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元代)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人物生平
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
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
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
他常寄居寺庙,结交了一批“禅侣”,也深得僧人的帮助。尝诗云:“赖有诸禅侣,情亲似弟兄。”保国寺的椿上人便是其中之一。丁鹤年也在这段人生中参禅、逃禅,并在《辨中边论》基础上完善、修行了佛教界的“中观理论”,保国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悟道之所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退。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山父墓旁。
创办鹤年堂
永乐登基后,采取了对色目人的安抚、融合政策,京城也成为了色目人的聚居之地。于是丁鹤年去了北京,并且带去了慈水人、患难与共的农村医生乐良才,共赴北京穿街走巷行医。著名的鹤年堂药铺就是成立于当时,乐良才也成为了创办同仁堂的北京乐氏家族的祖宗。也可以说,丁鹤年是北京宁波商帮萌芽形成的领路人之一。
丁鹤年的诗文
-
翠黛浮晴汉,虬枝立暝烟。回舟不用楫,江上水吞天。
-
琼仙服尽紫金丹,不识人间有岁寒。一笑荒村春似海,载歌淇澳报平安。
-
池馆春深看牡丹,五陵车马隘长安。谁知凛凛冰霜际,却是梅花守岁寒。
-
阴霓夜吼风雨急,坤维震荡玄冥立。桑田变海人为鱼,叶侯诉天天为泣。
侯奉天罚诛妖霓,下平水土安群黎。嶙峋老骨不肯朽,化作姚江捍海堤。
海堤蜿蜒如削壁,横截狂澜三万尺。堤内耕桑堤外渔,民物欣欣始生息。
潮头月落啼早鸦,柴门半启临沤沙。柳根白舫卖鱼市,花底青帘沽酒家。
花柳村村各安堵,世变侯仙倏成古。侯虽已矣遗爱存,时听丛祠咽箫鼓。
人生何必九鼎荣,庙食贵有千载名。君不闻一杯河水决瓠子,沈马亲勤汉皇祀。
又不闻一带江波泛蜀都,刻犀厌胜秦人愚。江平河塞世犹骇,何况堂堂障沧海。
论功不啻济川才,砥柱东南千万载。呜呼只今四海俱横流,平地风波沉九州。
苍生引领望援溺,州县有官非叶侯,禦灾谁复忧民忧!
-
维鄞有高士,乃居城北门。伯叔列茅土,弟昆罗搢绅。
先生视富贵,蔑若行空云。萧然坐一室,诗书日讨论。
忠信化闾里,孝友敦亲姻。用兹以殁世,人亡道弥尊。
我昔客东海,托交见天真。荦荦金石义,蔼蔼骨肉恩。
岂意隔生死,相思劳梦魂。尚怜灵凤毛,符彩备五珍。
每过话畴昔,相对泪沾巾。我悲匪儿女,所感在斯文。
-
小圃不盈亩,偪侧背江郭。种药有戆夫,庵居甘澹泊。
参苓充服食,杞菊成帷箔。抱瓮不辞劳,荷锄宁改乐。
平生慕陵黯,直道尽謇谔。固知逆耳言,即是瞑眩药。
世无狄公笼,谁收治民瘼。何须持方柄,龃龉纳圆凿。
余亦种瓜人,岁晏同盘礴。
-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
蔬畦新雨过,小摘称君贫。若入君王梦,琼林第一人。
-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
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
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
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
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
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
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