菊花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忧民 长江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