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作者:(汉)司马迁撰 (唐)司马贞等注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一〕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顏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二〕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三〕参也鲁,〔四〕柴也愚,〔五〕由也喭,〔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七〕〔一〕索隱孔子家语亦有七十七人,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
〔二〕索隱论语一曰德行,二曰言语,三曰政事,四曰文学。今此文政事在言语上,是其记有异也。
〔三〕集解马融曰:「子张才过人,失於邪辟文过。」正义音癖。
〔四〕集解孔安国曰:「鲁,钝也。曾子迟钝。」
〔五〕集解何晏曰:「愚直之愚。」
〔六〕集解郑玄曰:「子路之行,失於喭。」索隱论语先言柴,次参,次师,次由。今此传序之亦与论语不同,不得輒言其误也。正义音畔。喭音岸。 〔七〕集解何晏曰:「言回庶几於圣道,虽数空匱而乐在其中。赐不受教命,唯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盖美回所以励赐也。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於知道者,各內有此害也。其於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子贡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也。」
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一〕於齐,晏平仲;〔二〕於楚,老莱子;〔三〕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四〕铜鞮〔五〕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並世。〔六〕
〔一〕集解外宽而內直,自设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索隱按:大戴礼又云「外宽而內直,自娱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存亡,盖蘧伯玉之行也」。 〔二〕集解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也。索隱大戴记曰:「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也。」 〔三〕索隱大戴记又云:「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悔尤之內,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
〔四〕集解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盖柳下惠之行。索隱大戴记又云:「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亡怨,盖柳下惠之行也。」
〔五〕索隱地理志县名,属上党。正义鞮,丁奚反。按:铜鞮,潞州县。 〔六〕集解大戴礼曰:「孔子云「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家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观於四方,不忘其亲,苟思其亲,不尽其乐,盖介山子然之行也」。」说苑曰:「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晋太康地记云:「铜鞮,晋大夫羊舌赤之邑,世号赤曰铜鞮伯华。」索隱按:自臧文仲已下,孔子皆后之,不並代。其所严事,自老子及公绰已上,皆孔子同时人也。按:戴德撰礼,号曰大戴礼,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见今存者有三十八篇。今裴氏所引在卫將军篇。孔子称祁奚对晋平公之辞,唯举铜鞮、介山二人行耳。家语又云:「不克不忌,不念旧怨,盖伯夷、叔齐之行。思天而敬人,服义而行信,盖赵文子之行。事君不爱其死,谋\身不遗其友,盖隨武子之行。」
顏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一〕
〔一〕正义少,戍妙反。 顏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復礼,天下归仁焉。」〔一〕
〔一〕集解马融曰:「克己,约身也。」孔安国曰:「復,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一簞食,一瓢饮,〔二〕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回也如愚;〔四〕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六〕
〔一〕集解卫瓘曰:「非大贤乐道,不能若此,故以称之。」索隱卫瓘字伯玉,晋太保,亦注论语,故裴引之。
〔二〕集解孔安国曰:「簞,笥也。」
〔三〕集解孔安国曰:「顏回乐道,虽簞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也。」 〔四〕集解孔安国曰:「於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也。」 〔五〕集解孔安国曰:「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释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 〔六〕集解孔安国曰:「言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唯我与顏回同也。」欒肇曰:「用己而后行,不假隱以自高,不屈道以要名,时人无知其实者,唯我与尔有是行。」正义肇字永初,高平人,晋尚书郎,作论语疑释十卷,论语駮二卷。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一〕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二〕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顏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三〕。」
〔一〕索隱按:家语亦云「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王肃云「此久远之书,年数错误,未可详也。校其年,则顏回死时,孔子年六十一。然则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时,孔子且七十也。今此为顏回先伯鱼死,而论语曰顏回死,顏路请子之车,孔子曰「鲤也死,有棺而无槨」,或为设事之辞」。按:顏回死在伯鱼之前,故以论语为设词。
〔二〕集解王肃曰:「顏回为孔子胥附之友,能使门人日亲孔子。」 〔三〕集解何晏曰:「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顏回任道,怒不过分。迁者移也,怒当其理,不移易也。不贰过者,有不善未尝復行。」
閔损字子騫。〔一〕少孔子十五岁。
〔一〕集解郑玄曰:「孔子弟子目录云鲁人。」索隱家语亦云「鲁人。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闲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二〕「如有復我者,〔三〕必在汶上矣。」〔四〕
〔一〕集解陈群曰:「言子騫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闲之言。」
〔二〕索隱论语季氏使閔子騫为费宰,子騫曰「善为我辞焉」,是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也。
〔三〕集解孔安国曰:「復我者,重来召我。」
〔四〕集解孔安国曰:「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
冉耕字伯牛。〔一〕孔子以为有德行。
〔一〕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隱按:家语云鲁人。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一〕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二〕
〔一〕集解包氏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孔子从牖执其手。」
〔二〕集解包氏曰:「再言之者,痛之甚也。」
冉雍字仲弓。〔一〕 〔一〕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隱家语云:「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一〕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莫尚乎敬。」
〔二〕集解包氏曰:「在邦为诸侯,在为卿大夫。」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一〕
〔一〕集解包氏曰:「可使南面,言任诸侯之治。」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一〕
〔一〕集解何晏曰:「犁,杂文。騂,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寧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冉求字子有,〔一〕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一〕集解郑玄曰鲁人。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一〕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二〕復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一〕集解孔安国曰:「千室,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称家。诸侯千乘,大夫故曰百乘。」
〔二〕集解孔安国曰:「赋,兵赋也。仁道至大,不可全名也。」
求问曰:「闻斯行诸?」〔一〕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二〕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三〕 〔一〕集解包氏曰:「賑穷救乏之事也。」 〔二〕集解孔安国曰:「当白父兄,不可自专。」
〔三〕集解郑玄曰:「言冉有性谦退,子路务在胜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一〕少孔子九岁。
〔一〕集解徐广曰:「尸子曰子路,卞之野人。」索隱家语一字季路,亦云是卞人也。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一〕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二〕因门人请为弟子。
〔一〕集解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 〔二〕索隱按:服虔注左氏云「古者始仕,必先书其名於策,委死之质於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於其君也」。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一〕请益。曰:「无倦。」〔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悦以使民,民忘其劳」。」
〔二〕集解孔安国曰:「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可。」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一〕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一〕集解李充曰:「既称君子,不职为乱阶也。若君亲失道,国家昏乱,其於赴患致命而不知正顾义者,则亦陷乎为乱而受不义之责也。」索隱按:充字弘度,晋中书侍郎,亦作论语解。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一〕
〔一〕集解孔安国曰:「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復有闻不得並行。」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一〕「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二〕「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三〕「衣敝縕袍〔四〕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五〕
〔一〕集解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折狱者,唯子路可也。」
〔二〕集解欒肇曰:「適用曰材,好勇过我用,故云「无所取」。」索隱按:肇字永初,晋尚书郎,作论语义也。
〔三〕集解孔安国曰:「不得以寿终也。」
〔四〕集解孔安国曰:「縕,枲著也。」
〔五〕集解马融曰:「升我堂矣,未入於室耳。」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一〕
〔一〕集解孔安国曰:「言备臣数而已。」 子路为蒲大夫,〔一〕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二〕宽以正,可以比眾;〔三〕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一〕索隱蒲,卫邑,子路为之宰也。 〔二〕集解言恭谨谦敬,勇猛不能害,故曰「执」也。
〔三〕集解音鼻。言宽大清正,眾必归近之。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蕢聵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輒在。」於是卫立輒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一〕蕢聵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蕢聵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二〕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隨而入。造蕢聵,蕢聵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蕢聵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蕢聵惧,乃下石乞、壶黶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一〕索隱按:服虔云「为孔悝之邑宰」。
〔二〕索隱按:左传蒯聵入孔悝家,悝母伯姬劫悝於厕,强与之盟而立蒯聵,非悝本心自作乱也。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一〕是时子贡为鲁使於齐。〔二〕
〔一〕集解王肃曰:「子路为孔子侍卫,故侮慢之人不敢有恶言,是以恶言不闻於孔子耳。」
〔二〕索隱按:左传子贡为鲁使齐在哀十五年,盖此文误也。 宰予字子我。〔一〕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二〕子曰:「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三〕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四〕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五〕
〔一〕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隱家语亦云鲁人。
〔二〕集解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
〔三〕集解孔安国曰:「旨,美也。责其无仁於亲,故言「汝安则为之」。」
〔四〕集解马融曰:「生未三岁,为父母所怀抱也。」
〔五〕集解孔安国曰:「自天子达於庶人。」
宰予昼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一〕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二〕
〔一〕集解包氏曰:「朽,腐也。雕,雕琢刻画。」
〔二〕集解王肃曰:「圬,墁也。二者喻虽施功犹不成也。」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一〕
〔一〕集解王肃曰:「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
宰我为临菑大夫,〔一〕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二〕。
〔一〕索隱按:谓仕齐。齐都临淄,故云「为临淄大夫」也。
〔二〕索隱按:左氏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文,然有闞止字子我,而因爭宠,遂为陈恒所杀。恐字与宰予相涉,因误云然。
端沐〔一〕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一〕索隱家语作「木」。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一〕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愈犹胜也。」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一〕。」曰:「何器也?」曰:「瑚璉也。」〔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言汝器用之人。」
〔二〕集解包氏曰:「瑚璉,黍稷器。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宗庙之贵器。」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一〕而亦何常师之有!」〔二〕又问曰:「孔子適是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三〕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四〕
〔一〕集解孔安国曰:「文武之道未坠落於地,贤与不贤各有所识,夫子无所不从学。」
〔二〕集解孔安国曰:「无所不从学,故无常师。」
〔三〕集解郑玄曰:「怪孔子所至之邦必与闻国政,求而得之邪?抑人君自愿与之为治者?」
〔四〕集解郑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与人求之异,明人君自与之。」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諂,何如?」孔子曰:「可也;〔一〕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未足多也。」 〔二〕集解郑玄曰:「乐谓志於道,不以贫为忧苦也。」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一〕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一〕索隱公孙龙也。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一〕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內者攻彊,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內。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二〕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爭,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爭也。如此,则君之立於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无彊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柰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一〕索隱按:越绝书其「泄」字作「浅\」。
〔二〕集解王肃曰:「鲍、晏等帅师,若破国则臣尊矣。」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彊敌,千钧之重加銖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爭彊,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彊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彊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棲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彊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一〕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一〕索隱恶犹畏恶也。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儼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会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变;子胥以諫死,〔一〕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二〕其志,〔三〕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鎰,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一〕索隱王劭按:家语、越绝並无此五字。是时子胥未死。
〔二〕集解结尧反。
〔三〕集解王肃曰:「激射其志。」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吴,军败身辱,棲于会稽,国为虚莽,〔一〕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於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於左右。今窃闻大王將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內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二〕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眾,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幣,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一〕集解虚音墟。莽,莫朗反。索隱有本作「棘」,恐误也。
〔二〕索隱鈇音肤,斧也。刘氏云一本无此字。屈卢,矛名。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一〕,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將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一〕索隱按:卒谓急卒也。言计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有非常之事。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於艾陵,〔一〕大破齐师,获七將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二〕之上。吴晋爭彊。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三〕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一〕索隱按:左传在哀十一年。
〔二〕索隱左传黄池之会在哀十三年。越入吴,吴与越平也。
〔三〕索隱按:左传越灭吴在哀二十二年,则事並悬隔数年。盖此文欲终说其事,故其辞相连。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一〕
〔一〕索隱按:左传谓鲁、齐、晋、吴、越也,故云「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貲。〔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一〕集解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夫物贱则买而停贮,值贵即逐时转易,货卖取资利也。索隱按:家语「货」作「化」。王肃云:「废举谓买贱卖贵也,转化谓隨时转货以殖其资也。」刘氏云:「废谓物贵而卖之,举谓物贱而收买之,转货谓转贵收贱也。」
言偃,吴人,〔一〕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一〕索隱家语云鲁人。按:偃仕鲁为武城宰耳。今吴郡有言偃冢,盖吴郡人为是也。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一〕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二〕曰:「割鸡焉用牛刀?」〔三〕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四〕孔子曰:「二三子,〔五〕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六〕孔子以为子游习於文学。 〔一〕正义括地志云:「在兗州,即南城也。舆地志云南武城县,鲁武城邑,子游为宰者也,在泰山郡。」
〔二〕集解何晏曰:「莞尔,小笑貌。」 〔三〕集解孔安国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四〕集解孔安国曰:「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五〕集解孔安国曰:「从行者。」
〔六〕集解孔安国曰:「戏以治小而用大。」
卜商〔一〕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一〕集解家语云卫人。郑玄曰温国卜商。索隱按:家语云卫人,郑玄云温国人,不同者,温国今河內温县,元属卫故。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一〕子曰:「绘事后素。」〔二〕曰:「礼后乎?」〔三〕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四〕
〔一〕集解马融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卫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逸诗。」 〔二〕集解郑玄曰:「绘,画文也。凡昼绘先布眾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闲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也。」 〔三〕集解何晏曰:「孔言繢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 〔四〕集解包氏曰:「能发明我意,可与言诗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一〕「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一〕集解孔安国曰:「言俱不得中。」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
〔一〕集解何晏曰:「君子之儒將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一〕教授,为魏文侯师。〔二〕其子死,哭之失明。
〔一〕索隱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闲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於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謁泉山一名隱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隨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
〔二〕索隱按:子夏文学著於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著在礼志。而此史並不论,空记论语小事,亦其疏也。正义文侯都安邑。孔子卒后,子夏教於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
顓孙师,陈人,〔一〕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一〕索隱郑玄目录阳城人。阳城,县名,属陈郡。
子张问干禄,〔一〕孔子曰:「多闻闕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二〕多见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三〕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四〕 〔一〕集解郑玄曰:「干,求也。禄,禄位也。」
〔二〕集解包氏曰:「尤,过也。疑则闕之;其余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
〔三〕集解包氏曰:「殆,危也。所见危者,闕而不行,则少悔。」
〔四〕集解郑玄曰:「言行如此,虽不得禄,得禄之道。」
他日从在陈蔡闲,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篤敬,虽州里行乎哉!〔一〕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夫然后行。」〔二〕子张书诸绅〔三〕。 〔一〕集解郑玄曰:「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行乎哉,言不可行。」 〔二〕集解包氏曰:「衡,軶也。言思念忠信,立则常想见,参然在前;在舆则若倚於车軶。」 〔三〕集解孔安国曰:「绅,大带也。」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国必闻,在家必闻。」〔一〕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二〕在国及家必达。〔三〕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四〕在国及家必闻。」〔五〕 〔一〕集解郑玄曰:「言士之所在,皆能有名誉。」
〔二〕集解马融曰:「常有谦退之志,察言语,观顏色,知其所欲,其念虑常欲下於人。」
〔三〕集解马融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四〕集解马融曰:「此言佞人也。佞人假仁者之色,行之则违;安居其偽而不自疑。」
〔五〕集解马融曰:「佞人党多。」
曾参,南武城人,〔一〕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一〕索隱按:武城属鲁。当时鲁更有北武城,故言南也。正义括地志云:「南武城在兗州,子游为宰者。地理志云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也。」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一〕故授之业。作孝经。死於鲁。 〔一〕正义韩诗外传云:「曾子曰:「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鍾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道养亲也。亲没之后,吾尝南游於越,得尊官,堂高九仞,榱提三尺,轂百乘,然犹北向而泣者,非为贱也,悲不见吾亲也。」」 澹台灭明,〔一〕武城人,〔二〕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一〕集解包氏曰:「澹台,姓;灭明,名。」正义括地志云:「延津在滑州灵昌县东七里。注水经云:「黄河水至此为之延津。昔澹台子羽齎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夹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乃投璧於河,三投而輒跃出,乃毁璧而去,亦无怪意。」即此津也。」
〔二〕正义括地志云亦在兗州。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一〕
〔一〕集解包氏曰:「言其公且方。」
南游至江,〔一〕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二〕。」 〔一〕索隱按:今吴国东南有澹台湖,即其遗跡所在。
〔二〕索隱按:家语「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而上文云「灭明状貌甚恶」,则以子羽形陋也。今此孔子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与家语正相反。正义按:澹子羽墓在兗州邹城县。
宓不齐字子贱。〔一〕少孔子三十岁。〔二〕 〔一〕集解孔安国曰鲁人。正义顏氏家训云:「兗州永昌郡城,旧单父县地也。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是「虙」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为「宓」,较可明矣。虙字从「虍」,音呼;宓从「

典籍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