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祎

李祎

唐代

李祎(?-743年),唐朝宗室、名将,神武军的创建者,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少年有志,历任诸州刺史,治理有方;进而执掌帅印,战功卓著。729年(开元十七年)石堡城一役大破吐蕃,促成两国数年之间无交兵的和平局面,并以军功恩泽先人;732年(开元二十年),抱白山之战大破奚和契丹,俘虏敌酋,驱逐叛逆。743年(天宝二年),迁太子太师;当年十月初三(公元743年10月24日),李祎任太子太师时患病,后死于官任之上,终年八十余岁。他去世后,唐玄宗痛惜良久。

人物生平

友谦封爵

  李祎少年就很有志向,对母亲非常孝顺,与家人相处的也很和睦,抚养弟弟李袛以友爱而著称于世。710年(景龙四年),李祎任太子仆,兼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别驾,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本来作为长子,李祎应该继承爵位,但是李祎坚持让给自己的弟弟李袛,唐中宗非常赞赏他的品性,因此特别封他为嗣江王作为嘉奖,以承袭唐太宗十一子李嚣的爵位。

  710年(景云元年),李祎出任德州(治安德,今山东陵县)刺史,此后又调任蔡(治汝阳,今河南汝南)、衢(治信安,今浙江衢县)等州刺史。

初掌军权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李祎多次担任蜀州(治今四川崇庆县)、濮(治鄄城,今山东鄄城东北)等州刺史。由于李祎为官清廉,治理严办,不论官员还是百姓敬畏且信服他,因此被朝廷日渐重用,被调任京城为光禄卿,随后又调任将作大匠,后因母亲去世辞官丁忧。丧期未满被复起为瀛洲刺史,李祎上表坚决请求服满三年之丧,得到准许。724年(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改封其为信安郡王。

  727年(开元十五年),丁忧期满复出,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开始掌握军权。

  从713年(开元元年)起,吐蕃连续进犯唐蕃边境。727年(开元十五年)闰九月,吐蕃与东突厥连兵入寇,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毚率军掩击吐蕃,途中遭回纥瀚海司马护输埋伏,力战被杀,河、陇震动。鉴于河陇一带形势危急,唐玄宗决定派遣得力的官员前去镇守。十月十三日,唐玄宗任命李祎为朔方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摄御史大夫。又以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等副大使。萧嵩又将刑部员外郎裴宽引为判官,与原判官牛仙客俱掌军政,这才使河、陇地区的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不久,李祎迁礼部尚书,仍继续担任朔方军节度使。

唐蕃战争

  唐玄宗继位前,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屡吃败仗,尤其是河陇战场,不占任何优势。后来唐军依托一系列坚固据点——军镇,相对集中兵力,实行机动防御,并伺机反攻,逐步扩大了控制区域。吐蕃则以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东南黄河曲流处)为后勤基地,不断攻掠河陇一带。此后,经多年战,唐巩固了河陇一带的防务,加上国力的不断增强,唐玄宗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对吐蕃主动发起进攻。

  起初,吐蕃军占领唐朝辖地——鄯州鄯城县以西的石堡城(又称铁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后,即派重兵把守,并以此为前沿阵地,屡屡出兵,攻扰唐河西、陇右等地区。唐朝视其为心腹之患,决定攻取这一战略要地。729年(开元十七年)三月,唐玄宗命李祎与河西、陇右地区驻防将帅共议攻城大计。但诸将均认为:“这个城池占据险要,又被吐蕃所重视,大军深入,敌人必会全力据守。战事如果不能胜利,退败会狼狈”,主张“不如按军不动持重,根君形式发展再决定”。但李祎则认为,石堡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须尽快夺回,他说道:“为人臣子的节操,怎么能害怕艰险?如果必须寡不敌众的后果,吾将以死报效。对国家有利,这个身体有什么可惜的?”

  决定做出后,李祎又认真研究了攻城战术。因为石堡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城中,如果采取强攻,将顿兵坚城之下,即使攻克,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于是李祎大胆地决定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偷袭石堡城,以求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一切准备就绪,李祎亲率大军日夜兼程杀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果然措手不及,伤亡甚众。二十四日,唐军以极小的代价顺利地攻克了石堡城,缴获粮储器械非常多。随后李祎留兵据守要害,令吐蕃军无法前进。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各路唐军可以四处巡逻,拓境达千余里。唐玄宗闻讯大喜,下令改石堡城为振武军。

  石堡成一役,李祎力排众议,坚持出兵,又出敌不意,远距离奔袭,攻其不备,夺取重镇,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战同时沉重打击了吐蕃,由于连战连败,吐蕃国内哗然,只好再次派遣使者求和请婚,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也从中斡旋。唐玄宗这才应吐蕃请求,送与诗书。729年(开元十七年),因为李祎有此军功,唐玄宗追封他的父亲李琨为工部尚书,追封赠吴王。730年(开元十八年),双方约以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为界,并于甘松岭(今四川松潘境)及赤岭互通市贸。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唐蕃两在赤岭树碑纪念,双方边将均参加了这一庆典。一直到737年(开元二十五年),两国数年之间无没有交兵,李祎可谓功不可抹。

  李祎军功显赫,且担任朔方节度使的要职,手握实权。时任宰相的宇文融害怕李祎拥有的权利,又担心他对唐玄宗日益增长的影响,同时还可能防备他会加强萧嵩的政治地位而对己不利。因此,他安排御史李寅弹劾李祎,被李祎悄悄得知,李祎于是通过玉真公主和高力士上奏唐玄宗。当李寅后来将弹劾状呈上时,唐玄宗怒加驳斥,李祎未受非难,宇文融反而被贬为汝州(治梁县,今河南临汝)刺史,此时他担任宰相只有一百天。

唐契战争

  河陇一带的形势得到缓解后,东北的的形势却变得紧张起来。724年(开元十二年)时,契丹王李郁于卒,弟李吐于继位。

  李吐于与大臣可突于互相猜忌。725年(开元十三年),李吐于投奔唐朝,不敢返回,唐玄宗封其为辽阳王,留他在京城宿卫。可突于于是立前任契丹首领李尽忠之弟李邵固为主。唐玄宗为全力对付吐蕃,只好答应他的请求,封李邵固为广化王,奚王苏鲁为奉诚王。730年(开元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派可突于入贡,同平章事李元纮对他无礼,使可突于不满而归。五月二十六日,可突于杀害李邵固,立屈烈为主,率其部众并胁迫奚部众人背叛唐朝投降突厥,奚王李鲁苏及其妻子韦氏、李邵固的妻子陈氏都投奔唐朝。

  唐玄宗闻讯,立即下制,令幽州长史、知范阳节度事赵含章率部征讨,又命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等于关内、河东、河南、河北等分道招募勇士。六月二十三日,玄宗又以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即后来的肃宗李亨)遥领河北道行军元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元帅,率程伯献、张文俨、宋之悌、李东蒙、赵万功、郭英杰等十八总管继讨奚与契丹叛乱部众,后因故未能成行。

  732年(开元二十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以李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将其由西北调至东北,率兵进击奚、契丹。二十八日以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三月,李祎率裴耀卿、赵含章等分道进攻,含章军先与奚、契丹兵相遇,奚、契丹望风遁去。这时,平卢先锋将乌承玼对赵含章说:“奚、契丹,都是很厉害的敌人。前日离开,不是因为害怕我,而是要引诱我,应该按兵不动以观其变。”但赵含章却执意不纳,仍率部追赶,遂与契丹和奚众在抱白山(似为白狼山,或白鹿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境)展开激战。可突于率伏兵一齐杀出,唐军大败。恰好乌承呲率本部兵马从西面向契丹发动突然袭击,契丹与奚众抵挡不住,遂向后逃走。二十六日,李祎率唐军主力赶到,奋勇追击,大破奚、契丹,俘斩甚众。可突于率残部远逃,其余众流窜山谷;奚酋李诗琐高率5000余帐投降,李祎凯旋而归。唐玄宗封投降的契丹李诗琐高爵位归义王,并将虽他一起投降的部落五千人安置在幽州归义县(今北京房山东南)并重设县置,李诗琐高同时被任命为义州都督。

  抱白山之战,在唐军初战失利的情况下,李祎及时率主力赶到,并果断展开追击,终大破奚、契丹,给其以沉重打击。四月的夏天壬辰日,李祎因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关内支度、营田等使,兼采访处置使,增加领导泾、原等十二州,并使得他的两个儿子因此而得到官职。
功勋晚年

  由于李祎功绩卓著,屡遭他人嫉妒,很多战功朝廷都不知道,所以赏赐不能与其功勋相称,非常可惜。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祎迁兵部尚书,朔方节度大使。这一年,李祎曾因为国家用度不足请求放任私铸,被仓部郎中韦伯阳认为不妥而搁置意见,或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衢州刺史。此后又出任滑(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怀(治河内,今河南沁阳)二州刺史。

  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六月,李祎拜太子少师,以年老致仕。743年(天宝二年),迁太子太师;当年十月初三(公元743年10月24日),李祎时任太子太师因病去世,终年八十余岁。唐玄宗闻讯痛惜良久,追赠太尉。

李祎的诗文

  •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粤因求瘼馀,倏想寻真域。

    放情恣披拂,杖策聊□□。□□□□□,□□□□色。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

    仙桥危石架,幽洞乘□□。□□□□□,□□□易测。

    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冀兹捐俗心,永怀依妙力。

李祎的名句

热门诗人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诗词类型

抒情 写景 写人 山水 咏物 婉约 春天 送别 秋天 离别 爱情 思乡 爱国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月亮 夏天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春节 菊花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忧民 长江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