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译文注释

译文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

1.本文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载于《朱文公文集》七十八卷。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

2.许:表示约数。

3.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

4.控:临。垂崖:陡峭的山崖。

5.度:渡过,过去。

6.循:顺。

7.得:遇见。

8.梁:桥。

9.亭午:正午。

10.淙:流注,灌注。

11.溅溅:水流声。

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

13.瞰:俯视。

14.蹑:踏,踩。

15.庵:尼姑的寺庙。

16.才:仅仅。

17.卑庳:低矮。迫隘:狭窄。

18.胜:美好。

19.罅:裂缝。

20.据:通“倨”,踞坐,蹲坐,这里作“座落”解。

21.水石峻激:为合叙句,拆分开来为“水激,石峻”。

22.玩:欣赏,品味。

23.潺潺:象声词,溪水流动的声音。

24.昧:昏暗。

25.瀵涌:喷涌。

26.烛:照。

27.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目:光彩耀眼。

28.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

29.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的。

30.薄:迫近。

31.殚:尽。

32.川:平野,平地。

33.飞浮:飘飞浮动。

34.径:小路。

35.祷:祈祷。

36.穷:尽。

37.纪:通“记”。

38.叙次:按照次序记叙。

39.各别为小诗:各个另外作了几首短诗。按:所作小诗是六首五绝,见《朱文公文集》卷六《百丈山台咏》。

40.夫:远指代词,那些。

创作背景

这篇游记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所写的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作者与同游者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这在末节中作了交代。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诗词推荐

一笑相逢水一涯,近檐犹记旧相知。

似矜冰玉非凡骨,终倚雪霜开好枝。

新绿成阴无几日,微酸著子亦同时。

诸公忍袖和羹手,空赋西湖处士诗。

微生不过人,气力两眇麽。

力学失自谋,径古与今左。

病世相陷贼,树性期刚果。

岂不中是时,然亦未尝过。

奈何众好殊,未语咻已夥。

伥伥独何之,云云锐亦挫。

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

怒目瞠以环,谤口焰而女。

出门先自羞,有衣恍疑裸。

过市不成步,伛偻侔鳖跛。

周旋不出扉,迷若蚁循磨。

人恶固为甚,自厌近亦颇。

媚世定有术,欲学从谁可。

必也泥自售,恐由此始祸。

贤子远相问,幸有以教我。

得报速是宜,翘企不容坐。

瘴海不知秋,幽人忘岁月。祇记庭中花,几度开还蘖。

忆昔移居时,始是青荑茁。殷勤主人惠,浸灌寒泉冽。

颜色日鲜好,条枝争秀拔。意无后人剪,喜托先生苃。

海康接儋耳,云水何田蹑。俯楹独四顾,怅此波涛匝。

闻道海门松,僵枝出繁叶。困穷不足道,喜有千人活。

不似玄都花,蔌蔌那容折。

姜应龙,字升之,仙居(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一点芳心肯破悭,恨无红锦护朝寒。花如解语应须道,多谢诗人著眼看。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綵缔鳌山耸禁街,端门帘捲五云开。元宵佳景同民乐,不禁人行近露台。

盛德总群英,高标仰国桢。独安巡狩日,曾掩赵张名。

业就难辞宠,朝回更授兵。晓川分牧马,夜雪覆连营。

长策威殊俗,嘉谋翊圣明。画图规阵势,梦笔纪山行。

绶拂池中影,珂摇竹外声。赐欢征妓乐,陪醉问公卿。

却忆经前事,翻疑得此生。分深存没感,恩在子孙荣。

览镜愁将老,扪心喜复惊。岂言沈族重,但觉杀身轻。

有泪沾坟典,无家集弟兄。东西遭世难,流浪识交情。

阅古宗文举,推才慕正平。应怜守贫贱,又欲事躬耕。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

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谁家游侠子,沉醉卧兰堂。

石窗灯欲尽,松槛月还明。就枕浑无睡,披衣却出行。
岩高泉乱滴,林动鸟时惊。倏忽山钟曙,喧喧仆马声。

谢公幽兴在云霄,别墅追寻岂惮遥。芳柳曲盘深浅水,画船轻送往来潮。

机心息尽鸥还下,藻思飞时鹤共飘。记取临霞欢赏地,后来烟月转空寥。

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

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

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

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