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明代)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人物生平
科场失志,随父授徒
陈邦彦自小聪明勤学,1621年(天启元年),考取秀才,之后屡次参加乡试均落榜,于是随父在大良设馆授徒,人称岩野先生。他精研《周易》、《毛诗》和经世致用之学,在治学授徒之余,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对府、县的大事,均能提出适当的建议。地方政府官员遇有政事难事,常常征询他的意见。邦彦满腹经纶,却在科场上并不得志,多次应考均未能中举。人们深为之不平,而他却不以为意。
二次献策,均被拒绝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定鼎中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国难当头,陈邦彦五内俱焚,疾呼:“此时不思报国者,非丈夫也!”随即结束讲学,针对时局,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中兴政要》,具体开列了32条抗敌救国方略,踌躇满志地只身赴南京进呈弘光帝,但未被接纳。
1645年(弘光元年),南京政权被清军攻灭,南明唐王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朝,并于翌年委任陈邦彦为兵部职方司,统领广西狼兵万余人前往江西南安协同大学士苏观生抗击清兵。他受命后曾多次提出进击清军的良策,但因均被苏拒绝而坐失战机。而在隆武帝被清军俘获后,陈被迫率部随同苏观生撤回广东。陈邦彦在时局危急之际,一再呼吁南明的两个分立的政权(设在广州的绍武政权与设在肇庆的永历政权)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对抗清兵。但因遭苏观生等的干扰,南明分设的两个朝廷互为争斗以致相残愈烈,因而被清兵乘隙攻击,绍武政权与永历政权相继覆灭。 1645年(弘光元年)秋初,邦彦告别家人北上时,写下了意气豪迈、笔墨酣畅飞动的赋别之作《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次韵赋别》:扬尘伐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夜渡可能知大漠?日边何处是长安!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
归附聿键,抗击清兵
1645年(弘光元年),弘光朝覆亡后,朱元璋的九世孙唐王朱聿键被一批文臣武将拥戴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朝,并访求贤能,组织抗战。读了陈邦彦的《中兴政要》之后,隆武帝备加赞赏,称陈邦彦为“奇才”,并下旨请陈邦彦速速赴闽,共商国是。因一身不能事二主的缘故,陈邦彦当时并没有马上到福州去。只是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南明政权被清兵摧毁之后。他才下了归附聿键的决心,并且参加了六月举行的隆武朝唯一的一次乡试,得中第七名举人。发榜前三天,他被聿键任命为监纪推官。
1646年(隆武二年),陈邦彦升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粤兵入江西,协助苏观生防守北线。清兵压境,猛攻赣州,苏观生按兵不动,逡巡观望,陈邦彦虽一再请战而未获批准。赣州失守后,清军大举入闽,攻下福州。隆武朝的武将郑芝龙公开投敌,隆武帝被俘遇害,隆武朝也步了弘光朝的后尘。此时,苏观生急于回广州拥立新主,置邦彦的凭借五岭和韩江天险,抵挡北、东两面来敌,以保住广东,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建议于不顾,下令全军撤防。邦彦要苏观生火速率主力取道惠州和潮州,救援尚在苦撑的泉(州)、漳(州)前线守军,并请求自领一军扼守南安,抵抗北路清军的请求也未被采纳,只好一同南撤。
重组部队,妙计救主
1646年(隆武二年),陈邦彦化名潜入高明县山区重组反清武装,并会同义军余龙部进击广州、顺德两地。清将李成栋攻陷肇庆,深入广西腹地追赶永历君臣。不久,佟养甲、李成栋部清军偷袭广州,绍武政权覆亡。在广东肇庆的永历帝闻风而逃到了广西。李成栋军乘胜追入广西,永历朝廷岌岌可危。
陈邦彦救主心切,跑到顺德请余龙帮忙。余龙等人本是当年明将万元吉在广东招募的援赣部队,赣州失陷之后,生活无着,便在甘竹滩落草为寇,原队人马加上归附的溃兵也有二万多人。经说服,他们同意协助陈邦彦攻打广州。另一方面,陈邦彦又联络上了东莞的抗清义士张家玉,张也同意助他一臂之力。
眼看着大兵压境,佟养甲忽生妙计,他下令关闭城门,不准出战, 一边派出快马到广西急召李成栋回师。一边四出散播谣言说,李成栋的大军已经在回穗途中了,很快就要杀到甘竹滩去了。余龙是个大老粗,不知就里,急着要保卫他的老巢,也不知会陈邦彦,顾自撤围先走;剩下陈邦彦孤掌难鸣,也只好黯然收队。后来知道,李成栋接到广州的告急文书后,确实是很快就放弃了对桂林的包围,转而回援广州。永历君臣这回能脱离虎口,得归功于陈邦彦围魏救赵法的妙用。
之后,陈邦彦派门生马应房与之合兵收复顺德。接着他又相继串连东莞张家玉,南海陈子壮,顺德胡靖、梁斌,新兴梁信灼,新会黄公辅、何世熊,恩平王兴,阳江莫廷兰,东安(今云浮)何仕璋举义,合力牵制清军。李成栋被迫放弃追击永历帝,回师东下。邦彦得报,派马应房等率水军到顺德黄连乡北拦江截击,奈何寡不敌众,败于敌手。邦彦又趁李成栋进攻张家玉部之机,会同高明麦而炫、欧怀昊一举攻下江门。
妻儿被杀,战事失利
1647年(永历元年)初,视邦彦为心腹大患的巡抚佟养甲,用卑劣手段突袭顺德,抓走了在龙山避难的陈邦彦的两个儿子和尹、虞尹和一个姓何的妾,把他们作为人质,招降陈邦彦。邦彦在招降书上凛然批复:“妾辱之,子杀之,皆唯命。身为忠臣,义不顾妻子也。”这一妾二子,后来都被清军杀害。
1647年(永历元年)七月,陈邦彦在广州物色到被迫降清的杨可观、杨景烨、黄天锡等三位前明军官,让他们在城中做内应;又布置三千“花山盗”向清军诈降,混迹于清军之中,伺机起事。他和前明礼部尚书陈子壮(南海人)则计划好兵分两路,同时进攻广州。陈子壮兵出九江,负责攻打西南方,陈邦彦统率水军,集中突击西北。三方面约定七月七日为举事之日。然而由于某些尚不清楚的原因,事情的进展不能如意。陈子壮的部队提早了两天到达广州,驻扎在五羊驿。他的一名家僮被清军俘虏,供出实情(一说有叛僧告密),结果城内三千“花山盗”和杨可观等三人均被清军查获处死。
形势对二陈十分不利。这时李成栋在东莞击败张家玉,回城途中,船队驶到禺珠洲,与陈邦彦水军碰个正着,双方于是展开了一场血战。陈军借着风势发动火攻,李成栋抵敌不住,往后败走,陈军在后紧追不舍。当时,陈子壮的部队正埋伏在白鹅潭附近,准备随时接应陈邦彦。邦彦军船上插朱饰青旗,他们原来是知道的,但由于时值黄昏,暮色苍茫,士兵们竟然不能分辨旗色,望见前面黑压压一片战船,乘风破浪而来,以为大队清兵杀到,心下不免着慌,及至看清楚在敌人的背后还有自己人时,大乱阵脚,终大败亏输。
之后,陈邦彦纠合败卒转攻三水,又转攻高明,继而与清兵接仗于新会和香山,后来得到故明清远指挥白常灿接应,遁人清远,在江口设木栅顽抗。清兵追到,再次施以火攻,陈军连战失利,部将霍师连连阵亡,不得已而退入城中固守。
清兵围城,宁死不屈
清军包围清远城,猛攻十日不下。战斗从早晨打到下午,陈邦彦身上多处受伤,次子馨尹死难,他本人亦肩中三刀,鲜血淋漓。心知大势已去,便退走到朱氏园,在园壁上题了三首诗,其中一首六言诗写道:
“平生报国怀深,日望西方好音。已共苌弘化碧,还同屈子俱沉”。
另一首云:
“无拳无勇,无饷无兵。联络山海,矢助中兴。天命不佑,祸患是婴。千秋而下,鉴此孤贞!”
写毕,一头扎进池水中以图一死报国,谁料却被追兵拉起,他仰天大笑:“我就是陈兵科陈邦彦!”陈邦彦被押到广州后,佟养甲派医生为他治伤,送上佳肴想劝降,可是邦彦拒绝了,他以文天祥为榜样,写了《狱中步文丞相韵》诗,谓“泉路若逢文相国,不知双眼可谁青?”在狱中绝食五日。1647年(永历元年)9月28日,佟养甲眼见劝降无望,于是下令将邦彦押往四牌楼(故址在今解放南路)杀害。
临刑时,邦彦慷慨写下《狱中五日不食临命歌》:“天造兮多艰,臣之江也浒。书生漫谈兵,时哉不我与。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崖山多忠魂,先后照千古!”歌罢,从容就义。死后,永历帝赠邦彦兵部尚书,谥忠愍,廕子锦衣指挥(见《明史》)。后人慕其忠烈,将他与陈子壮、张家玉尊称为“岭南三忠”,并以他为首。
陈邦彦的诗文
-
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
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
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
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
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
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
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
悲歌投赠写中丹,击楫扬舲向天阙。
-
凉月侵阶客思孤,戏将瓜果祝庭隅。年年乞尽天孙巧,剩与人间拙汉无。
-
大雅属榛芜,小言多破道。独行徒侣稀,时复孤怀抱。
志士谢众咻,千秋恣元讨。俛首为制义,不如古文好。
近犹淩晋魏,远乃追雒镐。渺思入青冥,瞻瞩周浑灏。
同时陆浚仪,一见惊绝倒。忆我如君时,怀古意如捣。
饥驱谋旦夕,十年坐草草。穷达知有时,立志悔不早。
所愿行其言,毋为但词藻。
-
孑孑江上踪,过从何寂寞。有美婉清扬,驱车破牢落。
谈谐未几语,乃复轻然诺。感兹绸缪意,驾言采芳药。
名园盛主宾,斗酒相娱乐。风流映坐隅,中夜听弦索。
酒阑忽遐举,此过乃不恶。悠悠城上乌,矫矫云中鹤。
晨风四面起,凄其倍于昨。大黄遄问津,小黄卧高阁。
眷焉不可留,浩歌返南郭。握手劳相将,分携意惋愕。
寒衾不帖席,明月满屋角。乃知意气急,反为交游薄。
-
怪石攒峰横巀蘖,巨灵手擘颜如铁。重关三叠潴潭深,悬丝两溜奔流折。
北韶南广此中分,千里连延入楚闽。豺虎气骄嗥夜月,猿猱愁绝啸寒云。
舟次看山山欲堕,更看锦石中流亸。水涸如逢滟滪堆,流深却拟横江锁。
湟川浈水两汤汤,掣电奔雷怒欲狂。挽路上江俄断绝,长年棙柁较毫芒。
蛮烟瘴雨仍中判,海陾州郡资屏翰。卢循暂过遽东浮,黄巢阑入俄西窜。
峡外群峦黯不开,奥区奇道更纡回。凭谁建策能增戍,长得熙攘满越台。
-
菡萏香浮荔火齐,故人遥在二禺西。春来虚有相过喜,时倚蓬门听马蹄。
-
云汉委扬粤,辉光烛重溟。邃古虽云邈,箫韶留其声。
先皇涤华夏,敷天扬风霆。此邦识真主,晏然不被兵。
南园盛儒藻,风徽代相承。秘书奋逸足,百年绍宗灯。
宫詹主前导,梁欧为骖乘。三驾入中原,群雄不敢争。
既以张南国,亦又垂云仍。缅昔神皇初,诸儒何铮铮。
晚起不及见,颓波渐纵横。先生太古徒,家学称绍庭。
解绶早来归,三径怡高情。于酒陶彭泽,于诗杜少陵。
大雅未榛芜,岿然存典刑。顾兹堂奥上,蹩
-
槛外新红取次增,兰缸点缀复相仍。酒酣试倚前檐望,道是花枝是綵灯。
-
放勋诒峻德,隆准启炎箓。夫子神明胄,风期旷相属。
绾符莅南交,芃苗馀霢霂。时修握手欢,宕佚稀节目。
三载晋容台,百粤怀涵育。弘济谅匪他,豁达良已足。
徘徊眺高旻,星汉互晖烛。时艰已宏多,至人在空谷。
-
鄱阳秋水阔,鸣雁求其匹。嗟我糟糠妇,练祥俄已毕。
我行在远道,悲来难具述。忆昔丙寅岁,亲命初受室。
贫贱共黾勉,历年十有七。子男四乳具,二女存其一。
汝弃阿虞去,母子裁三日。临危片语无,血腥染衣衵。
譬彼荩臣节,尽瘁忽罹恤。孑居无姑嫜,呱呱环绕膝。
岁月渐云邈,入户如有失。秋风动前林,万里气萧瑟。
咄哉杞人愚,忧国岂其质。跂余望故园,儿曹初即吉。
扁舟日迁延,岂不怀亲昵。会当蚤还归,庭前戏梨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