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问字 | wèn zì | 据《汉字.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古文奇字,刘棻曾向扬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字”。 | |
无骨字 | wú gǔ zì | 谓柔媚的字体。 | |
五字 | wǔ zì |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 2.晋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 |
细字 | xì zì | 小字。 | |
五云字 | wǔ yún zì | 唐韦陟书牍署名所书“陟”字若五朵云,后遂以“五云字”为书函的美称。 | |
惜字 | xī zì | 珍惜文字。旧时谓文字为圣人所创,对有文字之纸,不可随意丢弃或污损。 | |
习字 | xí zì | 练习写字。亦指练习写字的作业。 进行写字练习 | |
相字 | xiāng zì | 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以汉字加减笔划,拆开偏旁或打乱字体结构,加以附会人事,以推算吉凶。也称破字﹑拆字﹑测字。 | |
小字 | xiǎo zì | 1.小名﹐乳名。 2.细小的字。一般指若蝇头至樱桃大小的楷体字。 较小的字体,小楷小字报 | |
押文字 | yā wén zì | 签字。 | |
姓字 | xìng zì | 姓氏和名字,犹姓名。 | |
一字 | yī zì | ㄧ ㄗㄧˋ | 1.一个字。 2.谓同一个字。 3.指一种字体。汉熹平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蔡邕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魏正始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4.另一个别名。 5.指简短的信札 |
脏字 | zāng zì | 下流的字眼儿。如:说话别带脏字。 | |
制字 | zhì zì | 题表字。 | |
逐字 | zhú zì | 一字一字地。 一字挨一字地那种气人的、不可原谅的逐字记录谈话的习惯 | |
字纸簏 | zì zhǐ lù | 字纸篓。 | |
字舞 | zì wǔ | 运用队形变化,组成各种字样的舞蹈。 | |
字书 | zì shū |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2.古代指识字课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 |
字尾 | zì wěi | 交尾,动物交配。 | |
字典 | zì diǎn |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说明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中国古代称“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最早的汉语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 | |
字乳 | zì rǔ | 生育。 | |
字形 | zì xíng | 文字的形体。 在COBOL语言中,按照关于数、字母数字(十进制)小数点位置和长度的特定规则对每一数据元或数据项目作的符号描述 | |
字纸 | zì zhǐ | 1.写有文字的纸条或纸片。 2.指写过字的废纸。 有字而弃之不用的纸 | |
字眼 | zì yǎn | 1.诗文中精要关键的字或词。 2.泛指语句中的字或词。 文字;文词他使用一些很奇特的字眼玩弄字眼 | |
字孤 | zì gū | 抚爱孤儿。语本《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 |
字汇 | zì huì | 1.字典一类的工具书。 2.词汇;词语。 | |
字孕 | zì yùn | 怀胎;生殖。 | |
字义 | zì yì | 字词的意义。 | |
字民 | zì mín | 抚治﹑管理百姓。 | |
百孙院 | bǎi sūn yuàn | 唐玄宗为众孙建立的住所。 | |
外孙子 | wài sūn zi | ∶女儿的儿子。∶女儿的儿子 | |
侄孙妇 | zhí sūn fù | 侄孙之妻。 | |
重孙女 | chóng sūn nǚ | 孙子的女儿。 儿子的孙女 | |
龟孙 | guī sūn | ㄍㄨㄟ ㄙㄨㄣ | 见“龟孙子”。 |
七世子孙 | qī shì zǐ sūn | 指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 |
弄孙 | nòng sūn | 逗玩孙儿。 | |
谋孙 | móu sūn | 为子孙后代打算。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 |
女孙 | nǚ sūn | 孙女。 | |
龙孙 | lóng sūn | 1.骏马名。 2.称帝王的后裔。 3.《魏书.王慧龙传》:“﹝王慧龙﹞幼聪慧,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后因以“龙孙”敬称他人之孙。 4.笋的别称。 5.指新竹。 6.泛指竹。 7.竹的一种。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8.指小竹。 9.指红色的蜻蜓。 | |
良孙 | liáng sūn | 犹王孙。 | |
理孙 | lǐ sūn | 顺畅,顺通。孙,“逊”的古字。 | |
家孙 | jiā sūn | 对人称自己的孙子为家孙。 | |
鬼子孙 | guǐ zi sūn | 詈词。 | |
公孙 | gōng sūn | 姓。 | |
古孙 | gǔ sūn | 复姓。 | |
宫孙 | gōng sūn | 复姓。 | |
儿孙 | ér sūn | ㄦˊ ㄙㄨㄣ |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
稻孙 | dào sūn | 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馀穗﹐谓之“稻孙”。 | |
打剌孙 | dǎ là sūn | 见“打剌酥”。 | |
长孙 | zhǎng sūn | 1.长子的长子。后亦指排行最大的孙子。 2.复姓。汉有长孙顺。见《汉书.儒林传.赵子》。 | |
不孙 | bù sūn | 1.傲慢;不恭敬。 2.没有次序。 | |
申孙 | shēn sūn | 箭名。 | |
室孙 | shì sūn | 复姓。 | |
世孙 | shì sūn | 嫡孙。 | |
庶孙 | shù sūn | 庶出之孙。嫡子之子当嫡子在世时也为庶孙。 | |
嗣孙 | sì sūn | 1.谓承嗣的子孙。 2.指孙子。 | |
汤孙 | tāng sūn | 1.商汤之子孙。 2.泛指子孙。 | |
乌孙 | wū sūn | 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兼作国名。初期游牧于祁连、敦煌一带。后西迁今伊犁河、天山之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乌孙王与汉结盟。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南迁葱岭。其后渐与邻族融合。明清时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 |
闻孙 | wén sūn | 指有声誉的子孙。 | |
贤孙 | xián sūn | 1.对人孙子的敬称。 2.贤惠的子孙。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