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字字形图片

shī
  • 拼音shī
  • 注音
  • 部首
  • 总笔画17画
  • 部外笔画14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4125115545544444
  • 笔顺顺序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
  • 统一码基本区 U+6FD5
  • 五笔ijxo
  • 仓颉eavf
  • 郑码vkzu
  • 四角36133
  • 异体字溼 漯 湿

“濕”字的意思

见“湿”。

“濕”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ī ㄕ

同“溼”。《玉篇•水部》:“濕”,同“溼”。《説文》作“溼”,汉隶多作“濕”,后来通用无别。《易•乾》:“水流濕,火就燥。”孔穎達疏:“水流於地,先就濕處。”唐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濕濕〕➊牲畜耳朵摇动貌。《集韻•緝韻》:“濕,濕濕,牛呞動耳皃。”《詩•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毛傳:“呞而動其耳,濕濕然。”➋浪涛开合貌。《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張銃注:“瀼瀼濕濕,開合貌。”

其它字义


tà ㄊㄚˋ

古水名。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后作“漯”。《説文•水部》:“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桑欽云:出平原高唐。”鈕樹玉校録:“《玉篇》作‘漯’。”《廣韻•合韻》:“漯,水名,在平原。濕,漯同。”《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高唐,濕水出。”参见“漯”。 〔濕陰〕➊汉侯国名。《集韻•合韻》:“濕,濕陰,漢侯國名。”按:《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濕陰定侯昆邪,以匈奴昆邪王將衆十萬降侯,萬户”唐顔師古注:“濕,音吐合反。”➋古地名。在山东省济南市北。《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濕陰。”

其它字义


xí ㄒㄧˊ

同“隰”。低湿的地方。《集韻•緝韻》:“隰,《説文》:‘阪下溼也。’或作濕。” 同“隰”。古人名用字。《集韻•帖韻》:“隰,闕。人名。《春秋傳》有公子隰。或从水。”《穀梁傳•襄公八年》:“鄭人侵蔡,獲蔡公子濕。”陸德明釋文:“公子濕,本又作‘隰’,又音燮。”按:左氏《春秋•襄公八年》作“公子燮”。

英语 wet, moist, humid, damp; an illness

德语 Nässe, Feuchtigkeit (S)​,naß, feucht

法语 humide,mouillé,moite,imbibé d'eau

“濕”字的详细解释

“濕”字的辞典解释

濕ㄕshī

同「溼 」。

濕ㄒㄧˊxí 名

低溼的地方。《集韻·入聲·緝韻》:「隰,《說文》:『坂下溼也。』或作濕。」

含濕字的词语

含濕字的成语

同部首汉字推荐

部首查字
丿ALL
拼音查字
aaianangaobabaibanbangbaobeibenbengbibianbiaobiebinbingbobucacaicancangcaocecencengchachai全部
笔画查字
1画2画3画4画5画6画7画8画9画10画11画12画13画14画15画16画17画18画19画20画21画22画23画24画25画26画27画28画29画30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