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七 十 七

作者:王溥
贡举下科目杂录太和元年十月。中书门下奏。凡未有出身未有官。如有文学。祇合於礼部应举。有出身有官。方合於吏部赴科目选。近年以来。格文差误。多有白身及用散试官并称乡贡者。並赴科目选。及注擬之时。即妄论资次。曾无格例。有司不知所守。其有宏辞拔萃。开元礼。学究一经。则有定制。然亦请不任用在散试官限。其三礼。三传。一史三史。明习律令等。如白身。並令国学及州府。同明经一史。三礼三传同进士三史。当年关送吏部。便授第二任官。如有出身及有正员官。本是吏部常选人。则任於吏部不限选数应科目选。仍须检勘出身。及授官无踰滥否。缘取学艺。其余文状错繆。则不在駮放限。如考试登科。並依资注与好官。唯三史则超一资授官。如制举人暨诸色人皆得选试。则无出身无官人並可。亦请不用散试官。伏以散试偶於诸道甄录处得便第二第三任官。既用虚衔。及授官则胜进士及诸色及第登科人授官。实恐侥倖。敕旨。依奏。
大中十年五月。中书门下奏。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內。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法。算。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颇滥。曾无实艺可採。徒添入仕之门。须议条流。俾精事业。臣等已於延英面奏。伏奉圣旨。將文字奏来者。其前件九科。臣等商量。望起大中十年权停三年满后。至时。赴科试者。令有司据所举人先进名。令中书舍人重覆问过。如有本业稍通。堪备朝廷顾问。即作等第进名侯敕处分如事业荒芜。不合送名。而妄送者。考官先议朝责。其童子近日诸道所荐送者。多年齿已过。考其所业。又是常流。起今已后。望令天下州府。荐童子並须实年十一十二已下。仍须精熟。经旨全通。兼自能书写者。如违条例。本道长吏。亦宜议惩罚。从之。
咸通四年二月。进士皮日休上疏。请以孟子为学科曰。臣闻圣人之道。不过乎经。经之降者。不过乎史。史之降者。不过乎子。子不异乎道者。孟子也。今国家有业庄列之书者。亦登於科。其诱善也虽深。而悬科也未正。伏望命有司去庄列之书。以孟子为主。有能精通其义者。其科选视明经同。疏奏。不答。
宏文崇文生举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八日敕。文宏文崇文生。缘是贵冑子孙。多有不专经业。便与及第。深谓不然。自今已后。一依令式考试。至天宝十四载二月十日。宏文馆学生。自今已后。宜依国子监学生例帖试。明经进士帖经並减半。杂文及策。皆须粗通。仍永为恒式。
广德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宏文崇文两馆生。皆以资荫补充。所习经业。务须精熟。楷书字体。皆得正样。通者与出身。不通者罢之。贞元四年正月敕。应补宏文崇文学生。员闕至少。请补者多。就中商量。须有先后。伏请准建中三年十一月敕。先补皇緦麻已上亲。及次宰辅子孙。仍於同类之內。所用荫。先尽门地清华。履歷要近者。其余据官荫高下类例处分。六年九月敕。本置两馆学生。皆选勋贤冑子。盖欲令其讲艺。绍袭家风。固非开此倖门。隳紊典教。且令式之內。具有条章。考试之时。理须精覈。比闻此色。倖冒颇深。或假市门资。或变易昭穆。殊愧教化之本。但长侥竞之风。未补者务取闕员。已补者自然登第。用荫既已乖实。试艺又皆假人。诱进之方。岂当如此。自今已后。所司宜据式文考试。定其升黜。如有假贷。並准法处分。太和七年八月九日敕。宏文崇文两馆生。今后並依式。试经毕日。仍差都省郎官两人覆试。须责保任。不得輒许替代。
九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奉进止。令减下诸色入仕人。其宏文馆学生见定十六人。今请减下一人。敕旨。依奏。
开成三年二月。两军使状称。请准太和元年五月十七日以前敕文。官阶至品。便许用荫。与子孙补两馆生出身。敕旨。神策大將军用荫补两馆生。宜准左右金吾大將军例处分。崇元生道举附。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于元元皇帝庙置崇元学。令习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待习成后。每年隨举人例送名至省。准明经考试。通者准及第人处分。其博士置一员。
天宝元年五月。中书门下奏。两京及诸郡崇元学生等。伏准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制。前件人合习道德。南华。通元。冲虚等四经。又准天宝元年二月制。改庚桑子为洞灵真经。准请条补。崇元学亦合习读。伏准后制。合通五经。其洞灵真经人间少本。臣近令诸观寻访。道士全无习者。本既未广。业实难成。并冲虚通元二经。亦恐文字不定。元教方阐。学者宜精。其洞灵等三经。望付所司。各写十本。校定讫。付诸道採访使颁行。其贡举司及两京崇元学生。亦望各付一本。今冬崇元学人。望且准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制考试。其洞灵真经。请待业成后准式。从之。
二年三月十六日制。崇元生试及帖策各减一条。三年业成。始依常式。七载五月十三日。崇元生出身。至选时。宜减於常例一选。以为留放。
十三载十月十六日。道举停习道德经。加周易。宜以来载为始。至宝应三年六月二十日。道举宜停。七月二十六日敕。礼部奏。道举既停。其崇元生望付中书门下商量处分。
大歷三年七月。增置崇元生员满一百。建中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准制。崇元馆学生试日。减策一道者。其崇元馆附学官见任者。既同行事。理合霑恩。惟策一道不可。更减大义两条。从之。
论经义贞观十二年。国子祭酒孔颖达。撰五经义疏一百七十卷。名曰义赞。有詔改为五经正义。太学博士马嘉运\每掎摭之。有詔更令详定。未就而卒。永徽二年三月十四日。詔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及中书门下。及国子三馆博士。宏文学士。故国子祭酒孔颖达所撰五经正义。事有遣谬。仰即刊正。至四年三月一日。太尉无忌。左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及国子监官。先受詔修改五经正义。至是功毕。进之。詔颁於天下。每年明经。依此考试。
长安三年三月。四门博士王元感。表上尚书纠谬十卷。春秋振滯二十卷。礼记绳愆三十卷。并所註孝经史记汉书?。请官给纸笔。写上祕阁。制令宏文崇文两馆学士。及成均博士。详其可否。宏文馆学士祝钦明。崇文馆学士李宪。赵元亨。成均博士郭山惲。皆专守先儒章句。深讥元感掎摭旧义。元感隨方应答。竟不之屈。唯凤阁舍人魏知古。司封郎中徐坚。左史刘知几。右司张思敬。雅好异闻。每为元感申理其义。由是擢拜太子司议郎。
开元七年三月一日敕。孝经尚书。有古文本孔郑註。其中旨趣。颇多踳駮。精义妙理。若无所归。作业用心。復何所適。宜令诸儒并访后进达解者。质定奏闻。其月六日。詔曰。孝经者。德教所先。自顷已来。独宗郑氏。孔氏遗旨。今则无闻。又子夏易传。近无习者。辅嗣注老子。亦甚甄明。诸家所传。互有得失。独据一说。能无短长。其令儒官详定所长。令明经者习读。若將理等。亦可並行。其作易者。並帖子夏易传。共写一部。亦详其可否奏闻。时议以为不可。遂停。
其年四月七日。左庶子刘子元。上孝经註议曰。谨按今俗所行孝经。题曰郑氏註。爰自近古。皆云郑即康成。而魏晋之朝。无有此说。至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及孝武帝太元元年。再聚群臣。其论经义。有荀昶者。撰集孝经诸说。始以郑氏为宗。自齐梁以来。多有异论。陆澄以为非玄所註。请不藏於祕省。王俭不依其请。遂得见传於时。魏齐则立於学官。著在律令。盖由肤俗无识。故致斯讹舛。然则孝经非元所註。其验十有二条。据郑君自序云。遭党錮之事。逃难註礼。党錮事解。註古文尚书。毛诗。论语。为袁谭所逼。来至元城。乃註周易。都无註孝经之文。其验一也。郑玄卒后。其弟子追论师所著述。及应对时人。谓之郑志。其言郑所註者。惟有毛诗。三礼。尚书。周易。都不言郑註孝经。其验二也。又郑志目录。记郑之所註。五经之外。有中候书传。七政论。干象歷。六艺论。毛诗谱。答临硕难礼。驳许慎异义。发墨守。箴膏肓。及答甄子然等书。寸纸片札。莫不悉载。若有孝经之註。无容匿而不言。其验三也。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更相问答。编录其语。谓之郑志。唯载诗书礼易论语。其言不及孝经。其验四也。赵商作郑先生碑铭。具称其所注笺驳论。亦不言注孝经。晋中经簿。周易。尚书。尚书中候。尚书大传。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凡九书。皆云郑氏注名元。至於孝经。则称郑氏解。无名玄二宇。其验五也。春秋纬演孔图云。康成注三礼诗易尚书论语。其春秋孝经。別有评论。宋均於诗谱云。序我先师北海郑司农。则均是玄之传业子弟也。师所著述。无容不知。而云春秋孝经唯有评论。非玄之所著。於此特明。其验六也。宋均孝经纬注。引郑六艺论。敘孝经云。玄又为之注。司农论如是。而均无闻焉。有义无辞。令余昏惑。举郑之语。而云无闻。其验七也。宋均春秋纬註云。玄为春秋孝经略说。则非註之谓。所言玄又为之註者。汎辞耳。非事实。序春秋亦云。玄又为之注也。寧可復责以实注春秋乎。其验八也。后汉史书。存於世者。有谢承。薛莹。司马彪。袁山松等。具为郑玄传者。载其所注。皆无孝经。其验九也。王肃孝经传首。有司马宣王之奏。並奉詔令诸儒注述孝经。以肃说为长。若先有郑注。亦应言及。而不言郑。其验十也。王肃著书。发扬郑短。凡有小失。皆在圣证。若孝经此注亦出郑氏。被肃攻击。最应烦多。而肃无言。其验十一也。魏晋朝贤。辨论时事。郑氏诸注。无不撮引。未有一言引孝经之注。其验十二也。凡此证验。易为考覈。而世之学者。不觉其非。乘彼谬说。竞相推举。诸解不立学官。此注独行於世。观夫言语鄙陋。固不可示彼后来。传诸不朽。至如古文孝经孔传。本出孔氏壁中。语其详正。无俟商搉。而旷代亡逸。不復流行。至隋开皇十四年。祕书学士王孝逸。於京市陈人处置得一本。送与著作郎王劭。以示河间刘炫。仍令校定。而更此书无兼本。难可依凭。炫輒以所见。率意刊改。因著古文孝经稽疑一篇。劭以为此书经文尽在。正义甚美。而歷代未尝置於学官。良可惜也。然则孔郑二家。云泥致隔。今纶音发问。校其短长。愚谓行孔废郑。於义为允。又今俗所行老子。是河上公注。其序云。河上公者。汉文帝时人。结草庵於河曲。乃以为号。所注老子。授文帝。因冲空上天。此乃不经之鄙言。流俗之虚语。按汉书艺文志。注老子者三家。河上所释。无闻焉尔。岂非注者欲神其事。故假造其说耶。其言鄙陋。其理乖讹。岂如王弼所著。义旨为优。必黜河上公。升王辅嗣。在於学者。实得其宜。又按汉书艺文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者。至梁阮氏七录。而有子夏易六卷。或云咸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汉书艺文志韩易有二篇。丁易有八篇。求其符合。则事殊隳刺者矣。岁越千龄。诗经百代。其所著述。沈翳不行。岂非后来。假凭先哲。亦犹石崇谬称阮籍。郑璞滥名周宝。必欲行用。深以为疑。臣窃以郑氏孝经。河上公老子。二书讹舛。不足流行。孔王两家。实堪师授。每怀此意。其愿莫从。伏见去月十日敕。令所司详定四书得失。具状闻奏。臣等寻草议。请行王孔二书。牒礼部讫。如状为允。请即颁行。国子祭酒司马贞议曰。今文孝经。是汉河间王所得顏芝本。至刘向以此本参校古文。省除烦惑。定为此一十八章。其注相承云是郑玄所著。而郑志及目录等不载。故往贤共疑焉。唯荀昶范煜以为郑注。故昶集解孝经。具载此注。而其序云。以郑为主。是先达博选。以此注为优。且其注纵非郑氏所作。而义旨敷畅。將为得所。其数处小有非稳。实亦非爽经传。其古文二十二章。元出孔壁。先是安国作传。缘遭巫蛊。世未之行。荀昶集注之时。尚有孔传。中朝遂亡其本。近儒欲崇古学。妄作此传。假称孔氏。輒穿凿改更。又偽作闺门一章。刘炫诡隨。妄称其善。且闺门之义。近俗之语。非宣尼之正说。案其文云。闺门之內。具礼矣乎。严兄妻子臣。繇百姓徒役也。是比妻子於徒役。文句凡鄙。不合经典。又分庶人章。从故自天子以下。別为一章。仍加子曰二字。然故者连上之辞。既是章首。不合言故。古文既亡。后人妄开此等数章。以应二十二章之数。非但经文不真。抑且传习浅\偽。又註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其略曰。脱衣就功。暴其肌体。朝暮从事。露发跣足。少而习之。其心安焉。此语虽傍出诸子。而引之为注。何言之鄙俚乎。与郑氏所云。分別五土。视其高下。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优劣悬殊。曾何等级。今议者欲取近儒诡说。残经缺传。而废郑注。理实未可。望请准式。孝经郑注。与孔传依旧俱行。又注老子河上公。盖凭虚立号。汉史实无其人。然其注以养神为宗。以无为为体。其辞近。其理宏。小足以修身絜诚\。大可以寧人安国。且河上公虽曰注书。即文立教。皆旨词明近用。斯可谓知言矣。王辅嗣雅善元谈。颇深道要。穷神用於橐籥。守静默於元牝。其理畅。其旨微。在於元学。颇是所长。至若近人立征。修身宏道。则河上为得。今望请王河二注。令学者俱行。又按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今所存者。多非真本。又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所作。是先达疑非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缺。梁时六卷。今三卷。是知其书错谬多矣。无益后学。不可將帖正经。其年五月五日。詔曰。间者诸儒所传。颇乖通议。敦孔学者。冀郑门之息灭。尚今文者。指古传为诬偽。岂朝廷並列书府。以广儒术之心乎。其河郑二家。可令依旧行用。王孔所注。传习者稀。宜存继绝之典。颇加奖饰。子夏传逸篇既广。前令帖易者停。十四年八月六日。太子宾客元行冲等。撰礼记义疏五十卷成。奏上之。先是。右卫长史魏光乘上言。今礼记章句踳駮。故太师魏征。更编次改注。堪立学传授。上遽令行冲集学者撰义疏。將立学官。行冲於是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检討刊削。及疏成。右丞相张说駮奏曰。今之礼记。是前汉戴德戴圣所编。歷代传习。已向千年。著为经教。不可刊削。至魏之孙炎。始改旧本。以类相比。有同抄书。先儒所引。竟不行用。贞观中。魏征因孙炎所修。更加釐改。兼为之注。虽加赏赐。其书竟亦不行。今行冲等奉敕撰疏。勒成一部。欲与先儒义章句隔绝。若欲行用。窃恐未可。上然其奏。遂留其书。贮於內府。竟不得立学。行冲怨诸儒排己。退而著论以自释也。
其年八月十四日。上读洪范。至无颇。以声不协韵。因改颇为陂。詔曰。每读尚书洪范。至遵王之义。三復兹句。常有所疑。据其下文。並皆协韵。惟颇一字。实即不伦。又周易泰卦中。无平不陂。释文云。陂有颇音。陂之与颇。训詁无別。为陂则文亦会意。为颇则声不成文。应由煨烬之余。编简遂缺。传授之际。差舛相沿。原始要终。须有刊革。洪范无颇字。宜改为陂。庶使先儒之义。去彼膏肓。后学之徒。正其鱼鲁。仍宣示国学。
天宝五载正月二十三日。詔曰。礼记垂训。篇目攸殊。或未尽於通体。是有乖於大义。借如尧命四子。所授惟时。周分六官。曾不系月。先王行令。盖取於斯。苟分至之可言。可弦望之足举。其礼记月令。宜改为时令。
其载二月二十四日。詔曰。朕钦承圣训。覃思元经。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及乎廷议。眾以为然。遂错综真銓。因成註解。又孝经书疏。虽粗发明。幽賾无遗。未能该备。今更敷畅。以广闕文。仍令集贤院具写。送付所司。颁示中外。
贞元七年十二月。祕书监包佶奏。开元刪定礼记月令为时令。其音及义疏。並未刊正。其开元礼所与月令相涉者。请选通儒详定。从之。开成二年八月敕。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国子监奏定。得覆定石经字体翰林待詔唐元度状。伏准太和七年二月敕。覆定九经字体者。令所详覆。多依司业张参五经字为准。其旧字样。岁月將久。画点参差。传写相承。渐致乖误。今並依字样书参详。改邪就正讫。诸经之中。分別疑闕。旧字样未载者。古今体异。隶篆不同。如总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若近代之文字。或传写乖讹。今与校勘官同商较是非。取其適中。纂录为新加九经字样一卷。或经典相承。与字义不同者。引文以註解。今刊削成。请附於九经字样之末。敕旨。宜依。
诸使上观风俗使自贞观八年以后不置。
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九日。詔曰。昔者。明王之御天下也。內列公卿。允釐庶绩。外廷侯伯。司牧黎元。惟惧淳化未敷。名教或替。故有巡狩之典。黜陟幽明。行人之官。存省风俗。时雍之化。率由兹道。宜遣大使。分行四方。申諭朕心。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务尽使乎之旨。俾若朕亲覿焉。於是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竇静。王珪。李大亮。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亮。杜正伦。赵宏智等。巡省天下。
巡察按察巡抚等使贞观十八年。遣十七道巡察。諫议大夫褚遂良諫曰。臣以为自去年九月不雨。经冬无雪。至今年二月下泽。麦苗如是小可。使人今出。正是农时。普天之下。不能无事。东州追掩。西郡呼集。兼復送迎使人。供擬饮食。道路遑遑。废於田种。使人今犹未发。时节如是小迟。望更过今夏。至来年正月初发遣。书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国家但得四方整肃。何必要须罪罚。
二十年正月。遣大理卿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多所贬黜举奏。太宗命褚遂良一其类。具状以闻。及是。亲自临决。牧宰以下。以能官进擢者二十人。罪死者七人。流罪以下及免黜者数百人。
仪凤二年五月。河南河北旱。遣御史中丞崔謐等。分道存问賑给。侍御史刘思立上疏曰。今麦序方秋。蚕功未毕。三时之务。万姓所先。敕使抚巡。人皆悚忭。忘其家业。冀此天恩。踊跃参迎。必难抑止。集眾既广。妨废亦多。加以途程往还。兼之晨夕停滯。既缘賑给。须立簿书。本欲安存。却成烦扰。又无驛之处。取马稍难。简择公私。须先追集。雨后农要特切。常情暂废须臾。即亏岁计。每为一马。遂劳数家。从此相承。恐更滋甚。望且委州县賑给。待秋后闲时。出使褒贬。
垂拱元年。祕书省正字陈子昂上疏曰。臣伏见陛下忧劳百姓。恐不得其所。將降九道大使巡察天下诸州。兼申黜陟。以求民瘼。臣窃以为未尽善也。何以言之。陛下所以降明使。岂非欲天下黎元眾庶。知陛下夙兴夜寐忧勤之念。陛下必若以此而发使乎。则愚臣窃见陛下之使又未尽也。若愚臣所请使者。先常雅合时望。为眾人所推。慈爱足以恤孤惸。贤德足以振幽滯。刚直足以不避强御。明智足以照察奸邪。然后使天下奸人。畏其明而不敢为恶也。天下强御。惮其直而不为过也。天下英杰。慕其德而乐为之用也。天下孤寡。赖其仁而欣戴其德也。夫如是。然后可以论出使。故輶轩未动於京师。天下翕然皆已知矣。今陛下使犹未出朝廷。行路市井之人。皆以为非。在朝廷之有职者。亦不称之。天子之使未出魏闕。朝廷之人皆已轻之。何况天下之眾哉。而欲黜陟求贤。未可得也。陛下所以有此失者。在不选人。亦轻此使。非天下之任。故陛下遂大失於此。苟以出使为名。不求任使之实。使愈出而天下愈弊。使弥多而天下弥不寧。其故何哉。是朝廷轻其任也。徒使天下百姓。修饰道路。送往迎来。无益於圣教耳。臣久为百姓。实委知之。臣。愿陛下与宰相更妙选朝廷百官。素有威重名节。为眾所推者。陛下因大朝日。亲御正殿。集百寮公卿。设礼仪。以使者之礼见之。告以出使之意。遂授以旌节而遣之。先是京师。而访豺狼。然后揽轡\登车。以清天下。若如是。臣知陛下圣教。不旬月之间。天下家见而户闻也。此之一使。是陛下为政之大端。谚曰。欲知其人。先观其所使。不可不慎也。若陛下必知不可得其人。不如不出使。以烦数无益於化。但劳天下之人。是犹烹小鲜而数挠之耳。四月六日。尚书左丞狄仁杰。充江南安抚使。吴楚多淫祠。仁杰一切焚之。凡除一千七百所。
天授二年。发十道存抚使。以右肃政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为之。閤朝有诗送之。名曰存抚集。十卷。行於世。杜审言。崔融。苏味道等诗尤著焉。
万岁通天元年。凤阁舍人李嶠上疏曰。陛下创置左右台。分巡天下。察吏人善否。观风俗得失。斯政途之纲纪。礼法之准绳。无以加也。然犹有未折衷者。臣请试论之。夫禁网尚疏。法令宜简。简则事易行而不烦杂。疏则所罗广而无苛碎。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科目。凡四十四件。至於別作格敕令访察者。又有三十余条。而巡察使率是三月之后出都。十一月终奏事。时限迫促。簿书委积。昼夜奔逐。以赴限期。而每道所察文武官。多至二千余人。少尚一千已下。皆须品量才行。褒贬得失。欲令曲尽行能。皆所不暇。此非敢惰於职而慢於官也。实才有限而力不及耳。臣望量其功程。与其节度。使器周於用。力济於时。然后进退可以责成。得失可以精覈矣。
圣歷元年十月。纳言狄仁杰为河北河朔安抚使。及回。上疏曰。臣闻朝廷识者。以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顺逆。或有迫胁。或有愿从。或授偽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跡虽不同。心实无別。诚\以山东强猛。由来重气。一顾之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內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曲侵渔。因事而起。当州役使。十倍军机。官私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修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则归。且图赊死。此乃君子之媿辱。小人之常行。今以负罪之位。必不在家。露宿草行。潜窜山泽。赦之则出。不赦则逃。山东群盗。因缘聚结。臣以近尘虽起。不足为忧。中国不安。以此为事。臣闻持大国者。不可以小道治。事广大者。不可以苛细分。人主恢宏。不拘常法。罪之则眾情恐惧。恕之则反侧自安。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自然人神通畅。率土欢心。神龙二年二月敕。左右台內外五品已上官。识治道通明无屈挠者二十人。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景龙三年。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天下。至开元八年五月。復置十道按察使。以陆象先。王皎等为之。
开元元年二月。礼部侍郎张庭珪上疏曰。天下至大。郡邑至多。贤牧良宰。诚\难尽得。兼下僚贪暴。小吏侵渔。黎庶不安。穷困眾矣。纵其发使廉问。暂往速还。假申今冤。却招后患。各思钳口。无敢率心。臣窃见国家比置十道按察使。不限年月。惩恶劝善。激浊扬清。孤穷获安。风俗一变。伏望復下明制。重选使臣。秋冬之后。令出巡察。自然贪吏望风惩革。陛下视听。恒遍於海內矣。
三年三月敕。巡察使出。宜察官人善恶。其有户口流散。籍帐隱没。赋役不均者。不务农桑。仓库减耗者。妖讹宿宵。奸猾盗贼\。不事生业。为公私蠹害者。德行孝弟。茂才异等。藏器晦跡。堪应时用者。並访察闻奏。兴元元年正月詔。令门下平章事萧復。充山南东西。荆南。湖南。淮南。江西。鄂岳。浙江东西。福建。岭南等道宣慰安抚使。呜呼。往率乃职。敬敷朕命。慰勉征戍。劳来困穷。访其所安。察其所弊。滯淹必达。冤滥必申。无惮幽远而不被。无忽细微而不恤。
贞元八年八月。詔曰。朕以薄德。託於人上。励精庶政。思致雍熙。而诚\不动天。政或多闕。阴气作沴。暴风荐臻。自江淮而及乎荆襄。歷陈宋而施於河朔。其间郡邑。连有水灾。城郭多伤。公私为害。损坏庐舍。浸败田苗。或亲戚漂沦。或资产沈溺。言念於此。当食忘?。宜令中书舍人奚陟。往江陵及襄郡。隨。復。鄂。申。光。蔡等州。左庶子姚齐语。往陈宋亳潁徐泗濠等州。祕书少监雷咸。往镇。冀。德。隶。深。赵等州。京兆少尹韦武。往扬。楚。庐。润。寿。滁。苏。常。湖等州宣抚。应诸州百姓。因水不能自存者。委宣抚使賑给。死者各加赐物。在官为收理埋瘞。其田苗所损。委宣抚使与所在长吏速具闻奏。於戏。一夫不获。一物失所。刑罚不中。赋役不均。皆可以失阴阳之和。致雨旱之沴。系囚及狱诉久不决者。委所在长吏。即与疏辩。务从宽简。俾绝冤滯。贪官暴吏。苛法害公。特加惩罚。用明典宪。灾伤之后。切在抚绥。咨尔方镇之臣。洎乎守宰。咸宜悉乃心力。以恤凶灾。宣布朕怀。使各知悉。
永贞元年八月。詔曰。治天下者。先修其国。国命之重。寄在方镇。方镇共治。实维列城。列城为政。系於属县。然则一夫之耕。匹妇之织。积微方著。以供国计。永怀蒸庶。厥惟难哉。顷年以上。准租赋及榷税。委在藩服。使其均平。太上皇君临之初。务从省便。遂令使府。归在中朝。或恐巡按既多。职因交替。新制未立。旧纲已紊。况河汴而东。濒海之右。名都奥壤。疆理接连。如或征赋不均。輓输难济。物轻货重。法弊人劳。又闻江淮数道。比愆时雨。深忧黎庶之不足。军国之缺供。政有所不宣。事有所未便。牧宰有课绩。官吏有臧否。爰使使臣。申我休命。宜令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潘孟阳。专往宣諭。慰安疲甿。询访便益。蠲除疾苦。安民利国。称朕意焉。
元和四年正月。以左司郎中郑敬。使湖南宣歙。吏部郎中崔芃。使浙东。司封郎中孟简。使山南东道荆南湖南。京兆少尹襄武。使江西鄂岳等道宣抚。將行。並召对。上告之曰。朕宫中用度。一匹以上。皆有簿歷。惟拯救百姓。则不计所费焉。卿等今者賑恤灾旱。当勤於奉职。勿如潘孟阳。所到务饮酒游山寺而已。仍许敬等以便宜行事。以孟简独衣绿。遣使追赐緋袍银鱼。
十四年二月。淄青都知兵马使刘悟。斩逆贼\李师道。淄青兗鄆等十二州平。詔户部侍郎杨於陵。以本官充淄青等州宣抚使。

典籍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