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明代)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主要成就
诗文翘楚
李流芳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诗歌和小品闻名于世。天启,崇祯年间,文坛上正是竟陵之气方盛,公安之余波未绝之时。李流芳诗文既不同于以复古求革新的李攀龙等“后七子”,也有别于神秘晦涩的钟惺等人,而以自然平易、质朴清新的风格,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李流芳的诗歌风格类似于陶渊明的《游斜川》和白居易的《香山集》,他还深受好友程嘉燧的影响。他认为诗应是性情的真实流露,性情是诗歌的生命。要做诗,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性情。至于诗的表达形式,这都是诗人在求表现其性情之时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就是循着这一观点创作的。
如他的五言诗《过臬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记其“出西湖”、“向黄鹤”、到龙居湾永庆禅院同阔别已久的一濂等僧友欢聚的情景,状“霜余山容浅、天清海气薄”之胜境,抒“暂歇尘劳心,始知寂灭乐”之善缘和“夜长惬深语”的欢趣,以及“千林流素”之时与僧友一道步月吟诗之意境神韵,可与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记承天寺夜游》相比并。
李流芳的文章亦为文人所重。内容为叙事怀人、山水游记和题画及序,以题画为多。这些文章不长,但都清新自然,风姿各异;笔墨平淡,感情真挚深厚。正如黄宗羲所言:“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
他的《题灯上人竹卷》便是一例。这篇短文与其所绘尺幅小画笔致非常相似,信手写来,淡淡数笔,而情趣盎然。没有雕饰之痕,而有淡永之美。作者追忆与上人相知的经过,平平叙来,三言两语,而别后思念之情溢于纸上。“幽窗几净”三句,今与昔、情与景融成一片。谈及绘事,则以千竿真竹化为乌有的惋惜,反衬友人画竹笔墨益进的可喜,由此又生奇幻之思,说画竹乃真竹所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奇幻中又带有诙谑,见友人画艺大进,自己为此感到高兴。
李流芳于崇祯元年(1628)病中自选诗文12卷(古今体诗6卷,共366首;杂文4卷,题画跋2卷,共90篇),定名《檀园集》,命侄子李宜之和子李杭之校勘。崇祯三年(1630)由知县谢三宾合唐时升、娄坚和程嘉燧三人诗文编成《嘉定四君子集》出版。
清乾隆46年(1781),《檀园集》被钦定为《四库全书、集部六》。1993年《檀园集》入选《四库明人文集丛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书法大成
李流芳书法源于苏轼,擅长行书和草书,为一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风格浑厚而大气、自然而严谨,与绘画一样,在书法上受董其昌的影响,力求生秀古淡。 他在《跋摹书帖》中对书法艺术有一段极为精到的论述。他认为:学习书法,要临帖但不要成为字匠,不求形似而应汲取传统的精髓;要师古但又要创新,应自具风貌。他又非常重视文学趣味和学识修养对笔墨书画的影响,他的书画充满了悠悠的文人气息。
他以苏轼为模范,取苏字扁平的形体,而去其丰腴及天真烂漫,改为细劲坚挺的笔道,于是筋骨隽峭,风神一变,正如行家所评:能得苏字精髓,又具自家面目。
上海博物馆藏其《李白游洞庭湖诗轴》,行书“天门中断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用笔圆润,以气韵取胜,结体肥瘦得益,自然舒展而无矫揉造作之态;起笔收锋,沉着俐落,纵放有度,节奏平稳而错落有致;横竖撇捺,颇得苏字风神气度,点划细微处又自出意匠。学苏字又不完全与苏字雷同,当属明人学苏字中的上品。
再如入选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国宝大典》的自书五言诗轴,行书共40句,属借景劝世之作。全篇章法匀称,结构严谨,点划精到,颇见功力。风格在苏东坡和赵頫之间。但细观之,长蘅此书又有其独到之处:一是方笔多起笔处多有棱角,由于笔间牵丝流畅,行笔有动势,仍不失灵动之感;二是撇多收锋,显得较为含蓄,也增强其力度感,这似乎赵字。李氏书法,学古能变,且独具风格。
李氏行书,在点画笔意处匠心独具,心意迭出,是明代学苏中的佼佼者。在入古出新方面,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平素题画之作,多用行书,笔致含蓄,行笔流畅,与画相得益彰。
李氏草书参用杯素法,但绝不放纵。而只是增加点划之间顾盼、回环、牵联。结体取横向,纵向均加大向上的倾斜幅度,从而加强整体篇章的动感。据说他晚年曾草书唐宋先贤诗达数十巨册,既研诗律,又练书法,可知其习书之勤劳,炼字之功力。
李流芳传世墨宝比较多,有扇面、手札、立轴和题画,绝大多数收藏于江、浙、沪和苏州市等博物馆。其作品被辑入《中国书法名作大观》和《国宝大典》等典籍。
画苑健将
画家李流芳,工山水,兼善花卉。其画主要师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云林。李流芳《秋林亭子图》轴,上自题七绝一首:“山作矾头水少纹,巨然烘染董源皴。一间山水闲亭子,脱手平分与故人。”这无异于声明自己的笔墨是从董、巨中学来的。事实上,李流芳在传统学习上并非局限于一、两家。三百年来风行海内外,盛传不衰的《芥子园画谱》(上水部分)就是以他临仿古人各家风格的课徒画稿为蓝本整理、增编而成。
李流芳在绘画上既崇尚宋元各家,又能注重师法自然,强调写生,于画中自创新意。《吴中十景图》册是他写生作品中的代表作。他以艺术家的视角摄取吴中十处风景名胜入画,摹写真实生动,主景次景剪裁得宜,他的传神之笔塑造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吴中胜景特有的风采,令人神往。他五十岁时画的一副雪景轴也来源于生活经验,画上自题:“甲子腊月十三日,归自吴门,大雪弥日,舟过城南,见留光树色,冒雪含烟,颇不乏致,辄画此纸。”他每次游西湖,都要带回很多写生稿,总之他的写实功夫是比较突出的。他常以自然山水为画本,随手写景,所以笔端不落俗套,富有生气,形成一种清新、秀逸的独特风格。董其昌赞道:“长蘅以山水擅长,余所服赝乃其写生,又有别趣。”
山水外,李流芳又善作水墨写意花卉。他的花卉,笔势飞舞,泼墨淋漓,别有一种逸趣。归昌世叹为:“其娟美之致,俱在笔墨之外,真不可及。”董其昌评为:“竹石花卉之类,无所不备。出入宋元,逸气飞动。”总之,李流芳的高超画艺使他成为晚明画坛上卓有声誉的大家。
他的画,同他的诗文一样,寄托了他的思想感情,完全成为作者抒发个人性灵的凭借。其《长林丰草图》轴,足具代表性:远山秀朗,湖中风帆一片,堤岸杨柳扶疏,水草丰盛,茅屋中有一老人正仰首低吟,隐居的惆怅心情,使满幅明媚江南春色,织入几许愁丝恨缕。细读右上题诗“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可谓作者伤时不遇的郁闷,报国无门的悲哀,尽融解到那长林丰草的媚人景色中。
李流芳曾言:“画会之真山真水总不似,画会之古人总不似,画会之诗总不似。”“萃造化、古人、诗境于一局,以不似求真似。”这便是他画学思想中著名的“三不似”理论,其精神即绘画应做到形似和神似,写实与诗境高度完美的融合统一,体现了李流芳要求突破传统、改革创新的精神,何等珍贵。根据他的画卷题画跋语编成的《檀园论画》,为中国画论的可贵资料。
其绘画作品为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珍藏,并入选《国宝大典》和《海外珍藏中国名画》等绘画经典。
印坛名流
诗、书、画之外,李流芳还精于治印。他宗法文彭,上溯汉制,又自具创意。是三桥(即文彭)派中骨干,与皖派篆刻大家何震齐名。
如李氏印作“每蒙天一笑”,语出杜甫《能画》,离开原诗的语境,可以理解为自谦之词。意思是刻印、画画或写的字,“小动作”也安排得比较巧妙。运刀以冲为主,带有反刀动作,颇似苏宣。线条质朴,没有过多曲折,刚柔互补,整个效果爽朗清丽,笔意舒展。有一种轻松、自然、貌淡神浓的秦汉风范。
再如他的另一枚印作“山则之臞”,它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古人常以“山泽之臞”来形容隐迹山林的高人隐士,刻此四字恐怕是李流芳自我心境的流露。这件作品,在章法上采用了回文法,以求得虚实对角呼应;在笔法刀法上,显得有骨有肉,自然轻松,流溢着一种不经意的创作心态。
总之,他的作品大都是粗服乱头,纵横冲撞,线条古拙朴茂而无故意修饰之概,风格豪放潇洒不羁,在粗糙中见出元气淋漓的大度来,比起刻意工整又时俗之气充斥的匠气之作来,这样的作品显然更有魅力。他那“不择石、不利刃、不配字画,信手勒成”的风度,正是一种才子型的创作,他是个地道的写意派篆刻家。
李流芳既精于篆刻,又是位诗文高手,所以常常以名流身份出现在印坛,为同时代的篆刻家的印谱撰写序跋,其中不乏精彩的记述和有价值的见解。
“余少年时游戏此道,偕吾休友人竞相摹仿,往往相对,酒阑茶罢,刀笔之声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啸,互相标目前无古人,今渐老,追忆往事,已如隔世矣。”
“印文不专以摩古为贵,难于变化合道耳。三桥、雪渔其佳处正不在规规秦汉,然而有秦汉之意矣。”
以上文辞,集中反映了明朝后期印章创作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他所谓:“前无古人”、“印文不专以摩古为贵”,并非无视古人,实乃通古变今,入古出新,它提示了印章艺术发展的方向。明朝万历年间,印学思想流派纷呈,李流芳为“入古出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篆刻作品被辑入《中国闲章艺术集锦》和《历代闲章名品鉴赏》等典籍,他有关印学的论文入选《历代印学论文选》。
李流芳以诗文和本县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合称“嘉定四先生”;他和松江画派班头董其昌,以及陈继儒、杨文聪、王时敏、王鉴、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等合为“画中九友”;在篆刻界,他与归昌世、王志坚合称“三才子”,享有诗书画印俱佳、诗书画三绝的称誉,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位对后人有影响的文人艺术家。如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非常推崇他的人品和画品,早年即对其画十分倾心,且广为搜罗,深入研习,从中获益甚多。
人物生平
万历三年(1575)李流芳出生于嘉定南翔一户官宦人家。原籍安徽歙县南丰。祖父 李文邦为迁翔始祖,任成山卫指挥使,封赠公爵。父亲李汝筠系县学生。伯父李汝节是嘉靖进士,官安吉知州。堂兄李先芳。万历进士,四川参议。李流芳兄弟四人:长兄李元芳,诸生,诗人;仲兄李名芳万历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弟李三芳,定海县丞。李流芳排行第三,人称李三长蘅。
李流芳青少年时,潜身东林庵中,认真读书,企求科举入仕。万历三十四年(1606),32岁中举,后又两度赴京参加殿试皆不第。时朝廷为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把持,仕途凶吉难料。他感到气馁,回到家乡,自建“檀园”,绝意仕途。他经常游览杭州西湖,一边游湖一边作画,并提笔写下一系列题跋,一派高人逸士之风度。为人耿直,诗风清新自然,文品为士林翘楚。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
李流芳和程嘉燧,诗文书画齐名。李氏曾对好友钱谦益说:“精舍轻舟,晴窗明己,看孟阳(程嘉燧)吟诗作画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钱谦益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崇祯元年(1628),钱谦益被放,坐帐论牍,病中的李流芳闻讯,扶枕浩叹:“不可为矣!”
崇祯二年 (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钱谦益作《李长蘅墓志铭》,程嘉燧书丹,宋珏篆盖,侯峒曾作《祭李长蘅先生文》。清嘉定诗人林大中有诗夸其“忆当晚明时,官途亦多术。高士多鄙之,坚卧独不出。诗笔能清真,画品亦超轶。不拜千古事,名言殊简质。孝廉忧国家,呕血遂以卒。”大书画家董其昌曰:“其人千古其艺千古!”
李流芳的诗文
-
去年桂花时,对花怀吾友。今年见花发,所思人在否。
虚亭敞萧瑟,秋气变林薮。清旸喜连朝,风物况重九。
西湖前月中,花枝已盈手。江乡花发迟,归客幸不后。
前月赏花人,今朝复何有。悲来不成欢,负此盈尊酒。
-
去年方子就我别,荷风疏疏送馀热。执手欲话燕路长,低头倚闾心已折。
今年春风失意归,别子又见秋风飞。遥知秉烛情相似,欲寄壶觞伴綵衣。
俄闻介寿当兹辰,愿言持此称千春。山川悠悠隔吴越,虽有怀抱无繇伸。
翻思燕市击筑时,与子心期岂尔为。陶母厨中正辛苦,区区升斗犹参差。
男儿变化未可料,安能屈首甘常调。由来菽水亦自欢,朱门粱肉徒誇耀。
我怀此意私吐吞,非子莫敢相为论。亦知阿母自圣善,不至河汉吾此言。
倚云山头卜筑成,千头木奴绕宅生。阳溪百仞清见底,夹岸朱实丹霞明。
美哉风土神仙居,阿母保之乐有馀。烂柯日月长不老,回看尘土将何如。
-
买得桃花一坞深,清泉白石久盟心。今朝便是知非日,一往仙源何处寻。
-
华屏山头月初上,喜子能来共村醠。河西桥外雪片飞,愁子冲寒匹马归。
忆昨丰干初见子,向我喃喃情不已。欲扶风雅回波澜,不为区区念桑梓。
君不见丰溪村中十万家,朱门粱肉纷如麻。吴生闭门守四壁,百城万卷徒相誇。
囊空不肯留一钱,好客时时沽十千。腰间湛卢脱手赠,匣里自保朱丝弦。
我今别子行复东,扁舟直下随飞鸿。新安江清钓台矗,此时念子心忡忡。
吁嗟乎吾侪意气岂轻掷,一腔虽丹双眼白。君看世路皆悠悠,别后头颅好珍惜。
-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浊河亦霁颜,平澜容月漾。
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邗沟日已斜,瓜州潮未涨。
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
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
冬春苦不雨,井竭水值钱。入夏雨不休,出门水接天。
咄哉造物功,旱涝何其偏。贫家少生事,俯仰资薄田。
平陆成江湖,一望令心酸。二麦既已尽,稚苗不得安。
岁功苟如此,何以供粥饘。阿母向我言,汝忧长未殚。
且勿计岁功,目前亦艰难。斗米如斗珠,束薪如束缣。
瓶中蓄已罄,爨下寒无烟。小妇谋夕舂,大妇愁朝餐。
前日雨压垣,舍北泥盘盘。昨夜雨穿屋,帐底流潺潺。
篱落坏不理,衣裳湿难乾。黾勉慰阿母,独坐穷忧端。
海内方嗷嗷,常苦征赋繁。去年北大水,三辅民骚然。
司农乏远筹,往往苛东南。连年稍成稔,额外不肯宽。
虽有卒岁储,倾囊输上官。吾观闾左情,岂堪一凶年。
惜哉此长虑,谁为叩帝阍。传闻四郡间,告荒牍如山。
贤侯轸民瘼,步祷良亦虔。庶几回天心,拯此鱼鳖患。
褰裳出屋头,仰视云根蟠。水鸟立我傍,鸣蛙跳我前。
础石润欲滴,青灯光不炎。晴占杳难期,雨势殊未厌。
翻思二三子,裹足不到门。何时一相呼,诉此情缠绵。
且当冒雨出,弄舟村东湾。远水正澹荡,树色相新鲜。
浊酒尚可赊,聊以开心颜。
-
忆㫺婉娈时,与子有成说。悠悠路傍人,使我意不彻。
龌龊不足论,但念子羁绁。人生非鹿豕,岂难相诀绝。
不忍区区诚,执手即呜咽。白门河畔柳,句曲邸中月。
维舟复沽酒,与子行相挈。车尘十尺深,关路百盘折。
奚囊共结束,蹇卫争蹩躠。村醪解饥劬,松柴憩烦热。
十年谙客味,梦到魂欲裂。况复与子辞,独行何孑孑。
水行多风浪,陆行畏炎魃。车行虞臲卼,马行忧蹉跌。
世路皆如此,吾生何屑屑。白龙百亩山,嘉木荫成列。
朅来偕吾友,掉头意已决。永怀向子期,遂陋张生舌。
兹游非本情,聊以当一吷。子如有两意,请与子长别。
-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
我爱西湖三严子,生长西湖山水里。兄酬弟唱情性真,诗肠酒德堪驱使。
板舆时曳两峰烟,画舫常浮三塔水。天生兄弟皆好奇,日奉慈帏多燕喜。
我生区区贵适志,富贵不来来亦去。羡君神仙不易得,君犹对我嗟不遇。
自言高堂常寡欢,令我称觞为大言。我今落魄更可笑,穷苦之言安足存。
忆昨东归意偪侧,入门彊笑无颜色。忍闻慈母慰游子,此意吞声杳何极。
男儿逢世知己疏,欲决不决何踌躇。青鞋布袜掉头得,念此尸饔兼倚闾。
咄咄三严子,与君相知数年矣。岂不知子心中事,人生免俗固难尔。
借子樽中酒,上子阿母寿。莫论富贵与穷愁,过耳悠悠皆不有。
君不见云栖古佛今导师,说法平等无参差。前年吾母往顶礼,旋闻阿母同皈依。
团圞且说无生话,捧檄联翩自有时。
-
冷泉亭畔树初明,百道寒光水面生。松月似留人住住,溪声却唤我行行。
李流芳的名句
-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李流芳的诗集:出自《黄河夜泊》
-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李流芳的诗集:出自《黄河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