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全

朝代:
不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祁彭年

祁彭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九)。哲宗元祐时人。今录诗二首。

郭晞宗

郭晞宗,字宗之,仙居(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历通判处州,知道州,提举福建路市舶。除琼管安抚,未行卒。有《漫斋稿》,已佚。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录诗二首。

苏籍

苏籍,字季文,眉山(今属四川)人,居毗陵(今江苏常州)。过子,轼孙,籀堂弟。高宗绍兴初累官右承事郎。十年(一一四○),为太常寺主簿。二十五年,以右朝散郎任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七、一六八)。《宋史翼》卷四有传。

释自回

释自回,合州石照(今重庆合川)人。世为石工,目不识字,求人口授《法华》,颇能成诵。弃家投大随静和尚供役。一日凿石,火光迸出,忽然彻悟,遂为僧,人因称石头和尚。居合州钓鱼台寺,《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石中立

(972—1049)洛阳人,字表臣。石熙载子。性疏旷,好谐谑。初补西头供奉官。擢直集贤院,与李宗谔、杨亿、刘筠等友善。校雠秘书,凡经其手者,人皆传之。仁宗景祐四年,拜参知政事,次年罢。后以太子少傅致仕,迁少师。卒谥文定。熟悉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喜宾客。有文集。

连希元

连希元,字才父(《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二),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哲宗元祐间累官朝奉郎、知循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今录诗二首。

尹应许

尹应许,宋遗民(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沈规

沈规,字正之,号仁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苑众芳》)。今录诗二首。

关景仁

宋钱塘人,字彦长。关鲁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曾为丰县令。多才艺,音律、历数、草隶、图画无所不学,尤长于诗。

陈东甫

陈东甫」生平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与谭宣子、乐雷发交友赠答。见《阳春白雪》卷六谭宣子《摸鱼儿》题序及乐雷发《雪矶丛稿》。存词三首。

柴援

柴援,徐度父处仁小吏,处仁钦宗靖康初官宰相。自言柴氏后周之裔,能诗,处仁欲官之未及而卒。事见《却扫编》卷下。今录诗二首。

陈师服

陈师服,与许伯翊同时(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三)。

钱闻诗

成都人,字子言。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工诗。有《庐山杂著》。

谢公定

谢公定,事迹不祥,与李廌、赵德麟、潘仲宝同时(《济南集》卷二)。

尹瞻

成都温江人。以博通知名。举进士。通判永州,致力建学,后监零陵郡事。

张朴

饶州德兴人,字见素。张根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耀、淄、宿三州教授、太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光禄、太常少卿。擢侍御史,因郑居中去位,乃言朋党分政非朝廷福,于是宇文黄中等六人皆罢,凡蔡京所恶者,亦指为居中党而逐。又劾郎员庸缪者十六人,疏斥于外。后改秘书少监。蔡攸引为道史检讨官,召试中书舍人卒。

黄复

黄复,字乾叟,沙县城关人。为南宋宝庆二年进士。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赐进士出身,任山阳县县尉。因真德秀等人举荐,出任高邮军教授。后任兴化军兴化县知县,转任滁州通判。金兵南侵之时,他和滁州太守陈广同心协力,据城抵抗,陈镇守西门,黄镇守北门,用箭射死金兵数干人。后来,陈广不幸被乱炮击中,壮烈殉职。黄复统领滁州政事,率领城中军民紧守八十多天,前后战斗几百次。由于援兵不到,最后死于包围之中。淳祐中(1241~1252年)在沙县儒学中立忠壮祠,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迁至后薛坊,已圯。黄复有著作30卷。已佚。

丁注

丁注(生卒年不详),宋朝人,字葆光,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尝为试官,知永州。喜为歌诗,世传其《催雪》、《无闷》、《重午》、《庆清朝》诸篇,有承平闲雅气象。著有《丁永州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已佚。

王化基

(944—1010)宋真定人,字永图。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议复尚书省、慎公举、惩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参知政事。后罢知扬州,移河南府,官终礼部尚书。卒谥惠献。

曹翰

曹翰(924年—992年),大名(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初年名将。曹翰初隶后周世宗帐下,从征高平与瓦桥关。转仕北宋后,又从平李筠之叛。乾德二年(964年),为均州刺史兼西南诸州转运使,督运军饷供应入蜀大军,先后参预镇压全师雄及吕翰领导的叛乱。开宝年间,主持塞河有成绩。又参与平南唐,攻克江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从太宗灭北汉,旋从攻契丹。次年,为幽州行营都部署。以私市兵顺,流锢登州。雍熙年间,起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分司西京。淳化三年(992年),曹翰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武毅。

郭昭著

郭昭著,字汝晦,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累官兵部郎中(《宋诗拾遗》卷三)。今录诗二首。

吴黯

吴黯,邵武(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权提举永兴军等路常平(《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为太府少卿。今录诗二首。

吴申

建州瓯宁人,字景山。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说书。英宗时为睦亲宅都讲。初,宗室座序以爵自宾主,讲官位席设于东隅,申上疏争之,讲官授学于正席自此始。神宗时擢为御史,寻知谏院。出知舒州卒。

萧燧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治所在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人。南宋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萧燧复出为官,授董州教授后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司业兼代理起居舍人、起居郎、左司谏、右谏议大夫、同知贡举、严州知州、婺州知州、国子祭酒、枢密院都承旨、代理刑部尚书、代理刑部尚书兼代理吏部尚书、侍讲、侍读‘。宋高宗赵构死后,萧燧充任永思陵按行使,授任参知政事,不久充任永思陵礼仪使,代理监修国史日历、代理知枢密院。萧燧年老请求归隐,皇上授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归乡养老。绍熙四年(1193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正肃。

张毣

张毣,字文叔,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徽宗崇宁进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三)。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通判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一○)。高宗建炎初知邵武军,金人遣使胁降,毣斩其使,人皆壮之(《明一统志》卷七八)。今录诗二首。

杨武仲

杨武仲,字子臧,蜀人。兴杨咸章、杨损之、任杰为四老会(《成都文类》卷)一四)。今录诗二首。

赵德孺

赵德孺,名不详。与李之仪同时,之仪称之为太傅(《姑溪居士前集》卷二)。今录诗二首。

朱时敏

朱时敏,字师古,眉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除秘书郎,七年,除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年,迁将作少监,十四年,知潼州。

林师蒧

(1140—1214)宋台州临海人,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博雅好古,购求古帖秘文,断刻坠简,积千余卷,校雠考订忘日夜。名流如王厚之、桑世昌,皆与之交。尝辑唐以前天台题咏为《天台前集》。

度正

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尝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

张昪

张昪(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

周绪

周绪,字习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去非弟(《东瓯诗存》卷四)。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十一年,调澧州慈利主簿、权军事推官(《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六引《澧州新仓记》)。有集,今不传。今录诗二首。

朴寅亮

朴寅亮,字代天,高丽竹州(一作平州)人。神宗元丰中以礼部侍郎使宋。事见《高丽史》。

宋翔

建宁建阳人,一作崇安人,字子飞。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簿。受知于张浚,为十客之一。寻差湖南帅司参议官,以朝散大夫致仕。有《梅谷集》。

赵存佐

赵存佐,一作存仁。与王祜有交。事见《五云王氏宗谱》卷一。

罗烨

元间吉州庐陵人。生平不详。搜集当时传奇、杂俎,编辑《醉翁谈录》十集二十卷。其中保存不少研究话本小说之珍贵史料。另有汴梁人金盈之著有《醉翁谈录》,记述唐代遗事、北宋人诗文和汴京风俗,与罗著另为一书。

高颐

宋福州宁德人,字元龄,号拙斋。明经修行,从游者达千人。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知永州东安县,有循吏声。平生博极群书。有《鸡窗丛览》、《诗集传解》。

韩璜

韩璜,字叔夏,开封(今属河南)人。宋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赐进士出身。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守右司谏。五年,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六年,改提点刑狱。

张冕

张冕,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为翰林学士(《海棠谱》卷中)。今录诗二首。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楚建中

(1010—1090)宋洛阳人,字正叔。第进士。知荥河县,有治声。元昊归款,建中白府请筑安定、黑水八堡以控东道。夏人果来,闻有备,不敢入。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累迁陕西都转运使,知广州、江宁、成德军,以正议大夫致仕。

太学生

太学生,与张咏同时,生平不详。事见《晁氏客语》。

杨异

杨异,字叔贤,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与陈希亮相继为进士(《宋史》卷四二六《张逸传》)。尝为荆州幕,后改知郁林(《湘山野录》卷上)。仁宗嘉祐五年(一○六○)至八年为都官员外郎(《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

程珦

(1006—1090)宋洛阳人,字伯温。程羽曾孙。以祖任入仕,为黄陂尉。仁宗庆历间通判南安军,与周敦颐游,命二子颢、颐从之学。历知龚、凤、磁、汉四州,为政廉谨宽和。因反对熙宁新法,称病归,旋致仕。

叶宗谔

叶宗谔,泰宁(今属福建)人。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户部郎中。三年,充江淮发运副使。四年,知鄂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三二)。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洪州。五年,知建康府。七年,迁江南西路转运使(同上书卷四二、八五、一一七)。

徐应镳

(?—1276)衢州江山人,字巨翁。度宗咸淳末试补太学生。宋亡,誓不降元。祭于太学岳飞祠,长子琦赋诗自誓。祭毕,并幼子崧、女元娘纵火自焚,为诸仆所救。次日与其子女同死井中。私谥正节。

吴及

(1014—1062)通州静海人,字几道。仁宗天圣八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嘉祐三年擢右正言,管句登闻检院,数上书论政事,请汰冗兵,省冗官,除民之疾苦。劾孙沔在并州苛暴不法,沔因坐废。迁右司谏,管句国子监,以劲正称。后出知庐州、桂州。

姚舜陟

姚舜陟,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江阴军签判(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高定子

(1177—1247)宋邛州蒲江人,字瞻叔,号著斋。高稼弟。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知夹江县,创同人书院。改知绵州,以防遏招收溃兵功,进直宝章阁。累官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退居吴中,日以著述自娱。卒谥忠襄。曾修孝宗、宁宗《日历》。有《著斋文集》、《北门类稿》等。

王珩

明州鄞县人,字彦楚。王说子。徽宗大观三年进士。仕至宗正少卿,卒年八十。有《臆说》、《经传异同论》、《时政更张议》等。

胡澄

胡澄,字清卿,浮梁(今江西景德镇浮梁镇)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光宗绍熙间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一六)。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知衡州,开禧元年(一二○五)奉祠。嘉定中知处州。事见清道光《浮梁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谯令宪

谯令宪(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仙游尉。历知钱塘、衡山县。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农寺主簿,迁太府寺丞,出知江州。开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三年,为军器少监。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迁提点浙东刑狱兼提举常平。八年,提点江东刑狱。九年,以秘书修撰奉祠。十四年,起为福建转运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见《西山文集》卷四四《谯殿撰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郑斯立

郑斯立,字立之,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漳浦尉,改龙溪尉(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九)。今录诗二首。

吴世范

吴世范,连州(今广东连县)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大中祥符间为漳浦令。后由太子中舍迁殿中丞。事见清同治《连州志》卷七。今录诗二首。

孔延之

(1014—1074)宋临江新淦人,字长源。孔子后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新建、新昌,擢知封州,为广南西路相度宽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有善政。神宗熙宁中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卒。平生与周敦颐、曾巩友善。编有《会稽掇英总集》,以精博称。

李彦弼

李彦弼,字端臣,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清同治《庐陵县志》卷二○)。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通判桂州(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尤煜

(1190—1272)宋常州无锡人,字伯晦,号木石。尤袤孙。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理宗端平初征为将作监主簿,后为淮西帅,以儒者守边,恩威兼施。累进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大学士,提举秘书省提纲史事。卒谥庄定。

黄慧真

黄慧真,度宗时宫人。

曾班

曾班,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泰州,金人犯州,以城降。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今录诗二首。

毕仲连

毕仲连,管城(今属河南郑州)人。士安曾孙。神宗元丰中为卫尉寺丞(《续会稽掇英集》卷五)。今录诗二首。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热门诗人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诗词类型

    抒情 写景 写人 山水 咏物 婉约 春天 送别 秋天 离别 爱情 思乡 爱国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月亮 夏天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春节 菊花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忧民 长江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