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光绪大婚归国政 庆王筹款建名园

作者:惜华楼主
话说吴侍郎闻高老道不要贽敬,反送他一万两银子,自然是满心欢喜。从此与高老道往来,更是亲密。高老道又乘机向皇太后奏明,说吴侍郎才堪大用,如何投闲置散,受尽清苦,求老佛爷赏他一个差使。慈禧太后便听了高老道的话,放吴侍郎做了广东学台。那广东学台一缺,在中国各省学差中,要算第一个美缺了。吴侍郎奉了上谕,亲自跑到白云观,叩谢高老道的恩德。郁氏又去见高老道,磕头谢师父,便兴高采烈地上任去了。按下白云观的事不说,再说光阴迅速,不觉又过了几年。光绪皇帝已经十七岁了,按清朝制度十六岁为及岁之年,凡是大员子弟,到了十七岁都要出外当差。皇帝已有十七岁,当然要亲裁大政。慈禧太后心中虽然不愿意抛却她的政权,但因祖例有关,也不得不撤帘归政。就颁了一道上谕,请皇帝亲裁大政。当时有几位后党大臣,又奏请皇太后延长垂帘期限,最后决定,候皇帝大婚之后,再行归政。太后正中下怀,自然欣悦,就下谕照准,慢慢地办起皇帝大婚的事来,慈禧太后便传王、恭王、亲王三人进宫,面议此事。慈禧太后先已选定她自己的内侄女,承恩公桂祥的女儿,为光绪帝皇帝皇后。又选侍郎常叙的两个女儿为贵妃。这两贵妃是亲姐妹,乃志赞希的姊妹,文廷式的女学生,都是很有才学的。这一天便是选择后妃的日期。按前清的礼节,先由宗人府行文八旗满蒙汉各固山,凡属文职五品以上,武职四品以上的官员的女儿,年及十六岁的,一律造册呈送宗人府。由宗人府造具黄册,进呈御览。再由皇太后选择日期挑选。挑选的那一天,将被选的女孩子,传到大内干清宫。各宫眷及福晋命妇们,一律身穿吉服参观大典。被选的女孩子,按名传唤,到皇太后面前行礼。礼毕,稍有姿色的,太后必要详细问话。查看一遍,然后再选出十余人来,其余暂退。再由这十余人中,选为后妃首先选出的,就为皇后。其次选出的,便是两贵妃。这皇太后本是胸有成见的。便选定桂祥之女及常叙二女。这三个女子之中,以相貌论,要算常叙的次女,生得最为端庄秀丽。光绪皇帝一见大喜,便按照先朝祖例,将如意递到常叙次女的手中,慈禧太后忙夺过来,递在桂祥的女儿手内。光绪皇帝心中大不痛快,但是皇太后的威严,也不能说什么话,只得闷在肚里,郁郁不乐。光绪定婚之后,转眼又是一年,便是光绪十五年了。大婚典礼,在正月二十日举行。这一天,宫中挂灯结彩,皇后家在东城方家园。一路上黄土铺地,夜间吉时,皇后宝轿从大清门抬进宫去。次日群臣朝贺,慈禧太后便下了一道上谕,撤帘归政。光绪皇帝亲裁大政了。那皇帝的师傅翁同、孙家鼐、夏同善、孙贻经等,都重用起来。皇帝下朝之后,仍在上书房与几位师傅研究文字和一切的学问。皇太后便退居瀛秀园中,不问政事。每日带领宫眷命妇们,在各处游玩,或下棋打牌倒也安闲自在。只有那些左右亲信的人,都失了权势,便甚为恐慌。那李莲英、荣禄二人更为着急。便与庆亲王奕匡商议,谈起苦情。庆亲王叹道:“皇帝真是厉害,什么事不容说话,所有关差道府,都由皇帝独断独行,军机处的权,都削完了,也是没有进项,比老佛爷的时候,差得远了。”
李莲英道:“这样的弄下去,咱们岂不糟了呀!”
庆王道:“你可以奏明太后,就说上书房几位师傅,怎样的不好,各省督抚,都有怨言。将来一定要弄出事来,不如乘此时机,请老佛爷对于朝中大事,加以监督。凡是要紧的奏摺,及三品以上大员放缺,皆须由老佛爷审查过了,然后再办。每天由军机处将那平常的事件也抄录一份清单,进呈皇太后御览。无形之中,又将大权弄回老佛爷手中,咱们也不致于这样倒运,你瞧我这计策,好是不好?”李莲英连声称赞。告辞出来,便常在慈禧太后面前,指东划西的进了许多坏话。皇太后的心,渐渐被他说动。便传光绪皇帝进瀛秀园。慈禧太后问皇帝道:“皇帝自亲裁大政以来,外边的闻言很多,都说皇帝年青,一切大权皆被上书房的师傅揽去。所有的官缺,全由他们简放。某侍郎是某师傅的门生,某道员是某军机的亲戚,像这样下去,那还了得了吗?”
光绪皇帝奏道:“这些闲话,请额娘不必听,所有京内紧要各缺,皆由子臣慎重选择,以下等缺,系按照吏兵两部选缺请补办理。”
慈禧太后问道:“你初次问政,怎知道内外大臣的好坏呢?”皇帝奏道:“遇有要缺,子臣先与军机大臣和上书房诸大臣商议然后办理。”
皇太后道:“若是他们引用亲戚朋友,皇帝又怎样考察呢?”
皇帝奏道:“子臣想该大臣等身受国恩,或不致如此。”
慈禧太后冷笑道:“你是年青的人,不知他们的私意难免不受他们的蒙蔽,从此以后,若遇大事,先要与我商议,然后再办。就是奏摺,也要拣紧要的送来与我瞧,我比你的阅历总要深点。”
皇帝喏喏连声而退。李莲英等目的已达,慈禧太后又渐渐地问起事来。皇帝心中,虽明知是李莲英作祟,但亦无可奈何。谁知李莲英小人得志,更得寸进尺的干起来,招得外闻,都说皇太后要收回政权,内外大臣,无不疑惧。那李莲英又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总说三海地方太小,不如仿干嘉时代的办法,在城外建造一个大花园,恢复圆明园的旧景。慈禧太后的心,又被他说动,只因虑的没有这大宗款项。李莲英窥见太皇的意思,便去与庆王商量,庆王说道“款子倒有,只怕皇帝不准。”
李莲英忙道:“是什么款项?”
庆王道:“现在海军衙门,不是存着几千万海军费吗?这笔海军费是恭亲王筹的,就怕皇帝不准,便没有办法了。”
李莲英道:“我只愁无款,有了款项,别的便不怕了。明天太后传见王爷,王爷就说可以借用。再由太后与皇上交涉,还怕皇上不准。”
庆亲王道:“总管的妙计,我真佩服,咱们就这样的办。”
他二人分别之后,李莲英便回宫奏明皇太后,慈禧太后大喜。次日传见庆王,庆王又奏上去。太后便召皇帝进宫,对皇帝说道:“我近来心绪不佳,住在宫里,不能颐养,想在城外寻一幽静之所,建造一个花园,以避烦闷,不知你的意思如何?”光绪皇帝奏道:“皇太后既想颐养林泉,子臣焉敢有别的意思。不过款项支绌,未免有些困难而已。”
慈禧太后道“款项一层,你倒不要虑,我知道海军衙门存有几千万银子,想暂借一用,不知你意如何?”皇帝听了,心中又是不悦。要说不准,又怕皇太后生气,只得唯唯退下。皇帝到上书房与翁同商议。翁同便替皇帝书策,奏道:“皇太后既要建造花园,皇帝固然不能拂逆太后的懿旨,就是借用海军费,皇帝亦不能高词阻挠。依臣之见,不如答应了,让太后造起花园,可以常在园中住着,免得干预朝政,倒是一个妙策呢!”
皇帝大喜。次日进宫,见了慈禧太后,便奏道:“额娘要建造花园,子臣亦早有此意,怎奈近年国家多事,库款入不敷出,所以迟迟未办。既是额娘要借用海军经费,子臣又岂有他言,明日子臣便谕海军衙门照拨,并派大臣勘验幽静之时,即刻动工修造。”
慈禧太后笑道:“好孩子,你真算得是孝感动天了,那修造花园的事,我想就派奕匡为督修大臣,不知你意如何??光绪皇帝奏道:“额娘所派极是,子臣明日就下谕照办。”
他母子二人又谈了一会,光绪皇帝退出。第三天便派庆亲王为督修大臣,会同内务府大臣崇礼,先行查勘地方。庆亲王与崇礼领旨之后,便到军机处和一般大臣商议,想重兴圆明园。内中有一位大臣说道“要重兴圆明园,非四五千万银子不可,就是有钱修好了,老佛爷进园去游玩,如今先帝不在了,园中处处都留着伤心的地方,老佛爷触景生情,一定是不快乐的。咱们有这重修圆明园的钱,不如另造一个大园子,比圆明园造得更精致,岂不叫老佛爷欢喜吗?”
庆亲王听了这番话,很以为是。便问那位大臣:“在什么地方好呢?”
那位大臣道:“离圆明园不远有一座万寿山,山前又有昆明湖,碧水澄清,长约三里。万寿山上又有一座大报恩延寿寺乃干隆十六年孝圣悉皇后六旬大庆所建。原名叫做圆静寺,那山原名叫做雍山。也是因为孝圣悉皇后做寿才为万寿山的。在我看这地方,比圆明园真要强得多呢!”庆王点头称是退出军机处。第二天便同崇礼赴京西昆明湖等处,查勘地势。庆王与崇礼等到了万寿山一瞧,真是水秀山清,十分幽静。庆王上了山顶,俯视昆明湖,果然水碧如翠,再看山上奇峰突山,怪石参嵯,碧峰逶迤,约有三里。南可望京城,北可望长城。又得玉泉山的泉水,三面都是稻田,真是天然的佳境。崇礼也赞不绝口。庆王笑着对说道:“这一件大差,咱们办了下来也就彀了。”
崇礼忙请安道:“都是王爷的栽培。”
庆王道:“只要你好好的跟着我办,遇事我总要维持你的,你放心吧。”
崇礼喜得嘴都合不起缝来。又请了一个安道:“谢王爷的恩典,崇礼一生的幸福,都是日落西山。”
这才进城。次日早晨,庆王便到太后那边,预备召见。将查看情形面奏一遍,格外添枝加叶地称赞不休。太后大喜,赏了庆王十缎宫缎,庆王退下。第二天光绪帝就下了两道上谕,第一道是“奉上谕,万寿山大报恩延寿款,为高宗纯皇帝,侍奉孝圣悉皇后,三次祝嘏之所,敬踵前规,允征祥洽,其清漪园旧名。谨拟名颐和园,殿宇一切自应重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着派御前大臣奕匡,督理该园工程,钦此。”
第二道是“奉旨派崇礼为颐和园监修大臣,钦此。”
这两道上谕下来之后,奕匡,崇礼二人进内谢恩。当日崇礼送了奕匡一挂朝珠,价值一万元以上。奕匡大喜,次日崇礼又到庆王府拜谢庆王奏明太后。由军机处行文各衙门,设立钦工处,所有监工委员,皆由奕匡一人派定。又与天顺、兴隆、庆丰三家大木厂子包定工程。木厂商人便跟着监工委员,到万寿山昆明湖等处,测量地势,何处要修何式楼阁,何处要建何种殿宇,都规划清楚。足足量了三个月,然后绘图估价,又费了许久,才把李莲英、庆亲王两处说妥。开列了价钱,共四千五百余万两。奕匡奏明太后与皇帝,皇帝因需费太多,不觉惊讶,便对慈禧太后奏道:“估价太贵了,恐有不实不尽之处。”
太后道:“现在尚未动土,就有弊端,也不能确定。”
皇帝道:“奕匡身任军机大臣,岂能常到工地监察况且这样的大工程,非专责一人前去监督,是断不能免去弊实的。最好派一近支大臣前去就没有毛病了。”慈禧太后道:“近支大臣中谁可去呢?”
皇帝道:“五爷倒很可去得。”
太后道:“五爷整天喝酒,醉而不醒的,怎可办这种细事,我想不如叫七爷去的好。”
皇帝道“他们老哥儿俩,谁去都行。”
慈禧太后道:“皇上就不用管了,明天我把七爷传进裘再说吧。”皇帝退出。次日慈禧太后便传亲王进宫,当面派为颐和园监修大臣。亲王便不推辞。当晚下了一道上谕,就派定了。亲王回到府中,就奏调海军衙门总办恩佑(字宝亭)充任监修常铭(字子清)、奎焕(字章甫)、联奎(字星桥)、松梅(字文涛)、昆秀(字子岩)为监工员。亲王亲自到万寿山昆明湖等处查勘一回,又在山上住了半月,督催修造。这项大工程从光绪十五年修起,直修到十八年五月,才大工告成。亲王也不知费了许多心血。真是涓滴归公,一尘不染。只有那奕匡、李莲英、崇礼、恩佑这一班人,可都是满载而归,大得其法了。工程完竣之后,亲王奕匡领衔具奏,请皇太后临幸颐和园。皇太后闻奏甚喜,谕令奕匡择定吉日,率领皇帝后妃及各宫眷各府福晋格格命妇等,一律随从游园。又命军机大臣六部九卿各堂官,翰詹科道各员司,亦随同游览。正是:海军经费从兹竭国本摧残隐祸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典籍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