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嘏,字子纯,连山(今属广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中自吉水还故乡,逾年而卒。清同治《连州志》卷八有传。
衢州开化人,字公兖。受业朱熹、吕祖谦之门。孝宗淳熙间进士。累官通判江宁府。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宋处州龙泉人,号卧云子。陈襄讲学仙居,前往从学,令为都讲。再从胡瑗学,名日盛,然无仕进之心。神宗以大臣荐,欲官之,不受。为人仁勇好义。工诗。有《白云集》。
(992—1053)苏州吴县人,字天休。仁宗天圣三年进士。累官知审刑院,迁起居舍人、权知开封府。为政有能绩,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改枢密副使,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迁给事中,累徙永兴军,奏岁减输木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治豪恶甚严。后为吏部侍郎,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谥文肃。
孙旦,颍昌府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永父。赠银青光禄大夫。事见《苏魏公文集》卷五三《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铭》。
建昌南城人。王咎子。能世其家学,无咎殁,与弟缊集其遗文,送请其舅曾肇序之。
释思聪,字闻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七岁善弹琴,十二学书,十五学诗。神宗熙宁间落发为僧。徽宗大观、政和间挟琴游汴,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事见《苏轼文集》卷一○《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竹坡诗话》、《咸淳临安志》卷九三。
阎珣,与祖无择同时。曾为江西转运使(《祖龙学文集》卷六)。
宋思达,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五)。宁宗庆元六年(一二○○),知汀洲(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刑部郎官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二)。今录诗三首。
李懋远,徽宗政和时人。事见《史诗纪事补遗》卷三六。今录诗二首。
王才元,与子弥大同时,曾官少师(《筠溪集》卷二一《跋王才元少师所收尚书兄墨迹》)。
赵与(1242~1303),字晦叔,号方塘,赵师雍之孙,县城西街人。南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任鄂州(今湖北武昌)教授。时元兵压境,士大夫轻视军情,耻言边事。赵对诸生说:"文武之用,不可偏废。韩范二公,不以言武而失文;曹彬、狄青,不以清谈而丧武。文事武备,豫然后立。"咸淳十年(1274),元丞相伯颜兵占鄂州,赵率领宗族到军门上书,言贾似道误国,极力陈说不嗜杀人以服民心,要求保护宋室诸人。大德七年(1303)正月,卒于大都,终年62岁。家贫无钱归葬,成宗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谥文简,赐五千贯,给舟车还葬黄岩塔山之原。
林俛,莆田(今属福建)从事。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神宗元丰初知惠州(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一二、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又尝知连州(清同治《连州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李炳,号寄庵(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以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除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见《宋学士院题名》。
薛循祖,孝宗时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居宝第三子。曾入帅幕掌机宜文字。有《吷音》一卷,已佚。事见清康熙《鄞县志》卷二○。今录诗三首。
(194—1267)宋兴化军莆田人,原名纲,字汝砺,改字艮翁,号亭山翁。理宗端平二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迁诸王宫教授。忤丁大全意,罢归。景定元年,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湖南常平。为人有胸襟,诗文温润清新。有《亭山集》。
(955—1008)宋洛阳人,字望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饶州。历知忠、泰、泉、扬、潭、广、岳、洪诸州。真宗景德中,归朝,判吏部铨,加工部侍郎。复出知青州。以狡诈托荐事,坐责授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大中祥符初,令赦,起知郢州,病疽卒。生平不学无操行,贪赂鄙屑,畜姬侈豪,倾狡图位,终以致败。
邺雍,宋初人。官工部郎中(《甘竹胡氏十修族谱》)。
湖州归安人,字子齐。莫伯镕子。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为平江府录事参军。二十四年又中博学宏词科。累官给事中。与侍御史李衡、直学士周必大、谏官王希吕,因反对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权事,同时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
徐公裕,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事由太府少卿降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后以秘阁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天台续集别编》卷一)。今录诗二首。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知信丰、兰溪二县,号称神明。知泉州,岁饥,大发廪贷民,奏蠲丁税。仁宗立,为侍御史,时朝廷贬丁谓,受命籍没其家,得士大夫私请关通之书,悉焚之,不以闻,世称其长者。康定元年,以朝请大夫知广州。
黄仲本,名不详,号复斋,邵武(今属福建)人。与虞俦太学同学,多有唱和。亦与朱熹有交(《朱文公文集》卷七八《复斋记》、卷八一《跋黄仲本朋友说》)。曾由浙江西路转运司幕得通判临安府(《尊白堂集》卷二《黄仲本自浙西漕幕得倅临安暂往寓居德清遽然话别诗以送之》)。《宋元学案补遗》下编卷四九有传。
庄珙,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知新城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三)。今录诗三首。
余子畏,名不详。与陈藻为友,多有唱和。事见《乐轩集》卷二、三。
戴木,字子荣,号渔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宋诗纪事补遗》)。叶适弟子。有《渔村集》,已佚。事见《石屏诗集》附录。今录诗二首。
彭永,曾通判巴州(清道光《巴州志》卷五)。
(?—1249)饶州馀干人,字立夫。赵崇宪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知崇安县,兴学校,行义役,革弊政,上下称便。历知全、处、台等州,所至拨仓谷救荒,政绩大著。理宗端平间,迁太府寺丞、右司郎中等职。累迁权户部尚书,以直言迕宰臣论罢。淳祐五年,起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平易近民,忠信勤政,尤留意武备。
潭州长沙人,字彦宾。徽宗政和九年进士。为签书川陕节度判官。高宗绍兴初,知宁化县,累升祠部员外郎。十四年,被劾为万俟卨腹心,出知邵州。有《学林》。
释守缘,号随庵,俗姓史,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年十三病目,去家依栖禅慧目能禅师圆具。出峡依宝峰,领悟。留五年,西归寓中岩。郡守邵溥挽师开法栖禅,迁无为、中岩。为南岳下十六世,宝峰择明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李梃,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仁宗嘉祐五年(一○六○)为临潼主簿。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遂宁府。事见《金石莘编》卷一四六。今录诗三首。
初炜,字坦之,胶水(今山东平度)人。真宗天禧中进士,为度支员外郎、知潍州(清乾隆《山东通志》卷二八)。
邓希恕,字德父,度宗咸淳时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亡后预吴釿等九老会。事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七。今录诗二首。
(1141—1209)吉州龙泉人,字达甫。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宰广昌,擢大理正,历知郴州、苏州、袁州,处事立断,有惠政。
周仲卿,字次和,宁海(今属浙江)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度宗咸淳间为苏州府教授(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五四)。官终提辖左藏库(《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韩宗古,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绛子。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以大理寺丞为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元丰元年(一○七八),为集贤校理。八年,以司门郎中为光禄少卿、少府少监。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曹州。四年,移潞州(同上书卷四○八、四二八)。绍圣三年(一○九六),为兵部郎中兼秘阁校理、诸王府翊善。四年,为秘书少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今录诗二首。
赵丙(一○○八~?),字南正。曾举进士,以太常少卿致仕(《司马文正公集》卷六五《洛阳耆英会序》),居洛阳。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等为耆英会,时年七十五。有文稿十四编(同上书《赵朝议丙字南正文稿序》),已佚。今录诗二首。
释善能,严陵(今浙江桐庐)人。往来龙门、云居有年。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春至福州中际寺,岁馀遂继席。为南岳下十六世,云居善悟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释法明,住邢州(今河北邢台)开元寺。为青原下十一世,报本兰禅师法嗣。后归里,多嗜酒呼卢,每大醉,唱柳永词数阕,日以为常。如是者十馀年,咸谓醉和尚。《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志芝,住庐山归宗寺(《江西诗徵》卷八八)。今录诗二首。
张及,字之元,成都(今属四川)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清嘉庆《成都县志》卷四),曾知临邛(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仁宗朝领三司盐铁,出为淮南转运使(《宋诗纪事》卷七)。今录诗二首。
潘良正,生平不详。据《洞霄诗集》卷二姑置于此。
刘少逸(九七七~?),苏州(今属江苏)人。幼敏。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御试诗赋,授校书郎,时年十三(《渑水燕谈录》卷四)。淳化二年(九九一)进士(明王鏊《姑苏志》卷五)。官至尚书员外郎(《诗话总龟》前集卷二)。
朱元夫,男,汉族,诗人,代表作《沁园春(从臾还亲)》
建州崇安人,字道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陕州、广州,皆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京东,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赖以全活者甚众。累官工部侍郎,知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有《晋书指掌》、《武夷山记》。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抚州金溪人。仁宗嘉祐末进士。王安石奇其才,欲用之而议不合。以员外郎出知滕县,卒。
眉州眉山人,字庆长,号学斋。曾从魏了翁学。官秘书监。晚年入元,侨寓衢州,为人讲学。有《孝经解》、《学斋佔毕》。
建宁崇安人,字仲连。少刻苦读书。理宗开庆间以父泽当补官,辞不就。晚筑室黄柏里,自号山泉翁。植梅数百株,名其居曰梅花庄,日觞咏其中。尤精于医。有《倚梅吟稿》。
叶明,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今录诗二首。
蔡安持,字资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为右通直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徽宗政和元年为发运副使(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三五)。重和元年官兵部侍郎时以事降官(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今录诗二首。
吴琳,字禹玉,号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曾通判婺州。端宗景炎间知南康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事见《吴礼部诗话》、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三。今录诗二首。
泉州晋江人,字缙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江宁尉。皇祐元年调充《新唐书》编修官。长于史学,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又擅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出力颇多。书成,进直秘阁、同知礼院。仁宗求治道,陈时务五事,朝廷颇采其策。神宗熙宁初,出知颍州。卒年五十三。有《唐书直笔》。
福州侯官人,字如晦。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以疏蔡京发运之弊,责监南剑州。高宗立,起直龙图阁、知潭州,以懦怯罢。复召为侍御史,迁御史中丞,力言和议不可恃,宜讲求守御攻战之策。后以疾请外,除知漳州,未赴而卒。
郭忠谟,字公度,号梅坞(影印《诗渊》册五页三六二六)。今录诗二首。
武克诚,一作邬克诚(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五九),字信叔,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间有文名。宁宗庆元中以布衣诣阙上《易说》六卷。卒年九十馀。清同治《乐安县志》卷八有传。
林安道,字文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官终文林郎。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张逢原,字渊甫,号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宁西南)人。九成曾孙、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与高克恭、仇远等人吟咏其中。事见《赵氏铁网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难》卷五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
刘元茂,号石涧(《山家清供》)。今录诗二首。
杨幼舆,吉水(今属江西)人。万里幼子。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官慈利税监(《诚斋集》卷三九《送幼舆子之官慈利监税》)。嘉定十年(一二一七)权知融州(清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今录诗二首。
赵泽祖(《缙云文徵》卷一作赵泽),字叔原,宋末缙云(今属浙江)人。曾官浙西安抚司干官。事见赵章格辑《家传诗钞》(稿本)。今录诗二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