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字的意思
见〔水獭〕、〔旱獭〕、〔海獭〕
“獭”字的基本解释
● 獭
(獺)
tǎ ㄊㄚˇ
〔水~〕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旱~〕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海~〕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英语 otter
德语 Otter (lat: Lutrinae, ein Säugetier) (S, Bio)
法语 loutre
“獭”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獭
獺 tǎ
〈名〉
几种水栖的食鱼鼬科动物的任一种,主要属于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的水獭属 [otter]
獭,如小狗,水居食鱼。从犬,赖声。——《说文》
獭祭鱼。——《吕氏春秋·孟春》
故为渊殴鱼者,獭也。——《孟子》
又如:獭皮;海獭;獭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