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湖广六
作者:顾祖禹◇长沙府东至江西袁州府四百三里,南至衡州府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宝庆府四百五十里,西至辰州府七百里,西北至常德府四百里,北至岳州府三百八十五里,东北至江西南昌府一千一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八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四百二十五里,至京师五千八百七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为长沙郡《通典》有万里沙祠,故名。或云:轸旁有小星,名长沙,应其地而名。《史记·越世家》:复、、庞、长沙,楚之粟也。长沙其古名欤。汉为长沙国高帝初,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传五世,国除。景帝封子发为长沙王,国于此。后汉复为长沙郡。汉末属蜀,后属吴,仍为长沙郡。晋因之。永嘉初,置湘州于此。咸和三年罢。义熙八年,复置。十二年,又省。宋永初三年,复置湘州。元嘉八年,还属荆州。十七年,复置。二十九年,又废。孝建初,复置。皆治长沙国。齐改国为郡。梁、陈仍旧。隋平陈,废郡,改州曰潭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复改为长沙郡。唐初,为萧铣所据。武德四年,复置潭州初置总管府,后为都督府。天宝初,亦曰长沙郡。干元初,复故上元中,置湖南观察使于此。中和三年,升为钦化军节度。光启二年,又改武安节度。五代时,马氏有其地,称楚唐庄宗时内附,改潭州为长沙府。周广顺初,入于南唐,既而周行逢复据其地。宋平湖南,仍曰潭州亦曰长沙郡,武安军荆湖南路治此。元曰潭州路至元十二年,自鄂州移行省治此。十八年,还治鄂州。又自衡州迁湖南宣慰司治此。天历二年改,为天临路以潜邸时所幸也。明初,改潭州府龙凤十年改,元至正二十四年也。洪武五年,又改长沙府,领州一、县十一。今仍旧。
府南距五岭,北界重湖,内抚蛮、犭,外控黔、粤,古三苗之境也。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春秋时,楚得其地,以为南府,故能雄长于江、汉间。楚顷襄王时,秦兵数至。二十二年时秦昭王二十八年,秦白起取巫、黔中。自是楚势益削,而沅、湘以南皆秦境矣。汉初,封吴芮于此,以拒塞南越。南越有事,长沙其兵冲也唐蒙曰:今伐南粤,以豫章、长沙往,是也。后汉时,亦为荆州大郡。吴蜀分荆州,长沙属吴,于是蜀之资粮,恒虞不给。晋室多事,因置湘州,以控压南服。元帝谓谯王承曰:湘州据上流之势时荆州治武昌,湘江自西而下,故曰上流,控三州之会三州,谓荆、交、广。乃使承出镇焉时王敦拥兵荆州,使承备之也。自宋以后,湘州尝为重镇。梁、陈之间,力争巴、湘。巴、湘属陈,而江南始可固。萧铣先得长沙,遂能南尽交趾。唐师克铣,兵入长沙,交、广诸州相率受命矣。杜佑曰:湘州之奥,人丰土辟,南通岭峤,唇齿荆、雍。是也。干宁初,刘建锋以乌合之众,袭取潭州。马殷继起,遂霸有湖南,兼收岭外。王逵、周行逢之属,因其余绪,亦专据一隅,传十余祀。宋平湖南,置荆湖南路于此。刘云:长沙左纳夏,右抗荆门,控百粤而包九疑,形势与荆州相颉颃,故尝为湖南之都会。吕和叔亦云:湘中七郡宋湖南路领七郡,详州域形势,弹压上游,左振蛮,右驰瓯越,控交、广之户牖,拟吴、蜀之咽喉,翼张四隅,襟束万里。皆实录也宋李春言:长沙都会,控扼湖、岭,镇抚蛮、犭。而吕氏祉则云:守长沙不足以固江陵,守江陵则足以蔽长沙。盖南北异势也。宝中,蒙古突犯鄂州,其别将兀良合台自交广引兵北出,进破辰、沅,遂围潭州,中外震动。德初,文天祥请建阃长沙,规复岳州,渐收湖北,不果。王应麟云:长沙,湖南襟要也。指顾伸缩,皆足有为,是故南出则连、韶之项背可拊,东顾则章、贡之肘腋可抉,西下则黔、之咽喉可塞也。争南服者,不得长沙,无以成席卷之势。若拮据于滇、黔、岭峤之间而不得长沙,虽欲执犍于中原,马首且安托哉?
长沙县附郭。苏林曰:古青阳也。秦始皇一十六年,荆王献青阳以西,是也。秦置临湘县,为长沙郡治。隋改今名。《城邑考》:县治旧在城东北。明洪武十三年,徙城南湘春门内。十八年,又迁北门外。今因之。无城,编户三十五里。
善化县附郭。本长沙、湘潭二县地。宋元和初,分长沙五乡、湘潭二乡地置今县。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入长沙。十三年,复置。《城邑考》:县治旧在府城南,元末毁。洪武四年,徙治城内。十四年,复徙南门外。成化十六年,迁府治东。今编户二十里。
○临湘城即今府治。《志》云:府城西为碧湘门,城东为济川门,城南为临湘门。又有清泰门,城西北门也;长乐门,城北门也;醴陵门,城东门也;浏阳门,城东北门也。五代汉干末,楚马希萼以朗州兵袭攻长沙,马希广将吴宏出清泰门,杨涤出长乐门,与朗兵战。希萼所招蛮兵,自城东纵火,潭州大将许可琼以军降,城遂陷。别将李彦温自驼口还救,攻清泰门,不克。乃奔降南唐。周广顺初,南唐将边镐取长沙,入城,舍于浏阳门楼。二年,王逵等自朗州引军攻潭州,唐武安帅边镐弃城走,吏民俱溃,醴陵门桥折,死者万余人。今城,盖明初因旧址修筑,有门九:曰浏阳,曰小吴,曰驿步,曰德润,曰朝宗,曰通货,曰正南,曰湘春,曰新门。城周十四里有奇。
○大富山府北七里。一名罗洋山。峰峦峭拔,流水萦带,为一郡之胜。又鹅羊山,在府北二十里,一名石宝山,又名束华山。《道书》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又智度山,在府北五十里,山高数百丈,环二百余里,众山罗列,其最高者曰黑石峰。《志》云:唐将军刘度居此,因名。○尖山,在府西三十里,距湘江十五里,岿然一峰,秀出天表,亦曰圭峰。又西四十里曰谷山,灵谷深邃,上有梓木洞,下有龙潭。又昭山,《元和志》云:距长沙南七十里,临湘水,其下有潭曰昭潭。
岳麓山在善化县西南。高耸灵秀,时有烟云旋绕,盖衡岳之北麓也。五代汉末,楚马希萼自朗州进攻岳州,不克,乃掠湘阴而西,至长沙,军于湘西,步兵及蛮兵军于岳麓。盛弘之《荆州记》:长沙西岸有麓山,盖衡山之足,又名灵麓峰,乃岳山七十二峰之数。自湘西古渡登岸,夹径乔松,泉涧盘绕,诸峰迭秀,下临湘江,称为绝胜。有岳麓书院,宋建,在山半抱黄洞南,山下有清风峡、苍Υ洞诸胜。山之麓有道林寺。又玉屏山,在善化县西五里,乃岳麓支山也,环峙如屏。又金盘山,在善化县西北七十里,山高逼空,一峰突出,四围环绕如盘。《志》云:县南一里又有妙高峰,最高耸。又东十里为白石尖高峰,又有峨嵋岭,在县南十五里。
关山善化县东四十五里。迭峰峭拔,有如城壁,中间道路,仅通一车,谓之龙回关。唐干宁初,刘建锋、马殷收散卒,自洪州至醴陵。武安帅邓处讷遣邵州指挥使蒋勋守龙回关拒之,勋遁去。建锋等入关,袭取潭州。五代时湖南常遣军戍此。○云盖山,在善化县西六十里,峰峦秀丽,望之如盖,亦名灵盖山。又华林山,在县南六十里,亦高秀。《志》云:县南二十里有青旗山,高耸如旗。
○湘江在府西南朝宗门外。自衡州府流入境,经湘潭县而北,环府城而下,至湘阴县境,又东北入于洞庭。五代汉末,楚马希萼侵长沙,军于湘西,马希广遣水军屯城北津,属于南津。又遣将韩礼军于杨柳桥,以扼湘西之路。时希广将彭师请曰:愿假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岳麓之后,至水西,令城南北战舰亦渡江,腹背合击,破其前军,则其大军不敢轻进矣。希广不从而败。巴溪,应在府城西北,或曰即麻溪。余详大川湘水。
浏阳水府北五里。源出浏阳县之大围山,西流至此,入于湘江。亦曰浏江。旧有浏口戍,在府北十里,江左所置。《水经注》:湘水过汉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有浏口戍。是也。唐天四年,淮南将刘存等侵潭州,州将黄帅战舰屯浏阳口,会大雨,存等还至越堤,楚将秦彦晖追之。至浏阳,绝江合击,尽俘其众。是年,马殷与荆南帅高季兴击朗州雷彦恭,淮南将李饶救彦恭,帅步骑军于浏阳,为楚将许德勋所擒。胡氏曰:浏江之口有骆驼嘴,因亦谓之驼口。马希萼攻长沙,希广分兵屯驼口,以扼湘阴路,是也。越堤,亦在浏阳境内。或云在府北三里,误。
靳江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自宁乡县流入,至此,注于湘江。《志》云:水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因名。又沩水,在府北六十里,源出安化县青羊山,流经大沩山,历宁乡县,合新康河,复分流合于湘水。○新康河,在府西五十里。自湘江分流,又西分为二河,一入宁乡县,一入益阳县。又涝塘河,在府北十五里,亦湘水支流也,商舟泊焉。又乔口河,在府北七十里,自益阳县流经乔口镇,流达于湘江。板石湖府西三十里。又西五里有石珠湖,又五里有月池湖,府西北鹅羊山下有鹅羊湖。《志》云:府境诸湖以数十计,其下流皆通于湘江。又靖港,在府西北五十里,亦流通湘江。《志》云:李靖平萧铣,安抚湖南时驻兵处也。
麻溪在府城北。《水经注》:麻溪水口,在临湘县北、浏口戍南。梁太清末,湘东王绎世子方等自江陵引军攻湘州刺史河东王,至麻溪败死,即此处也。今湮。
橘洲在善化县西四里。《水经注》:湘水过临湘县西,又北过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晏殊《类要》:湘江中有四洲:一曰橘洲,一曰直洲,一曰誓洲,一曰白小洲。夏月水泛,惟橘洲不没。张舜民《郴行录》:橘洲东对潭州城。是也。旧时洲上多橘,故名。梁太清末,湘东王绎镇江陵,遣鲍泉攻萧于湘州,泉军于石椁寺,逆战而败。既又败于橘洲,遂退保长沙。石椁寺,即石廓口也。《水经注》:湘水又北,左得石廓口,右合麻溪水口。又仆射洲,在府西湘江中。五代汉干元年,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希广遣岳州刺史王拒之,大破希萼于仆射洲。希萼遁还。○铜官渚,在府北六十里,旧传五代时楚铸钱处。有山,亦曰铜官山。
○碧湘宫旧《志》:碧湘门侧有碧湘宫,五代时马氏置。后汉初,马希范卒,弟希广篡位,其兄希萼自朗州奔丧,至趺石,希广馆之于碧湘宫。趺石,王氏曰:在潭州西北三十里。
北关长沙县北十里。又县东五里有东关,西五里有西关,又县北鹅羊山有鹅羊寨。乔口镇府西北九十里,当益阳乔江之口。五代周广顺二年,王逵等自朗州袭潭州,克益阳,进克乔江及湘阴,至潭州,是也。今有乔口镇巡司。○南岳市,在岳麓山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兀良合台围潭州,向士壁坚守,闻其后军且至,遣将王辅视之,遇于南岳市,大战,蒙古兵少却。又暮云市,在善化县南五十里,有巡司。《志》云:府北六十里有彤关驿,府南五里有临湘驿,又有榔梨税课局,在府南二十里。
杨柳桥府城西。五代汉末,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希广遣其将韩礼军杨柳桥,以扼湘西之路,朗州将何敬真遣蛮兵逼杨柳桥,韩礼陈动,敬真因袭击之,礼大败还走。桥今圮。湘阴县府东北百二十里。东北至岳州府二百七十里,东至岳州府平江县二百里。春秋时罗国地。秦置罗县。汉属长沙国。刘宋为湘阴县地。梁析置岳阳县,属岳阳郡。陈因之。隋平陈,废郡,并湘阴入岳阳县,又置玉州于此,寻改岳阳为湘阴。开皇十二年,州废,县属岳州。唐因之。五代汉末,马希萼引兵攻岳州,不克,自湘阴趣长沙,焚掠而过,即此。宋仍为湘阴县,改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无城,编户四十二里。
○湘阴旧县县西北五十里。刘宋元徽二年,割益阳、湘西、罗及巴峡流民,置湘阴县,以在湘水南也,属湘东郡。齐改属长沙郡。梁置岳阳郡及罗州。陈废州。隋平陈,并废郡,又省县入岳阳县。又王山城,在县北,梁置,属岳阳郡。陈因之。隋省入湘阴。又赤竹城,在县南十七里。宋绍兴中尝迁县治于此,谓之新县。今故址犹存。
罗县城县东北六十里,与岳州府平江县接界。春秋时罗国地。秦置县。汉、晋皆属长沙郡。宋、齐因之。梁置罗州。陈罢为罗郡,属南荆州,郡寻罢。隋初,属玉州,寻属岳州。大业中,属巴陵郡。唐武德六年,废入湘阴县,亦谓之罗川。隋末,萧铣为罗川令,郡人董景珍奉铣起兵处也。又湘滨废县,在县东北,亦梁置,属岳阳郡,陈因之。隋开皇九年,省入罗县。
○黄陵山县北四十里。上有舜二妃墓。《括地志》谓之青草山。孔颖达以为湘山也。○玉笥山,在县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经其下,有屈潭,亦曰罗渊。屈原放逐自投于此。隋置玉州,盖以山名。其相连者曰汨罗山,以下临汨罗江也。又磊石山,在县西北百里,旁枕青草湖,北接巴陵,下临湘江,山石嵯峨相迭,因名。旧名万岁山,亦名五木山,以山顶尖如五木也。
女洲山县南三十里。顶平而方,一名仰山。又青山,亦在县南三十里,一名仙台岭。上有霞峰台、胡鼻岩及龙潭诸胜。又南二十里为白霞山,上有百岁岩。又书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广十余里。县东六十里又有玉池山,峰插天表,上有浴丹池,俗名为玉池。
○湘江在县西。自府北流经县界,又北达青草湖,谓之湘口。《志》云:县南三十五里有哀江,亦名哀江浒。旁有大哀、小哀二洲,以舜二妃哀思于此而名也。其水自湘江分流,过敖头,经板滩,至女洲,历县前会三十六湾水。又有文、武二洲,亦在县南三十里。水中二洲,左右相对。县南十里曰三十六湾,湘水分派,东流为三十六折也。其水皆仍合于湘江。
汨罗江县北七十里。源出江西宁州之柏山,流经岳州府平江县,至县境,分为二水,一西南流,曰汨水;一西经古罗城,曰罗水,复折而北出,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史记》屈原自投汨罗以死,谓此。又西流注于湘江,谓之汨罗口。
后江县西六十里。亦湘水支流也。上下相距六十里,其上为汶泾江口,自县南二十里西流入此,分流下卢林潭,合湘江,注于洞庭。又魁楼江,在县南二十里,旁有悬藤港、杨子港,三水会于城南之笙竹岐,下流入于湘江。青草湖县北百里。北与洞庭湖相连,亦曰重湖。旁有磊石山,水落则见山脚。《水经注》:湘水自汨罗口西北径垒石山,西北对青草湖。梁太清三年,湘州刺史萧誉与湘东王绎等声言援台城,誉军于青草湖不进,即此。又新塘湖,在县北五十里。又有白塘湖,在县东北百四十里。漉湖,在县西北百二十六里,皆与青草湖相通。○东湖,在县南十里,其上流为拨水江,俗名北水江。《志》云:县东六十余里有白鹤、玉池、密岩诸山,其水皆会流于同舍口,经县城东南,谓之秀水。宋绍圣中,改流经城南一里,因名拨水。萦纡凡三十里,入东湖,为邑之巨浸,下流入湘江。又羹脍湖,在县西北五十里。《志》曰:黄水出黄陵山下,西流三十五里,入湘江,即羹脍湖也。○西港,在县西三十里,流达于湘江。又县东五十里有东港,下流通汨水。
车轮洲在县北,湘江之要隘也。梁元帝承圣二年,陆纳据湘州,诏王僧辨讨之。纳遣其将吴臧等下据车轮,僧辨自巴陵进军于车轮,纳夹岸为城以拒之,为僧辨所败,退保长沙,今洲圮于水。
○白沙戍县北五十七里。齐末萧颖胄以南康王宝融举兵江陵,遣将杨公则向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拒守,公则克巴陵,进军白沙。宝积惧,以郡降。《括地志》:县北有黄陵庙,舜二妃庙也。庙北即白沙戍。营田镇县北六十里。路出巴陵,向有巡司戍守。又营田驿,亦置于此。又北六十里即磊石驿也。○锡江寨,在县西北,湘江西岸。宋置寨于此。江畔有岐,平起如冈,洲岛之民,聚而居之,以渔为业,亦曰锡浦。又笙竹岐,在县城南,世传舜采笙竹于此。今为笙竹驿。湘潭县府西南百里。西南至衡州府衡山县百五十里。汉临湘县地。后汉醴陵县地。梁始置湘潭县,以昭潭为名也。隋属衡州。唐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三里,编户二十一里。
○湘潭旧城在县南二十里。梁县治此。刘句曰:唐天宝八载,移县治洛口。干宁二年,蒋兴据邵州拒刘建锋,发兵侵湘谭,即今县也。今故城俗谓之古戍城。又建宁城,在县北。三国分醴陵置,属长沙郡。自晋至陈皆因之。隋省入湘潭。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初省。○湘南城,在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郡。吴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置衡阳郡治此。晋因之。宋改属衡阳郡。萧齐省。《汉志》:县在衡山西北。《水经注》曰:湘江东北径湘南县东。吴立衡阳郡,本治湘南县。宋时,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是也。今俗名故城为花石城。或以此为建宁城,而以湘潭县治为即湘潭故县,误。
○昭山县东北四十里。与长沙县接界。旧《志》:昭王南征至此,不复,故名。下为昭潭,深不可测,梁取以名县。○五顶山,在县西七十里,顶有五峰。又昌山,在县西南百十里,左右峰峦迭起,宛如屏障,山半有燕子崖,至冬燕集其中。
琵琶峰县南百里,与南岳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其相近者曰芙蓉峰。又南三十里曰玉几峰。《志》云:县北三十里有黄龙峰,峰峦层迭。又有石龙峰,在县西南十里。又有高奇、峡峙两峰,皆在县界,即衡岳诸峰也。○湘江在县西。自衡山县北流入境,又北入长沙县界。○涓水,在县西南十里,一名易俗水。源自南岳山,北合数溪,流入县界,经龙口东流入湘江。《志》云:县西南七里有锦湾,大石屹立,色赤如锦,当上流之冲,即湘水所经矣。又两头沱,在县西南四十里,湘水分流所汇也。其水深广,溉田二千余亩。云湖县西六十里。有九十汊,四十八泉,惟乌石泉居中。湖多云气,荫田二千余亩。其相近者为石潭湖。《志》云:县西十五里有湘乡河,发源宝庆府邵阳县龙山下,流经湘乡县,入县境合石潭、云湖二水,东入湘江。○松湖,在县东二十里,环绕数里。湖旁苍松郁然,西流合于湘水。
空灵滩县西南百二十里,亦作空灵峡。梁承圣初,陆纳据湘州,营州刺史李洪雅等请讨之,为纳所败,退保空灵滩,寻降于纳。《通鉴》作空灵城,似误。《水经注》:长沙建宁县故城南有空灵峡,湘水所经,惊浪奔雷,迅同三峡。张舜民曰:自醴陵江口南行十余里,到空灵岸。谬矣。《郡志》云:县西百六十里有空灵岸。营州,今永州府道州。梁置营州于此。○三门滩,在县南百八十里。石峻水险,仅有洪路三处,可通舟楫,经者股栗,比于底柱三门之险,因名。
○下滠镇县南二十里,下临湘江。江中有巨石,形如铁牛,名铁牛埠。今置下滠镇巡司于此。又湘潭驿,在县城南。县南百里又有都石驿。又南二十五里即衡山县之黄花驿矣。《志》云:县东一里有中渡,西通宝庆,南出衡州,北接长沙,此为三郡之津要。
浏阳县府东北百五十里。东至江西袁州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岳州府平江县百六十里。汉临湘县地。三国吴析置浏阳县,属长沙郡,以浏阳水为名。晋以后因之。隋省入长沙县。唐景龙二年,复置属潭州。五代梁开平初,湖南、荆南共攻澧朗帅雷彦恭,淮南遣将救之,泠业以水军屯平江,李饶以步骑屯浏阳,为湖南将许德勋所败,破浏阳寨擒饶。贞明五年,楚攻荆南,吴将刘信帅洪、吉等州兵自浏阳趣潭州,以救荆南,楚人引还。宋仍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十年,复为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七十一里。
○道吾山县北十五里。山列七十一峰,东连宝盖,西接洞阳,状若莲花,亦名莲花峰。崖高百余丈,径路二十四曲,内有龙湫。○宝盖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群山壁立,状若张盖。又县西北六十里有洞阳山,有石崖石洞诸胜,《道书》以为第二十四洞天也。又太湖山,在县西三里,三峰鼎峙,中有巨湖,其深莫测。大围山县东北百五十里。旧名首禅山。山顶有白沙湖,广袤五十余里,流分四派,一入江西宁州,一入袁之万载,一入岳之平江,其一即浏水也。冈峦围绕,盘踞四县,因名大围。又大光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北抵豫章,西接巴陵,峰峦迭翠,最为奇观。县东百七十里又有七宝山,其山产铅、铁矿、硼砂、青、胆二矾、土黄、吸针石,故名。○霜华山,在县西南八十里,一名石霜山,南接醴陵,北抵洞阳。山峻水急,触石喷霜,因名。
古风岩县东五十里,岩深数十里,溪水内出,灌田百余亩。其相连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九溪洞,在县北七十里,上合下开,路通往来,有九水绕流其前。
○浏水在县南。源出大围山,曰大溪,曰小溪,合流而西南,过县西曰渭水,至县南曰浏水。又南经县南三十五里,曰清风浦。折而西入长沙县界,曰浏阳水,入于湘江。○龙津水,在县西三里,源出道吾山,经县西门外,入浏水。又金牌水,在县东五里,出道吾山东麓,流经此折而西,经县南一里,入于浏水。又有清渭水,在县西五十里,流入长沙县,从浦子口入湘江。其水澄彻,因名。
○翟家寨县东百五十里,与江西宜春县分界。有巡司戍守。《宋志》:县境有永兴及旧溪银场,今废。醴陵县府东百八十里。东至江西萍乡县百二十里,西南至湘潭县百七十里。汉临湘县地,高后封功臣越为侯邑。后汉析置醴陵县,属长沙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长沙。唐武德四年,复置县,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土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醴陵城即今县治。旧无城,正德五年创建。范成大《行程记》:自袁州萍乡县至醴陵,两日程耳。此为宜春之噤喉,湖南之腰膂。陈光大元年,华皎据湘州,遣吴明彻等讨之,分遣巴山太守黄法慧,从宜阳出醴陵袭皎。唐干宁初,刘建锋自洪州至醴陵袭武安。五代周广顺元年,唐将边镐自袁州引兵入醴陵,楚王希崇迎降。盖自江右趣湖南,醴陵为必争之道也。由醴陵而西则为长沙,西南则衡州矣。醴陵不守,湖南岂能一日安哉?巴山,见江西崇仁县。宜阳,即宜春。
○小沩山县东二十里。众山环绕,湍流中出,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又章仙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一名彰龙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西山,在县西五里。相传李靖驻兵于此,石壁遗像犹存。其相近者有凤凰、梧桐、丁仙诸山,稍南有石燕、水帘等洞。又县东一里有东山,上有凤凰台。
白云山县东六十里。山势屹立,云气尝覆其巅。又五凤山,在县南六十里,高耸罗列,形类五凤,上有天花台。○建安山,在县北二十里,山高三百余丈,周十里。元末土人尝置寨于此以避兵,曰建安寨。《志》云:县东五里有佛子岩,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可以溉田。
○渌江在县城西南。本名漉水。出县东之漉山,西流经县南,又屈经县西,西北流,而注于湘水,曰渌口。梁元帝初,陆纳据湘州,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破之。《唐志》潭州有渌口戍,是也。《舆程考》:醴陵西南至渌口九十里,长沙、衡州、袁州三郡往来之要路。又县西百里有昭陵滩,怪石屹立,水势汹涌,舟行每惮其险,即渌水合湘江处也。
铁江县南二十五里。源出攸县境,西北流入渌江,水滨石黑如铁,因名。又县东二十里有庄步江、双江,流合渌江。○醴泉,在县北五里,味甘美,可以愈疾,溉田千顷。又大官塘,在县西北五里,岁尝修治,以备旱潦。
○石门关县北十五里,五代时湖南戍守处也。又渌口镇,在县西九十五里,有渌口巡司,亦设驿于此。又县南九十里有泗洲驿。《舆程记》:驿北去渌口六十里,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
宁乡县府西百二十六里。西至安化县一百九十里。汉长沙郡益阳县地。三国吴析置新阳县。晋太康初,改曰新康,属衡阳郡。宋、齐以后因之。隋省入益阳县。唐初,萧铣复置新康县。武德七年省。宋太平兴国二年,改置宁乡县,属潭州。今城址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新康城县西二十里。吴置新阳县治此。晋为新康县治。唐初亦因之。今县治本长沙县之玉潭镇也。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侵潭州。希广遣其将崔洪连屯玉潭,为希萼所败。宋初,改为县治。万历三年,始城之。
○大沩山县西百四十里。高六十里,周围百四十里,草木深茂,四面水流深阔,故曰大沩。有香泉及大小青龙诸泉,皆奇胜。嘉靖间,土贼屯据于此,抚臣翟瓒讨平之。是后尝为啸聚之所。又八面山,在县西百五十里,高耸秀拔,八面如一,下有龙潭、龙洞、龙田,号三龙池。其相接者曰云盖山,亦高秀。
大雾山县南五十里。峻岩深谷,云雾萦回。宋建炎间,金兵至境,刘廷佐驻兵大雾山,即此。其相近者曰石鼓山,上有巨石如鼓,北有石岩瀑布,秀峰峭壁,为邑南巨镇。又有天马山,山势高耸,以形似名。○嵇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一名嵇茄山,上有田数亩,有仰天湖,虽旱不涸。又东南十里,有灵峰山,峻耸数百仞,林谷清幽,江流环绕,绝顶望见湘江。
山县西南九十里。石径十里,不通车马,人缘石扳树而行。成化间,始凿石成路。○狮顾山,在县东二里,蹲踞江滨,玉潭水绕其下。又有玉几山,在县治后,环抱如几。又楼台山,在县西北五里,秀丽层耸如楼台,俗讹为窑头山。
七星岭县西南六十里。有七峰插天。又罗仙峰,在县南七十里,高峻险峭,雄踞宁、湘二县间。又县西七十里曰九龙峰,有九峰相拱如龙。又有十泉峰,十峰并峙,峰顶皆有清泉。其西十里为莲花峰,亦以丛秀高耸而名。又西四十里曰罘ぜ峰,顶有屹石如屏,望见湘水。又西三十里曰青云峰,以耸秀入云也。《志》云:县西四十里有响泉岩,地名泉溪,昔人尝避兵于此。○资江县东北百里。自安化县东北流经益阳县,又东南流入县界,复东北入常德府沅江县,注于洞庭湖。详见大川资水。
玉潭江在县城西南。有三源:一出大沩山,一出县西百五十里之芙蓉山,一出湘乡县北境之丰山,三水合流,绕县治东至新康口,注于湘江。《志》云:县南十里有乌江,即玉潭江南源经此,临江有石如乌,故名。又县西四十里有玉堂江,亦即玉潭上流也。又紫溪,出县南之方山,北流至城南,为狮子湾,逶迤横绕,会入玉潭溪,旁岸土多紫,因名。○干江,在县西北八十里,资水枝流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化龙溪在县治东飞凤山之阳。源出益阳县四方山,流至县东,萦回环抱,宛如束带,合于玉潭江。又凤凰溪,在县南四十里,南境诸山溪之水汇流于此。县东三十里又有云溪,皆流合玉潭江。《志》云:县城南江浒有玉潭,即江水所汇也。县东四十里又有黄土潭,亦名双江,或以为干江,水溢与玉潭江合流处。○洋泉,在县西三里,有三派分流,溉田三百余亩。又县南六十里有灰汤泉,分三坎:其一沸可鸡鸭,一热可濯衣,一温可濯足。又有三泉在县西三十里,上中下三派相连,亦灌田三百余亩。《志》云:县东八十里有三停泉,泉中瀑流经八十里入湘。○唐市镇县西百二十里。元置巡司于此,今废。○天王寺,在县西南。崇祯十一年,土贼刘高峰等屯聚于此,突犯安化县,官军击破之,又破其余党于大沩山,是也。
益阳县府西北二百里。东至湘阴县百二十里,北至常德府龙阳县百里。秦县。汉属长沙国。应劭曰:县在益水之阳也。后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衡阳郡。晋以后因之。隋属潭州。唐仍旧。宋初,属鼎州,寻还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二里。
○益阳故城刘句曰:在今县东八十里。后汉永寿三年,长沙蛮反,寇益阳。延熹三年,长沙蛮复反,屯益阳。建安二十年,孙权争荆州,遣鲁肃将兵屯益阳以拒关羽,肃因筑此城。晋、宋以后,皆治此。唐移县于今治。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诱蛮兵攻益阳,败潭州兵。周广顺元年,湖南乱,朗州帅刘言遣兵趋潭州,军于益阳之西。二年,南唐取湖南,遣将李建期屯益阳以图朗州,既而言亦遣王逵等分道趣潭州。唐武安帅边镐复遣将郭载诚屯益阳,逵等克沅江,直趋益阳,拔其城,即今县也。
○五溪山县西北五十八里。一名军山。吴潘讨五溪蛮,尝营于此。又浮丘山,在县西百里,峰峦倚伏,亚于南岳。又西百里为九冈山,九峰如简,立武潭津上。○龟台山,在县东南二里,相传鲁肃曾驻兵于此。又县治西南二里有白鹿山,下有龙湫。《志》云:县东南六十里有四方山,周围平正,水流入宁乡县界,即化龙溪也。
○资江县西南五里。自宝庆府入安化县境,又曲折五百余里,而至县南,又东历宁乡县界,至沅江,入洞庭。一名益水,县以此名。《志》云:资水经县南六十里,谓之桃花江,以夹岸多桃也。至县东二里,谓之土陵江。其在县西南五里者又有关羽濑、青泥湾,三国时羽镇荆州,吴使吕蒙取桂阳、零陵、长沙三郡,羽争之,军于此。水南又有甘宁故垒云。乔江县东八十里。自资江分流经长沙县乔口镇,而入于湘江。白水溪出县西北百三十里七尖山,二峰环合,一溪中出,峡口宛如匹练,下流为占溪,经县东北三十里,合于资江。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诱蛮兵攻益阳,楚王希广遣指挥使陈拒之,战于淹溪,败死,即占溪矣。又泥溪,在县南,自安化县北流入界,至溪口,亦入资江。《志》云:县西南九十里有梓梁崖,石壁如削,上有龙湫,流为桃花水,合桃花江,亦曰桃花港。又西溪,出县西南百三十里之子良岩,流合桃花水,入于资江。
凤凰湖县东五里。又县西北五里有金华湖,东南十里有大星湖。又东湖,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曰大汾湖,又东南五里曰茶湖,皆资江支流及诸山溪水所汇也。○龙回滩,在县西南十五里,资江所经。又县西二里有鸡子洲,西五里有青龙洲,六里有白槎洲,县东四里又有袁家洲,东八里有杨家、孟家等洲,皆近资江滨。○竹头市在县东南。五代汉末,楚马希萼争潭州,马希广遣将张晖屯益阳,希萼遣兵攻之,晖惧,自竹头市遁归长沙,益阳遂没于希萼。○平津亭,在县西北。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将取朗陵,军于平津,周保权将杨师破之于平津,遂执之,是也。湘乡县府西南二百二十里。南至衡州府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宝庆府新化县二百三十里。汉湘南、连道二县地。哀帝封长沙王子昌为湘乡侯,邑于此。后汉置湘乡县,属零陵郡。三国吴改属衡阳郡。晋以后因之。隋省入衡山县。唐初,萧铣复置。武德四年,平铣,县仍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七十一里。
○连道城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或曰故城,亦谓之龙城。唐初,尝移湘乡县治龙城,即此。寻还旧治。
○韶山县南四十里。西有三峰,其山绵亘百余里。湘潭、湘乡、宁乡诸山皆其麓也。《方舆记》云:县北五十里有悬钟石,屹峙云表,与韶山相接。其北一峰曰黄竹岐,连亘数百里,下有鲤鱼峰。○龙山,在县西南百八十里,接宝庆府邵阳县界,涟水出其下。其并峙者曰珍琏山,涟水别源出于此,山接新化县界。《志》云:县南九十里有黄巢山,相传黄巢尝驻兵跃马于此。东台山县东十里。一名凤凰山。南连华盖,下瞰涟水,上有平石若台。其相近有安抚岭,有大坪,广数里。又梅龙山,在县东百里,西南有梅布水,又与县西龙山相望,因名。有梅龙崖,水如喷雪。○望岳峰,在县东九十里,登其巅,望见南岳祝融峰。又石柱峰,在县南十里,巨石耸峙,如擎天然。其南又有白石峰。《志》云:县东南十里有金紫峰,孤峰特出,众山环翠,日出金紫烂然,与白石峰相对。又范铎峰,在县南十五里,三峰耸秀,众山环列,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因名。又四角峰,在县西百二十里,以四隅高耸而名。《志》云:县东十五里有司徒岭。
○涟水县东南四十里。水有二源,一出龙山,一出珍涟山,合流九十里,有侧水流会焉,绕县南三十里破石冈下,转至县南,汇而为潭,又东过石潭百余里,入于湘江。湄水县西五十里。源出安化县东境龙安山,奔流数里,有石岩当路,水入岩中,伏流六七里,分为三派流出,东入涟水。又丰溪水,在县南二里,源出衡岳,流至县南二十五里之芭蕉岭,合众小溪水,西北流入涟水。又鸭桥水,在县南四十里,源出韶山,合沙头水至田,与青陂水同流入涟。《志》云:青陂水,在县东十五里,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之灵羊山,合云田水南流入涟。又尧唐水,亦出韶山东麓,众小涧合而为溪,南流,复东折入涟。○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出邵阳县界,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
○武障市县东五十七里,有巡司戍守。○迪田镇,在县北。五代汉干三年,楚马希萼侵潭州,遣群蛮攻迪田,破之,杀镇将张延嗣,即此。
定胜镇县西八十里。唐末,邵州将蒋勋据州拒刘建锋,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又遣兵屯定胜镇,以扼潭人。建锋使马殷击破之。飞山,见靖州。
攸县府南三百六十里。东至江西安福县三百一十里,东南至茶陵州九十里,西北至衡州府衡山县百五十里。汉县,属长沙国,以水为名。后汉属长沙郡。晋、宋因之。萧齐改属湘东郡。梁仍旧。陈改为攸水县。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攸县,兼置南云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衡州。五代梁时,马氏复属潭州。汉干初,仍属衡州。宋还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二年,复改为县。编户四十五里。
○阴山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汉置县,属桂阳郡。三国吴时,改置于此,属湘东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阴山县,属南云州。贞观初,省入攸县。又安乐废县,在县南。《新唐书》:武德四年,析攸县置安乐及新兴县。贞观初,俱省入攸县。
○司空山县东四十里。南接茶陵州云阳山,连山峻拔,左右有三十六峰。旧名麒麟山,亦名温泉山。南齐司空张弃官隐此,因名。县东百二十里有鸾山,与司空山对峙。○罗浮山,县东百四十里,与凤岭连麓,下有石窦出泉。《志》曰:凤岭在县东百二十里,即鸾山矣。
大川山县北百里。山高耸。其旁川原开广,因名。又县北九十里曰明月山,峰峦特出,月出则此山先见也。又严仙山,在县北八十里,亦高耸,下有七星岩。○牛首山,在县东二里,攸水经其下。又县北二里为朝天峰,有聚仙台及泉石诸胜。《志》云:县东南五十里有鸦尖岭,接茶陵州界,亦曰丫尖峰。宋《淳志》:攸为潭之门户,南接安仁关隘如丫尖。盖谓此。
○攸水县东十五里。一名伯水。源出江西安福县封侯山,西流入县界,经凤岭至县东,与洣水合流,又西至衡州府衡山县茶陵江口,入于湘水。○洣水,在县东七里,源出衡州府酃县之洣泉,经茶陵州西北,至县东洣溪,与攸水合。
阳升江县东二十里。源出县东百里之大乌山。又银坑水亦出焉,经县东五十里,合于阳升江,流入攸水。又县东九十里有灌田江,乡人引流灌田,因名。又罗浮山下有罗浮江,皆流合阳升江。《志》云:县西北七十里有阴山江,源出岩石中,曰江头冲,经废阴山县,散为诸陂港,下流入于攸水。○明月水,在县北九十里,出明月山。又严仙山,下有严仙水,流二十五里,合明月水。县东南八十里又有金水。皆流入于攸水。新陂港县西二十里。江头冲之水南流经此。洪武初,筑陂潴水,溉田甚广。又渔洲港,在县西十里,流通新陂港。又龙泉港,在县西南十里。县南九里又有橘子绿港,导源诸山溪,龙泉水流会焉,东北接李相坑港。相传乡人李相所导,故名。又文清港,在县南七里,下流合李相坑港,经县南,皆有灌溉之利。
○凤岭镇县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又县东二十里有芙蓉寨,又东十里为铁钉寨,县西六十里有香炉寨,皆居民保聚处。《志》云:县南有大洲堡,嘉靖四十三年,县民刘庚甫户丁结党为乱,佥事苟延庚抚定,为之立堡,岁佥茶陵卫官一人,督兵民守备。安化县府西三百六十里。西至辰州府四百二十五里,南至宝庆府二百七十里,北至常德府二百二十里。秦益阳县地。自汉以后,皆为梅山蛮地。宋初,立五寨。熙宁六年,始置安化县,属潭州。元因之。今编户十二里。
○梅山在县西南。山盘纡甚远,蛮恃为险。今县南八十里梅山岭上有泉,即其地也。宋白曰:潭州西有梅山洞,为蛮寇之窟穴。唐干宁四年,邵州故将蒋勋起兵,连梅山蛮寇湘潭。五代梁贞明四年,梅山蛮寇邵州,楚将樊须击走之。唐天成四年,梅山蛮复寇邵州。宋太平兴国元年,梅山峒蛮苞汉阳寇潭境,州守翟守素发兵击平之。熙宁五年,章发兵开梅山道,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皆籍户口、土田归朝,是也。今山连宝庆府新化县界。详见新化县。大峰山县东北七十里。有七十一峰,与仙山相接。《志》云:仙山在县东北六十里,有两峰对峙,名大仙、小仙。又浮泥山,在县北七十里,崖壁峭绝,浮壤沃饶,土人攀援而上,开种谷。○芙蓉山,在县东七十里,旧名青羊山,与大沩山相接,奇峰迭耸,状若芙蓉,中有芙蓉洞。又移风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梅山人于此从化,因名。
辰山县西北百二十里。其山盘旋起伏,接辰沅界。又黄罗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四面悬崖壁立,仅有小径可缘而上。宋、元之季,民多避兵于此。○司徒岭,在县东八十里,崇冈峭壁,鸟道崎岖。宋时尝置兵于此,以拒犭寇。又十房洞,在县北二十里,洞门广丈余,中若堂室,左右列十房。又有石田、石池之属。县南二十里,又有寒波洞,亦深邃。又燕子洞,在县西南三十里,中多石燕。明初,贼张广胜啸聚于此,官兵讨平之。
○资江县西五十里。由宝庆府新化县流入县界,又北入益阳县境。一名邵河。○温溪,在县东南四十里,有二温窟出水,一清一浊,俗名为东温、西温,流合为一,东南入湘乡县,合于湄水。《名胜记》:溪出县东南六十里雷鸣洞,流入资江。恐误。
仙溪县东北二十里。源出大仙山,县境诸山溪之水并流汇焉。至县东北敷溪口,入于资江。《志》云:县西南五十里浮青山,沉香溪出焉。县南三十里丰乐崖,伊溪出焉。西南三十里橘子洞,梅子溪出焉。会流经城东南隅,入于仙溪。又善溪,在县北百二十五里,自常德府武陵县流入界,溪多沙石,经县境,流稍缓,可容桴,亦流入资水。
○梅子口寨县西五里。宋太平兴国中置。又七星寨,在县东南七十里,亦宋置。熙宁六年,改为七星镇。县东北九十里为首溪寨,熙宁六年废。元三年,置博易场。又西北百二十里为白沙渡寨,西南九十里为游浮寨。所谓五寨也。《宋志》:五代时梅山蛮獠为边患,太宗讨平之,因立五寨以为防御。○龙塘寨,在县西南。《志》云:宋时茶法甚严,县境伊溪、资江滨皆产茶,民趋利攘窃,遂啸聚为乱,因议于资江、龙塘建寨,命将统兵戍守,民赖以安。
附见:
长沙卫在府城内东北。洪武三十五年,自城北移建于此。今亦置长沙卫。
茶陵州府南四百八十里。东至江西吉安府四百三十里,东南至衡州府桂阳州三百里,西至衡州府三百一十五里。
春秋时楚地。汉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湘东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衡州。唐初,属南云州。贞观元年,还属衡州。五代晋时,马氏改属潭州。宋复属衡州。绍兴七年,升为茶陵军,后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明初,降为县,改属长沙府。成化十八年,复升为州编户五十里。今因之。州右翼庐陵,左蔽衡岳,山川绵亘,民物阜繁,于衡、湘之间,称为奥区。陈光大初,以华皎据湘州,遣吴明彻等帅舟师进讨,分遣别将杨文通等,从安成步道出茶陵安成,见江西安福县。既而华皎引军越巴陵,与明彻等相持,文通等遂由岭路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士家属,皎因丧败。盖茶陵者,湘州之后户也。
○茶陵废县即今州治。汉置县,以在茶山之阴而名。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为侯邑。后汉仍曰茶陵县。三国吴属湘东郡。晋以后皆如故。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茶陵县,属南云州。贞观初,废入攸县。圣历元年,复析置茶陵县,属衡州。五代晋时,马希范改属潭州。宋仍属衡州,寻升县为军。元又改为州,皆不置县。《城邑考》:州城,宋绍定中筑,元末圮。明洪武中,因旧址增筑。正统中及万历初,皆尝修治。周八里,有门五。
古茶王城《城冢记》:在州东五十里。汉元朔中,节侯所筑,盖即茶陵节侯也。又故县城,在今州北八里。宋祥符中,县令邓宜筑。绍定中,县令刘子迈改筑今城,铸铁犀于江岸,杀水势而城之,即今州城也。
○云阳山州西十五里。有七十一峰,其大者,紫薇、偃霞、石柱、白莲、隐形、正阳、石耳,凡七峰,其余岩洞泉石皆奇胜。旧《志》云:茶山高千五百丈,周回百四十里,茶水发源山北,流陇下十里,合白鹿泉水,以入于洣。《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云阳山。以陵谷间多生茶茗,故名也。州南百里有白鹿原,相传即炎帝葬处。又排山,在州西三十里,横亘若排,上多白垩。又西二十里有丫尖山,亦曰鸦尖岭,两峰并峙,上锐下方,接攸县界。
青台山州南五十里。卓立于云,乔柯郁然,上有龙湫。又百丈山,在州东南五十里,山高百丈,有龙潭,深不可测。《志》云:州东六十里有太和山,高峻,顶有泉。又东二十里曰登阜山,拔出众山,日出则先射其顶。○仙女岭,在州东南四十里,高险,有仙女泉。元末土人避兵于此。○洣江在州西北。源出衡州府酃县洣泉,合云秋、沔渡二水,北流数十里,入州境,又西入攸县界,合于攸水。《汉志》茶陵有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即此水也。又东江,在州西南一里,源出州东八十里皇雩诸山,会众水流经此,下流入洣江。嘉靖间,山水决溢,大有冲啮城垣之患。颜江出州南青台山,北流四十里,合洣水。又洮江,出酃县界沔渡水,北流八十里达洣。又沤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达洣。又有沙江,出县南三蛟泉,西流三十里,达洣。又脂水,出县东南七十里之利山,西流十里,合背江。又背江,出县东太和山,西流二十里,合腰陂水,亦达于洣江。又茶水,出州西北云阳山,下流亦达洣江。○龙化湖,在州西南十里。三国吴时,有赤白龙见此,漂荡成湖。今溢涸不时。
○枧渡口镇县东八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州境有花石、虎背、严河、古城、老虎、白石、高水、仙女、会仙、磨石等十寨,俱元末州民避兵处。
附见:
茶陵卫在州治西。洪武初置,今亦置茶陵卫。
◇常德府东至岳州府四百五十里,东南至长沙府四百里,西至辰州府四百六十里,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七百六十五里,至京师六千二百一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置黔中郡,汉为武陵郡治索县。后汉因之改治临沅县。建安中,属蜀,寻属吴。晋亦曰武陵郡。宋、齐仍旧。梁置武州。陈改沅州,而武陵郡如故。《陈本纪》:天嘉元年,分郢州之武陵、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四郡置武州,治武陵。太建七年,改武州为沅州。隋平陈,废郡,改为朗州治武陵县。大业初,复改州为武陵郡。唐仍曰朗州。天宝初,曰武陵郡。干元初,复为朗州干宁五年,置武贞军节度。光化三年,更曰武平。《志》云:光化初,置武正军。误也。详州域形势。五代梁初,属于马氏,曰永顺军《五代史》亦作武顺军。后唐时,曰武平军因唐旧也。宋仍为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曰鼎州沅江下流曰鼎江,州因以名,亦曰武陵郡。政和七年,升为常德军节度。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此,领鼎、澧、辰、沅、靖五州。三十二年罢。干道初,升为常德府以孝宗潜邸也。《通志》云:宋升鼎州为永安军,又改靖康军,后改常德军。今正史不载。元曰常德路。明初,复为常德府,领县四。今因之。
府左包洞庭之险,右控五溪之要,楚之黔中地也。秦惠王时,欲楚黔中地,以武关外易之。昭王八年,留楚怀王于咸阳,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三十五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破之。黔中拔而楚益衰。盖黔中者,密迩荆渚,得之则伺楚于肘腋间,故苏秦曰:秦一军出武关,一军出黔中,则鄢、郢动,而秦人于全楚时,早以黔中为意也。秦得黔中,则旁慑溪蛮,南通岭峤,从此利尽南海矣。汉置武陵郡,以填压巴黔。后汉阳嘉中,移荆州治此。盖荆州之治乱,视群蛮之顺逆,故统理急焉。三国初,先主伐吴,使马良自儹山通武陵儹山,见夷陵州长阳县,结五溪诸蛮。陈光大初,华皎据湘州,以武州居其心腹,急攻之,不克。隋唐以来,皆为湖北襟要。雷彦恭据有朗州,侵轶邻境,兵锋四出。马氏并之,益为雄镇。马希萼阻兵于此,卒残潭州。及唐人入湖南,刘言等犹据州自固。唐主召言入都,其党王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遂与周行逢等分道进攻潭州,克之,复收马氏故地。王氏曰:朗州北屏荆渚,南临长沙,实为要会。今自巴陵而西,江陵而南,取道辰、沅,指挥滇、黔者,郡其揽辔之初也由江陵陆道而西南,则澧州为必出之道。由巴陵水道而西南,则洞庭为必涉之津。又公安县有孙黄驿,两京陆路由常德以达云、贵者,此又为会合之所。一从江陵而南,一从巴陵而西,皆自澧州达于常德云。然则常德不特荆、湖之唇齿,即滇、黔之喉嗌也欤!
武陵县附郭。本汉武陵郡之临沅县。后汉为武陵郡治。晋以后因之。梁为武州治。陈为沅州治。隋改置武陵县,朗州治焉。唐、宋以来,州郡皆治此。今编户四十五里。
○临沅城在府治东。一名张若城。《地记》:秦昭王三十年,使白起伐楚,起定黔中,留其将张若守之,若因筑此城,以拒楚。后汉建武中,梁松伐蛮,修张若城,自义陵移武陵郡治焉,即临沅县也。三国吴潘取武陵,以郡城大难固,又筑障城,移郡居之。《志》云:城西又有司马错城,与张若城相距二里,秦使错与张若伐楚黔中,相对各筑一垒,以扼五溪咽喉。后汉马援亦尝修筑。隋时尝改营朗州城,后废。《城邑考》:郡城,元时尝营土城。明初龙凤十年,因旧城修筑。洪武六年,以砖石。永乐十三年,复增修之。正统、正德及嘉靖中,复相继修葺。有门六,城周九里有奇。
汉寿城府东四十里。本汉之索县,武陵郡治焉。后汉阳嘉三年,更名汉寿,荆州治此。三国吴改曰吴寿。晋复旧,仍属武陵郡。宋、齐因之。隋省入武陵县。今为汉寿乡。《志》云:汉寿乡,在县北八十里。又空笼城,在府东北八十里,俗传常德旧城也。
○善德山府东南十五里。本名德山。《道书》以为第五十三福地。枉水出焉,亦曰枉山。隋刺史樊子盖以善卷隐此,改曰善德山。上有干明寺,寺中有白龙井,寺后有孤峰,冈峦下瞰,当江流之冲。宋宣抚使韩宣以常德城守不固,筑城于其上,谓之南城。今亦曰望城坡。○梁山,在府北三十里,旧名阳山。后汉初,梁松讨五溪蛮尝经此,因名。山侧有石如门,出风,亦曰风门山。其相近有大龙山,以山势蜿蜒而名。又北六十里有龙岩山,洞壑皆奇胜。
武山府西二十五里,一名河γ山,又名太和山。山畔有瓠石,水出其下,谓之武陵溪。又西五里曰高吾山,一名西山,武陵溪于山下流入沅江。其右有鹿山,极幽胜。○霞山,在府南百里。《志》云:旧有淘金场,今废。
○沅水在城南。源出四川遵义府,流经辰州府界,入府境,自桃源县南东流至此,又东至龙阳县北,而注于洞庭湖。唐贞元十一年,朗州江溢,即沅水也。五代梁开平二年,雷彦恭据朗州,为楚将秦彦晖所攻,引沅江环城以自守,彦晖遣礻卑将自水窦入城攻之,彦恭溃走,遂取朗州。《水利考》:郡当沅江下流,古多水患。萧齐永明十六年,沅水暴涨,浸城五尺,自是溃溢无时。后唐同光初,马氏于城东南及西南二隅俱筑石柜,以障城垣。宋淳熙十六年,大水没城一丈五尺,漂民庐舍。元延六年,复于城南筑水柜一,以杀水势。明嘉靖初大水,堤防多坏。十二年,沅江涨,几破城垣。三十九年,诸堤尽决。自是岁尝修塞,民始有宁宇。今槐花堤在城西清平门外,花猫堤在城东朝阳门外,皆临沅江。又有柳堤,自城东门外通北门。城西十五里曰南湖堤,又西十里曰赵家堤,城东十五里有东田堤,又东五里曰长江堤,春夏水涨常与江通。城东三十里有屠家、皂角二堤,九十里有宿郎堰堤,周九十七里有奇,以捍湖障江。又有上下二水,以便蓄泄。皆境内堤防要害也。余详大川沅江。朗水府南八十里。自辰州府流入,东北流注于沅水,谓之朗口。五代梁初,荆南、湖南共攻澧,朗帅雷彦恭、淮南将泠业帅水师来救,自平江进至朗口,为楚将许德勋所败。或曰今府东四十里有小江口,东南去龙阳县亦四十里当即朗江口。平江,即岳州府平江县也。
渐水府东北十五里。源出九溪卫,经永顺宣慰司境,会盘塘、柳叶、牛渚、马头诸湖水,入于沅江。许慎以为九江之一也。盘塘诸湖,皆在府西北。《志》云:县西七里有白蟒湖,俗名白马湖。又有马颈湖,在县东北百二十里。○枉水,在府南一里,源出善德山白龙井,西流至城南入沅水,一名苍溪,又谓之枉渚。《楚辞》:朝发枉渚。是也。《水经注》:沅水东历小湾,谓之枉渚。又便河,在县北一里,元人所开,南通沅江。又武陵溪,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德圣泉,源出武山,流入沅水。
永泰渠在府北。唐光宅中,刺史胡处立所开通漕。府西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增修,接古砖陂,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达永泰渠,溉田千余顷,郡民谓之润禾堰。又考功堰,在府东北八十九里,本汉时樊陂,唐长庆元年,考功员外郎李翱出刺郡,重开,溉田千一百顷。又右史堰,亦在府东北,本名后乡渠,又名石英渠。唐长庆二年,起居舍人温造刺郡,增修后乡渠,经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顷。时美其功,各以官名堰。
津石陂城北百九十里。唐圣历初,武陵令崔嗣业所开,后温造又增修之,溉田九百余顷。又崔陂,在府东北八十里,本名放鹤陂,后堙塞,崔嗣业复开之,因名。又槎陂,在府东北三十五里,亦嗣业所开,后废。大历五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六百顷,今皆堙塞。○九潭,在府东四十里。《志》云:龙阳县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内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于府东三里。○社木寨府东三十里。宋为戍守处。绍兴四年,杨太寇鼎州,破社木寨,即此。又《宋志》郡有白砖、黄石二寨,元丰三年废。○冈市,在府西北二百里。《志》云:府西北有冈市、蔡家堰、盘塘、麻溪诸处,介于澧州之石门、慈利二县间,通永顺蛮,路小而僻,向无关隘,防守最切。大龙驿府北六十里。《志》云:府北二里旧有和丰驿,东南一里有府河驿,府西南三十一里又有新店递运所。○麻河渡,在府北百二十里,又北至安乡县四十余里。又有康家渡,在府东三十里,路达龙阳县。
桃源县府西八十里。西南至辰州府三百七十里,北至澧州慈利县二百十里。汉临沅县地。后汉为沅南县地,仍属武陵郡。晋以后因之。隋唐为武陵县地。宋干德中,析置桃源县,以桃花源名,仍属朗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三年,复为县。未有城,编户三十一里。
○沅南城县西南百二十里。后汉建武二十六年,置沅南县,属武陵郡。县在沅水之阴,因名。《志》云:其城即马援讨五溪蛮时所筑也。建武二十五年,援征五溪蛮,破蛮兵于临乡,因筑此城。明年,于临乡置沅南县,属武陵郡。自晋及陈皆曰沅南县。隋省入武陵县。《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采菱城,相传楚平王曾采菱于此。
○壶头山在县西二百里。山高险,沅水经其下,湍石齿齿,一夫守之,千人莫过。后汉建武二十五年,马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坦而运远。中郎将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咽喉,充贼自破。遂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险,水疾船不得上,会暑,士卒多疫,援亦中病,穿岸为室,以避炎气。援遂卒。今山有石窟,相传即援所穿者。《水经注》:胡头山高百里,广圆三百里,山下水际有新息侯停车处。山径曲多险,其中纡折千滩。刘氏曰:壶头为荆南之外藩,鼎、澧之要口,戍守所当先也。充,见澧州慈利县。○穿石山,在县西百五十里,相传马援尝于此穿石窍以避暑。今可通水,春夏泛溢,则江水自中过。又安阳山,在县西百二十里,高万丈,云气开合,可占晴雨。
桃源山县南二十里。高五里,周三十二里。西南有桃源洞,一名秦人洞,即白马洞也。《道书》以为第三十五洞天。沅江经此,曰白马江,亦谓之桃川江。又绿萝山,在县南十五里,《道书》以为第四十二福地。下有潭,沅江经此,曰绿萝江。《志》云:县南二百五十里,有牯牛山,与安化县接界,怡望溪出焉,北流经县南五十里,又北入沅江。○灵岩山,在县北七十里,有五洞相连。又县北八十里有方山,山势嵯峨,顶有石洞,可容数百人。
○沅江县东南二十五里。自辰州府沅陵县合辰、溆诸水流入境,经壶头山下,又东流过桃源、绿萝诸山下,而入武陵县界。《志》云:县西百二十里有大敷溪,自辰州府流入界,注于沅水。又县南百里有小敷溪,源出县南百余里丫柱山,亦入于沅江。又延溪,在县东五里,亦流入沅江。
苏溪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邹溪,在县东四十里,源出县东北水田村,流入沅江,商贾辐辏处也。又沉香溪,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安化县境,北流入沅江。○高都镇县西南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白马渡巡司,在县西南十里。《宋志》:县有桃源、阳口、白崖三寨。熙宁七年废。《志》云:县西北二十里有高都驿,县西二里有桃源驿,县西南七十里有郑家驿,又西南七十里有新店驿,县东二十五里又有渌罗驿。○麻溪镇,在县西北。又县北有苏溪镇,元俱置巡司于此。今废。
龙阳县府东南八十里。南至长沙府益阳县百里,东北至岳州府华容县二百四十里。本汉武陵郡索县地。后汉为汉寿县地。三国吴析置龙阳县,属武陵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朗州。唐仍旧。宋大观中,改曰辰阳县。绍兴三年,复故。元元贞初,升为龙阳州。明洪武九年,复为县。土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九里。
○军山县东八十里。三国吴将潘攻武陵都尉樊时屯兵于此,因名。又团山,在县东百六十里洞庭湖中。《志》云:县南六十里有金牛山,峰峦秀出,岩洞甚胜。○龙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旧名横山。唐天宝中,改今名。又沧山,在县西九十里。其相接者又有浪山,下各有水相合,入沅江,谓之沧浪水。又良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良水出焉,流合沅水。
○沅江在县城北。自武陵县流经此,下流入沅江县界,注于洞庭,亦名龙阳江。唐永贞初,武陵龙阳江涨,流万余家,即此。又名鼎江。《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鼎口水,昔时有神鼎出其间,因名。盖即澧水下流合沅处也。宋绍兴四年,王讨杨太于鼎江,败没。太乘大水攻破鼎州之社木寨。《水利考》:县北滨沅江,恃堤为固。城北有大围堤,周三万五千八百余丈。上接辰、沅诸溪洞水,下滨洞庭、大湖,阖县秋粮一万有奇,此居其半。内有水五座,曰车轮、曰孔家、曰沽湖、曰伍家、曰姚家,以泄积聚之流。正统以后,屡加修筑。其洪沙湾诸处,当湖北委流,堤防尤切。又李八堤,在县北二十五里,有水二二座。南港障堤,在县北四十里,有水三座。保安障堤,在县北五十里,有水一座。其在县西一里者,又有河洪堤;又二里,曰褄门堤;又二里,曰新堤。其在县城东南半里者,曰南城堤;又五里,曰股堤。其在县东十五里者,曰肃公大堤,曰灰步堤,堤有范阳一座。县西二十五里,又有小泛洲堤,内有业塘,二座;西四十里又有大泛洲堤,内有江西、金钗等四座,皆堤防切要,随时修筑,以护民田。
洞庭湖县东百六十里,跨沅江县界。《志》云:洞庭方九百里,龙阳、沅江,西南一隅耳。《防险说》:郡滨洞庭,盗贼出没。明初立洪沾、沅江、明山三哨,分军防守。大约自郡东德山潭,历龙阳天心、小河,抵沅江哨。又自沅江之邹家窖,南抵长沙,历洞庭夹而至洪沾哨。又自洪沾越南石潭而至明山哨,凡小江、武口、鼎港、古楼诸巡司胥隶焉。议者以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洞庭夹为盗贼渊薮,隆庆初,复增设水军戍守洪沾、明山诸处云。
赤沙湖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县界,东通洞庭。五代汉干元年,马希萼自朗州将水军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军败,自赤沙湖遁还,即此。或谓之蠡湖,云范蠡尝游此。又谓之赤鼻湖。○太白湖,在县东八十里,东北入洞庭,西南绕安乐湖,达接港口入沅江。《志》云:安乐湖,在县东南八十里,东北会沅江县之天心湖。
泛洲县西五十里,长二十里。《志》云:吴丹阳太守李衡种橘其上,因名橘洲。今有民居数百家,而橘不存。《水经注》沅水经龙阳泛洲,亦谓之柑洲,亦谓之橘洲。○湄洲,在县西十里,亦曰眉洲,以突起中流,状若蛾眉也。五代汉末,楚王希广遣其将刘彦滔将水军攻朗州,朗兵逆战于湄洲,彦滔败还,即此。
○黄城寨在县东南。《宋志》:绍兴五年,移县治黄城寨,三十年,复旧。是也。又县境旧有堡十四:曰横山、曰黄港、曰龙渡、曰凤桥、曰罗平、曰黄公、曰梅溪、曰城陂、曰周湾、曰陶堤、曰武坪、曰纯阳、曰濠洲、曰美胜,又有碍溪、花岩等堡,俱宋置,今废。
小江镇县西北四十里。澧江枝流为鼎水,此即鼎水入沅处,亦曰小港,有小港巡司。又县东北二十里有鼎口镇,亦设巡司戍守。或云鼎口即澧水分流合沅之口。又东五十里接洞庭湖,其地名洪沾洲,亦曰洪沾口,自巴陵至常德渡洞庭湖,此为必经之地,有洪沾哨兵巡戍。○河池驿,在县北一里。又武口驿,在县东北百二十里。
沅江县府东南二百三十里。东至长沙府湘阴县百十里,东北至岳州府二百二十里,北至岳州府华容县二百四十里。汉益阳及下隽县地。梁置乔江县,又改曰药山,并置药山郡。隋平陈,郡废,改县曰安乐。开皇十八年,又改曰沅江县,属岳州。唐因之。干宁中,改曰桥江县。五代初,还属朗州,又改曰沅江县。宋因之。干道中,改属岳州,寻复旧。元属常德路。明洪武十一年,并入龙阳县。十三年,复置。编户五里。
○重华城在县东南。《通典》:县有重华城,亦谓之虞舜古城。梁因置重华县,属药山郡。隋废。○刘公城,《志》云:在县西三里。汉昭烈尝徇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立城于此。元置齐湖巡司。明初废。又县东南六十里有故关州,俗传关羽屯兵处。○赤山县东北五十里洞庭湖边。唐天宝中,改名曰蠡山,以下有范蠡湖。亦曰赤山岭。○沅江县西南里许。《志》云:沅水傍湖分派,逆行数十里,北会鼎水,入洞庭湖。鼎水,即澧江也,西北自澧州安乡县流入界。又南为资水,自长沙府益阳县东北流入界。俱注于洞庭湖。又有赤江,在县东一里,即沅江诸水下流也。两旁岸赤,因名。《志》云:县城东有沅江湖河泊所。
洞庭湖在县东北。《志》云:县南一里有石溪湖,县西三十里有龙池湖,西北四十里有天心湖,县东二十里又有鹤湖,皆流汇于洞庭。○龙硖港,在县南三十里,与益阳县接界,亦流通洞庭湖。
○白沙渡县北三十里,道出华容县。又有明山、沅江二哨,在县境内。县滨湖设此,以防盗贼之侵轶,与龙阳县之洪沾口称为三哨云。横龙桥县西十八里。或以为横桥也。隋开皇九年平陈,故湘州刺史岳阳王叔慎复据州举兵,武州刺史邬居业将兵助之。隋将薛胄平叔慎,行军总管刘仁恩击居业于横桥,擒之。即此处。
附见:
常德卫府治西北。洪武初建,辖左、右、中千户所。今亦置常德卫。
◇衡州府东至江西吉安府八百七十里,东北至江西袁州府七百五十里,南至广东连州六百五十里,西南至永州府三百五十里,西至宝庆府二百五十里,北至长沙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三百里,至江南江宁府三千二百十五里,至京师六千六百六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以来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初属长沙国,又分属桂阳郡。后汉因之。三国吴太平二年,分长沙为衡阳、湘东二郡。晋因之。刘宋为衡阳国及湘东郡。齐仍改衡阳为郡。晋衡阳郡治湘南,湘东郡治酃。宋衡阳郡治湘西,湘东郡治阳。齐因之。《水经注》曰:吴湘东郡本治湘水之东,后乃徙治酃也。梁、陈因之。隋平陈,改置衡州。《隋志》:梁置衡州于含荶,又置东衡州于始兴。隋平陈,始以衡阳置衡州,而改含荶为荶州,始兴为广州。盖梁时东西衡州皆不在今郡境也。大业初,复改州为衡山郡。唐仍曰衡州。天宝初,亦曰衡山郡。干元初,复故后尝置湖南观察使于此。五代时,属楚,后属湖南。宋仍曰衡州亦曰衡阳郡。元为衡州路,置湖南宣慰司,寻罢。明洪武二年,改为衡州府,领州一、县八。今仍旧。
府襟带荆、湖,控引交、广,衡山蟠其后,潇湘绕其前,湖右奥区也。且自岭而北,取道湖南者,必以衡州为冲要。由宜春而取道粤西,衡州又其要膂也。南服有事,绸缪可不蚤欤?
衡阳县附郭。汉承阳、酃二县地,属长沙国。三国吴析二县地,置临县,属衡阳郡。晋属湘东郡。宋、齐因之,为湘东郡治。隋废郡,改县曰衡阳,为衡州治。唐初,复曰临县。开元二十年,又改为衡阳县。今编户五十一里。
○酃县城府东十二里。汉酃县故城也。三国吴太平二年,分长沙东部都尉置湘东郡,治酃县。晋初因之。太元二十年,省入临。《城邑考》:郡旧无城,五代周显德中,尝编竹为栅。宋咸平绍兴间,版筑未就,毁于兵燹。元景定中,又尝营筑。明初,因旧址增修,三面以江为堑,西北一带则凿濠为固。宣德、正德以后,屡经修筑。为门七,周七里有奇。承阳城府西百七十里。汉县。后汉曰阳,属零陵郡。三国吴改属衡阳郡。晋因之。太元中省,其故城亦曰城。梁末,王琳自广州援江陵,由小桂至城,是也。小桂,见广东连州。○钟武城,在府西八十里。汉置县,属零陵郡。后汉永建三年,改为重安县。初平中,贼区星尝据此,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平之。三国吴属衡阳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衡阳县。唐初,萧铣复置重安县。武德四年,县属衡州。七年省。又新城废县,在府东百二十里,陈析临县置。隋省入衡阳县。唐初复置新城县,属衡州。武德七年废。《志》云:府西百四十里有黄杨废县。或以为萧梁时所置,未详。
○清泉山府东四十里。山有清泉,灌田数千顷。又界浦山,在府东二百里,以在耒阳县界,上接浦口,故名。○大云山,在府西八十里,跨衡阳、祁阳二县界,云雾尝蒙其上。又雨母山,在县西二十里,一名云阜山,鼓江水出焉,流会水。又石鼓山,在府东北三里,据湘之会,岩洞甚胜。旧《经》云:石鼓鸣则有兵革。
岣嵝峰府北五十二里。衡山主峰也。故衡山亦兼岣嵝之名。《湘水记》:衡山南有岣嵝峰,东西七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千五百丈,相传禹得金简玉书于此。《道书》所谓岣嵝洞天也。其北麓去衡山县亦五十里。○回雁峰,在府城南。相传雁至衡阳不过,遇春而回。或曰峰势如雁之回也。南岳诸峰,回雁为首。傍有华灵峰,俗传华陀尝隐此。《志》云:七十二峰在衡阳境内者凡七,曰岣嵝、回雁、碧云、华灵、白石、仙上、九岭。是也。
分水冈府北百十三里。与长沙府湘乡县分水处。又府东有黄巢岭。崇祯十一年,临武蓝山群贼攻衡阳,自焦源河联舟蔽江,踞黄巢岭,官军击破之,又追败之于白腊桥。焦源,见常宁县。白腊桥,在府南三里。
○湘水在城东。自永州府祁阳县流入府境,经常宁县西北,又东流至府城南,折而东北,会于水,又北流经衡山县界,达于长沙府湘潭县境。详见大川湘水。水在城北。源出宝庆府东界耶姜山,东北流入境,会清扬水,又东流经府城北,会于湘水。《衡州志》:吴立临县,以俯临水,其气如而名。水东注于湘,谓之口。,亦作承,《志》云:府西南七十里有白塘河水,西北百十里有演陂桥水,俱流会水。又有柿江水、清扬水及潭邪水,俱出雨母山,东流入。又有梁江水,出宝庆府邵阳县界,北流三百里,会水。
耒水在府城东北。源出郴州桂阳县之耒山,西北流经耒阳县流入界,注于湘水,谓之耒口。《志》云:县西三十里有梅浦水,南流会耒水入湘水。又上潢水,在府北,源出岣嵝峰,屈曲流六十里。又有下潢水,在府北。俱流入水。又有斜陂水,源出府东三十里石窟山,北流百二十里,会湘水。
酃湖城东二十里。湖水周三里,深八尺,湛然绿色,取水酿酒,极甘美。晋武帝平吴,荐酃酒于太庙。《吴都赋》:飞轻觞而酌酃酒。是也。又宋文帝以酃酒饷魏太武于瓜步,盖皆此水所酿云。又东湖,在府西六十五里,亦东通水。○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水流合焉。
○松柏市府南百二十里,有巡司。又江东镇,在府南湘江东岸,亦设巡司戍守。○临驿,在府城北。又府北六十里有七里驿,府东南六十里有新塘驿。
衡山县府东北百五十里。东北至长沙府湘潭县百五十里,东南至长沙府攸县百五十里。汉湘南县地,属长沙国。三国吴析置衡阳县,属衡阳郡。晋惠帝改曰衡山,仍属衡阳郡。宋、齐因之。梁为衡阳郡治。陈为衡阳国治。隋改属潭州。唐初因之。神龙中,改属衡州。五代晋天福五年,复属潭州,寻还属衡州。宋淳化四年,又改隶潭州。元仍属衡州路。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衡山旧城在县西。《志》云:隋大业六年,徙县治白马峰下。唐神龙中,还旧治。后又以水患徙治白茅镇。五代周广顺初,湖南乱,马希崇篡立,为武安留后,幽其兄希萼于衡山。既而衡山指挥使廖偃等共立希萼为衡山王,以县为行府,断湘江为栅,寻入于南唐,即今县也。○湘西城,在县北。三国吴置县,属衡阳郡。晋因之。宋为衡阳郡治。齐以后因之。隋省入衡山县。○衡山县西北三十里。山周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其祝融、芙蓉、紫盖、石、天柱等峰为最著,皆在县境,其余参差罗列,得名者以数十计。盖县去衡山最近也。详见名山衡岳。
杨山县东南四十里。自衡岳分脉,临茶陵江,前有潭,极深,水上尝有云气。又灵山,在县南七十里,山多楠木,有茶溪、安仁二河,环绕其前。○开云岭,在县城西北。道经衡岳者,路必出此。又弛马岭,在县西北十里,道出湘乡。山多苦竹,林深泥泞,马力多弛,故名。又朱陵洞,在县北四十余里,《道书》以为第三洞天也。有泉悬流,一名水帘洞。
○湘江县东三里。自衡阳县北流经此而入湘潭县界。又龙隐江,在县西二十五里,会衡山诸溪涧水,流合湘江。
茶陵江县东四十五里,即洣水也。自酃县流入长沙府茶陵州界,又西北经攸县界而入攸水,又西至县境,流入湘江,谓之茶陵江口。《志》云:茶陵江东有赤石、枫树、杨林、狮子、横道等滩,凡数十处。又江口有支港,曰苦竹港。○阴山港,在县东百里,与攸县接界。其下流入于攸水。旧《志》云:县东南有义塘江,亦西流注于湘江。又西溪,在县西二里,东入湘水,或谓之鲰溪。唐中和初,鲰溪人周岳聚众据衡州,即此。
○岳津镇在县城南。临湘江,有巡司戍守。《志》云:县境有雷家埠、草市诸处,皆险要,旧俱设巡司。○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又县西南四十五里有霞流驿。《湘州记》:县西北百二十里有铜柱,相传吴蜀于此分界。又县西有黄银场,宋置,元废。
耒阳县府东南百三十五里。东南至郴州永兴县九十里。秦置耒阳县,属长沙郡。汉属桂阳郡,以县在耒水之阳也。后汉因之。先主以庞统守耒阳令,即此。晋仍属桂阳郡。宋、齐因之。梁改属湘东郡。隋属衡州,改县曰阴。唐复曰耒阳县,仍属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九年,升为耒阳州,属桂阳路。明洪武二年,复为耒阳县,改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
○耒阳废城县东四十五里。《志》云:陈移县治山口,隋因之,改曰阴。唐武德中,复还旧治。又县东有桂阳城,相传后汉建武中,曾移郡治此。一云城在今县治西。又县北八十里有金州城,南北朝时侨置城也。
○马阜山县北二里。高大盘踞,亘二十余里。又县东四十里有虎踞山,冈峦秀丽,如屏障然。《志》云:县东北四十里有相公山,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兵于此,因名。侯计山县东七十五里。相传诸葛武侯憩此计兵,一名侯憩山,盘亘深远,有七十二峰。又山,在县东南四十三里,山形独秀,不与众山相接。俗传昔有白翔此,因名。陈移县治于其下。又侯昙山,在府东南八十里。一名侯堂山,跨安仁县界。○城冈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冈峦秀拔,上有二峰相峙,又有清溪水环其北麓。
○耒水在县东十里。自郴州府境流入,经县北,又西北入衡阳县界。又有肥水,出侯计山,亦名溪水,下流合于耒水。《志》云:县东四十里有浔江水,自安仁县界流入,亦流合于耒水。
○罗渡镇县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境有朱紫堡,《会典》:旧有耒江驿,今革。
常宁县府西南百二十里。西至永州府祁阳县百二十里,南至桂阳州百五十里。汉耒阳县地。三国吴析置新宁县,属湘东郡。晋及宋、齐皆因之。梁改曰常宁。陈复旧。隋属衡州。唐初因之。天宝初,改曰常宁县,仍属衡州。宋仍旧。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属桂阳路。明初,复降为县,改今属。城周不及四里,编户七里。
○常宁旧城县西北三里。刘句曰:唐初县治三洞。神龙二年,移治麻洲。开元九年,又移治宜江,疑即此城也。元末又移今治。○新平城,在县南。三国吴析耒阳县置新平县,属湘东郡。晋因之。刘宋省入新宁县。○英头山县南十里。山峰尖锐,因名。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迭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又塔山,在县东南,山腰有白石七级,高七十余丈,宜水出焉。○插花峰,在县东三十五里,有八峰列戟,如簪花之状。又古城峰,在县南八里,上有古寨。○湘水在县西北。自祁阳县流入境,东北流入衡阳县界,县境诸水皆流会焉。○舂陵水,在县东,源出道州之舂陵山,东流经蓝山县界,又东北流经桂阳州北,又北至县界,流注于湘水。焦源江县东北六十里。源出蓝山县,北流入境,又东北会于湘水。又清溪江,在县东五十里,流合焦源江入湘。○宜水,在县东,源出塔山,亦曰宜溪,经县东三十里,亦曰宜江。又东有樟水流合焉,俱北注湘水。又有吴水,在县南,自永州府流入县境。又潭水,在县东,自桂阳州流入县界。俱会宜水入湘。《志》云:县北有玄石水,亦流会宜水。东江在县城东。源出县南六十里天窗岩,北流入湘。《志》云:县南六十里有白水江,五十五里有竹头江,三十里有大胜江、沙江,二十里有泉江。又县东十里有浯江,二十里有青蓝江,三十里有锁石江及土陂江。又东南有黄沙江。下流俱合湘水。○湄水湖,在县南五十里。又县东三十里有小湖、筵湖,四十里有琉璃、石头等湖,六十里有上蓬湖,俱引流入湘。○柏坊驿县北三十里。下有柏坊渡。又河洲驿,在县西三十里。又《志》云:县境有黄茅、杉树二堡。
安仁县府东二百里。东至长沙府茶陵州七十里,南至郴州永兴县百八十里。唐衡山县之安仁镇,属潭州。五代唐清泰二年,马氏升为安仁场,属衡州。宋干德二年,升为县。咸平五年,析衡阳、衡山二县地益之,移治永安镇,仍属衡州。今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熊耳山县东南七十里。山高峻,状如熊耳。有远天湖,可容万家。稍西有李朝洞,延袤数十里。又有大湖山,亦在县南七十里。○杨梅峰,在县西北十里。壁立数仞,绝顶有井。五代时,马殷将欧阳于此立寨屯兵,以备南汉。宋沈通父子亦保鄣于此。元末,乡人垒石为门,中为屋室,相率保此避寇。正德十二年,苗贼犯境,乡民亦多奔避于此得免。○小江水在县南。源出郴州北境,流经县界,又北至衡山县,合洣水入湘江。又永乐水,亦自郴州流入境,经县城南,北流入衡山县界,合义塘江,亦合洣水入湘。又浦阳江,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郴州兴宁县,北流至黄沙田,合永乐江。又排山江,在县南五里,源出茶陵州,西流合永乐江。又油陂江,在县西南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宜阳江,俱流合于永乐江。
○潭湖镇县南七十里。又县北三十里有安平镇。俱有巡司戍守。○月岭寨,在县西三十里,岭上宽平。正德中以寇警立寨于此,以为保鄣。又西有相公山寨,相传诸葛武侯屯兵处。又县南五十里有曹婆山寨,山势险,径路深僻,旧有寨,今为山寇窟穴。
酃县府东三百九十里。西北至长沙府茶陵州七十里,东至江西永宁县九十里,南至郴州兴宁县百里。本唐茶陵县地。宋嘉定四年,析茶陵之霞阳、常平、安乐三乡置县洣水之阳,取古酃县为名,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四里。
○云秋山县西四十五里。周八十里,高三千九百丈,云气惨淡,常若秋时。又万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三百里,上多古木怪石。又青台山,在县北十里,与茶陵州接界。○天河岩,在县西南三十里,高峻为一邑之镇。
○洣水在县东。旧有洣泉,洣水发源于此。宋时岸摧,泉遂罕见。今流合云秋诸水,北流入茶陵州界。○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县东折西北流,经茶陵州界,合于洣水。又沔渡江,在县西南,源出万阳山,流入茶陵州境,谓之洮江,亦合洣水。桃源溪县西四十里。源出茶陵州云阳山洞,流经此,北流合于云秋水,为桃源江口。○黄烟堡在县境。有衡州卫官兵戍守。
附见:
衡州卫府治西南。洪武五年置,辖千户等所。今亦置衡州卫。
常宁守御千户所在常宁县治东。洪武二十八年置,隶属衡州卫。
桂阳州府东南三百里。东至郴州二百里,南至广东连州三百五十里,西至永州府四百里。
春秋时楚地。秦为长沙郡地。汉为桂阳郡地。后汉因之。晋、宋以后,皆属桂阳郡。隋属郴州。大业初,复属桂阳郡。唐仍属郴州,后又置桂阳监掌铸钱。五代因之。宋初,亦曰桂阳监。绍兴三年,升为军。元曰桂阳路。明洪武初,改为府。九年,降为州,以州治平阳县省入编户六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桂阳州,添置嘉禾县,领县三。州翼带湘江,连属越峤,山川奇胜,甲于湖南。经营楚、粤间,州亦襟要之地矣。
○平阳废县今州治。本汉郴县地。晋以后因之。刘句曰:晋分郴县置平阳县及郡,陈废。今晋、宋诸史皆不载也。隋仍为郴县地。唐初,萧铣析置平阳县。武德四年,平铣,仍属郴州。七年废,八年复置。元和以后,置桂阳监于此。五代晋时县省。宋天禧三年复置。绍兴中,为桂阳军治。元桂阳路亦治此。明初省。《城邑考》:古监城,宋干德四年筑。明洪武三年,因旧址增修。天顺中,为寇所毁。成化四年,以砖石,周三里有奇。
晋宁城州北三十里。《志》云晋宁县旧治此,恐误。今详见郴州兴宁县。又宫市城,在州北九十里。《志》云:东晋置县,寻废。今正史不载。或曰五代时马氏所置。○龙渡山州南三十里。州之望山也。下有源泉,溉田甚博。一名神渡山。又金山,在州北一里,蜿蜒环绕,有如重城。州北七十里又有岩塘山,峻石岩,中深如塘。其相接者为宁冈山,高峻,周围为桂阳水口,过此山即十八滩矣。○鹿头山,在州东,山石似鹿,上有塔七层。九鼎山州西北七十里。高三里,周十里。宋时出银、铅,今废。又大凑山,在州西八十里,旧出银坑,淘者纷错,商贾辐辏,因名。近为土贼屯聚处。又毛寿山,在州西二十里,五代时亦出铅,宋废。州西北百三十里有潭流山,接常宁县界,旧出铅、银、砂矿,今废。又晋岭山,在州南八十里,相传晋时亦出银、铅、砂矿。《志》云:桂阳州产银。宋天禧三年,置有九坑,曰大凑冈,曰大板源、龙图、毛寿、九鼎、小白竹、水头、石笋、大富,今皆废。
石门山州西六十里。有岩如门,岿水自蓝山穿石门西注,舟筏皆经其下。又白竹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有狮子岩,通九疑。《志》云:州西南有芙蓉山,峰峦奇峭,下有源泉。又蓝山,在州西百里,跨临武、蓝山二县界,荟蔚苍翠,浮空如蓝。
○舂陵水州北三十里。自蓝山县东北流入界,一名衡塘,亦曰钟水,又名舂水。经宁冈山下,曰黄田滩水,俗所谓十八滩也。有流渡水,自岩塘山下流入焉,北入常宁县界,注于湘。○岿水,在州西,自蓝山县流入界,一名舜水,经石门山下,又东至州西四十里为桐梁水,东北合舂陵水。《志》云:州西北有潭流水,出潭流山。又有沙溪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俱流合于舂陵水。湖屯水在州南。《志》云:源出龙渡山之南,流经州东南五十里之湖屯市,因名湖屯水,折而东北流,经鹿头山,又东南流入郴州境,合于郴水。○泗洲镇州北八十里。又州南六十里有牛桥镇,俱有巡司。《志》云:州东百里有鱼黄洞,近江西大庾县界。正德中,群盗结聚于此,土兵破灭之。洞中田连阡陌,皆膏腴也。今居民耕种于此。又匹袍洞,亦在州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弘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临武县州东南百二十里。东至郴州宜章县八十里。汉置临武县,属桂阳郡。后汉因之。晋以后皆仍旧。隋属郴州。唐因之。如意元年,改县曰隆武。神龙初,复故。五代晋时,马氏省入平阳县。宋绍兴十年,复置,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三十三里。
○临武城县东五十里。《九域志》:汉县治此。武溪水经治南,因名。俗名姥婆城。后迁今治。自岭南达京洛,县为必经之道。
○舜峰山县西北二里。旧名千仞山。上平而北垂,邑民避难,尝据其顶,筑栅拒守。又西山,在县西二十里,为邑望山,水源多出于此,一名水头山。又县东三十里为东山,高与西山等,有八水出其下,一名八源岭。○罗城山,在县南三十里,山势如城。又金城山,在县东四十里,山高广,旧时土人于上垒石为城,以避寇。又华阴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跨蓝山县界,高秀如华岳,因名。
金粟岩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峭拔,下有溪流,合于武水。又龙岩,在县北二十里,岩如覆钟,有石峰数重,最幽胜。一名龙洞。
○武水在县治南。源出西山下,地名鸬鹚石。经县治前,转而东南流,有赤水江及石江自县北流合焉。水渐深可通舟,流经百里,入郴州宜章县界,合于大小章水。一名武溪。
长江水在县东北。源出东山,北流入桂阳州境,合于舂陵水。又华阴水,在县南,源出华阴山,分为三岐:一西北流,为贝水,经县西南,合于武水;一西流出蓝山县,合于舜水;一南流入广东连州,合乐昌水。《志》云:县境诸水出西山者十之六,出东山者十之三,皆流合于武水。
○石陂镇县西北八十里,东接郴州界。一名两路口,向设巡司于此。又水头营在县西二十里水头山下,亦戍守处也。又县境有赤土巡司,今革。太平营,在县北官山后。又西北有走马营,旧为极寮营。正德中,议者以地非险要,迁于走马坪,因名。又有鸡头营在县南五里,又南有黄茶坪,又韭菜营在县南三十里,皆有官兵戍守。
泗洲寨县西南七十里。又有芹寨、猴寨、牛寨诸处,皆在深箐迭岭间,与蓝山及郴州之宜章县接境。崇祯十一年,土贼啸聚于此。又县南有上马墩,当郴州、宜章之通道,为扼要之地。
蓝山县州西南二百里。南至广东连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道州宁远县百十里。汉置南平县,属桂阳郡。后汉以后因之。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复置南平县,属郴州。天宝初,改为蓝山县,因山为名也。宋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前朝洪武元年,改属郴州。二年,仍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南平城县东五里。汉县治此。晋以后皆因之。隋废。又有蓝山故城,在县北十五里。《志》云:唐置县于此,宋徙今治。
○九疑山县西南五十里,山接宁远县界,详见名山九疑。○黄蘖山,在县南九十里,山出黄蘖,因名。与广东连州接界。《水经注》云:五岭从东第三都庞岭,在南平县界。《一统志》云:即此山也。又华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跨临武县界。宋庆历二年,桂阳蛮寇华阴峒,杀吏民。五年,官军复讨蛮于华阴峒口,败绩,即此。
石柱山县北二十里。一名天柱山,岩洞甚胜。《志》云:县北六十里有蓝岭,即蓝山也,与桂阳州临武县相接。唐贞元中,郴州蓝山崩,即此。○百迭岭,在县东二十里,以山岭稠迭而名。又东楼峰,在县南五十里,岿水经其下。
○岿水在县南。一名舜水。源出九疑山,经东楼峰,东北流,合县境诸水,入桂阳州界,会舂陵水。○蓝水,县北五十里,源出蓝岭。又干溪水,在县北八十里,亦出蓝岭,流合岿水。又县东五十里有阴溪水,出华阴山。又华荆津水亦出焉。县西二十里有蒙溪水,出九疑山。又县北二十里有龙溪水,亦出九疑山。下流俱合于岿水。
○大桥镇县西四十里。又县西二十里有张家陂镇。俱有巡司。《志》云:县北四十里有干溪巡司,又县西一里有小山堡巡司,县东二十五里有毛俊堡巡司。○高獠原寨,在县南百里,其相近者又有紫獠原寨,皆崇山峻崖。崇祯十一年,群贼结聚于此,官军讨破之。
附见:
桂阳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洪武二年建,隶属茶陵卫。宁溪守御千户所在蓝山县西二十里。洪武三十年建,亦属茶陵卫。今亦置宁溪所。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为长沙郡《通典》有万里沙祠,故名。或云:轸旁有小星,名长沙,应其地而名。《史记·越世家》:复、、庞、长沙,楚之粟也。长沙其古名欤。汉为长沙国高帝初,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传五世,国除。景帝封子发为长沙王,国于此。后汉复为长沙郡。汉末属蜀,后属吴,仍为长沙郡。晋因之。永嘉初,置湘州于此。咸和三年罢。义熙八年,复置。十二年,又省。宋永初三年,复置湘州。元嘉八年,还属荆州。十七年,复置。二十九年,又废。孝建初,复置。皆治长沙国。齐改国为郡。梁、陈仍旧。隋平陈,废郡,改州曰潭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复改为长沙郡。唐初,为萧铣所据。武德四年,复置潭州初置总管府,后为都督府。天宝初,亦曰长沙郡。干元初,复故上元中,置湖南观察使于此。中和三年,升为钦化军节度。光启二年,又改武安节度。五代时,马氏有其地,称楚唐庄宗时内附,改潭州为长沙府。周广顺初,入于南唐,既而周行逢复据其地。宋平湖南,仍曰潭州亦曰长沙郡,武安军荆湖南路治此。元曰潭州路至元十二年,自鄂州移行省治此。十八年,还治鄂州。又自衡州迁湖南宣慰司治此。天历二年改,为天临路以潜邸时所幸也。明初,改潭州府龙凤十年改,元至正二十四年也。洪武五年,又改长沙府,领州一、县十一。今仍旧。
府南距五岭,北界重湖,内抚蛮、犭,外控黔、粤,古三苗之境也。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春秋时,楚得其地,以为南府,故能雄长于江、汉间。楚顷襄王时,秦兵数至。二十二年时秦昭王二十八年,秦白起取巫、黔中。自是楚势益削,而沅、湘以南皆秦境矣。汉初,封吴芮于此,以拒塞南越。南越有事,长沙其兵冲也唐蒙曰:今伐南粤,以豫章、长沙往,是也。后汉时,亦为荆州大郡。吴蜀分荆州,长沙属吴,于是蜀之资粮,恒虞不给。晋室多事,因置湘州,以控压南服。元帝谓谯王承曰:湘州据上流之势时荆州治武昌,湘江自西而下,故曰上流,控三州之会三州,谓荆、交、广。乃使承出镇焉时王敦拥兵荆州,使承备之也。自宋以后,湘州尝为重镇。梁、陈之间,力争巴、湘。巴、湘属陈,而江南始可固。萧铣先得长沙,遂能南尽交趾。唐师克铣,兵入长沙,交、广诸州相率受命矣。杜佑曰:湘州之奥,人丰土辟,南通岭峤,唇齿荆、雍。是也。干宁初,刘建锋以乌合之众,袭取潭州。马殷继起,遂霸有湖南,兼收岭外。王逵、周行逢之属,因其余绪,亦专据一隅,传十余祀。宋平湖南,置荆湖南路于此。刘云:长沙左纳夏,右抗荆门,控百粤而包九疑,形势与荆州相颉颃,故尝为湖南之都会。吕和叔亦云:湘中七郡宋湖南路领七郡,详州域形势,弹压上游,左振蛮,右驰瓯越,控交、广之户牖,拟吴、蜀之咽喉,翼张四隅,襟束万里。皆实录也宋李春言:长沙都会,控扼湖、岭,镇抚蛮、犭。而吕氏祉则云:守长沙不足以固江陵,守江陵则足以蔽长沙。盖南北异势也。宝中,蒙古突犯鄂州,其别将兀良合台自交广引兵北出,进破辰、沅,遂围潭州,中外震动。德初,文天祥请建阃长沙,规复岳州,渐收湖北,不果。王应麟云:长沙,湖南襟要也。指顾伸缩,皆足有为,是故南出则连、韶之项背可拊,东顾则章、贡之肘腋可抉,西下则黔、之咽喉可塞也。争南服者,不得长沙,无以成席卷之势。若拮据于滇、黔、岭峤之间而不得长沙,虽欲执犍于中原,马首且安托哉?
长沙县附郭。苏林曰:古青阳也。秦始皇一十六年,荆王献青阳以西,是也。秦置临湘县,为长沙郡治。隋改今名。《城邑考》:县治旧在城东北。明洪武十三年,徙城南湘春门内。十八年,又迁北门外。今因之。无城,编户三十五里。
善化县附郭。本长沙、湘潭二县地。宋元和初,分长沙五乡、湘潭二乡地置今县。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入长沙。十三年,复置。《城邑考》:县治旧在府城南,元末毁。洪武四年,徙治城内。十四年,复徙南门外。成化十六年,迁府治东。今编户二十里。
○临湘城即今府治。《志》云:府城西为碧湘门,城东为济川门,城南为临湘门。又有清泰门,城西北门也;长乐门,城北门也;醴陵门,城东门也;浏阳门,城东北门也。五代汉干末,楚马希萼以朗州兵袭攻长沙,马希广将吴宏出清泰门,杨涤出长乐门,与朗兵战。希萼所招蛮兵,自城东纵火,潭州大将许可琼以军降,城遂陷。别将李彦温自驼口还救,攻清泰门,不克。乃奔降南唐。周广顺初,南唐将边镐取长沙,入城,舍于浏阳门楼。二年,王逵等自朗州引军攻潭州,唐武安帅边镐弃城走,吏民俱溃,醴陵门桥折,死者万余人。今城,盖明初因旧址修筑,有门九:曰浏阳,曰小吴,曰驿步,曰德润,曰朝宗,曰通货,曰正南,曰湘春,曰新门。城周十四里有奇。
○大富山府北七里。一名罗洋山。峰峦峭拔,流水萦带,为一郡之胜。又鹅羊山,在府北二十里,一名石宝山,又名束华山。《道书》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又智度山,在府北五十里,山高数百丈,环二百余里,众山罗列,其最高者曰黑石峰。《志》云:唐将军刘度居此,因名。○尖山,在府西三十里,距湘江十五里,岿然一峰,秀出天表,亦曰圭峰。又西四十里曰谷山,灵谷深邃,上有梓木洞,下有龙潭。又昭山,《元和志》云:距长沙南七十里,临湘水,其下有潭曰昭潭。
岳麓山在善化县西南。高耸灵秀,时有烟云旋绕,盖衡岳之北麓也。五代汉末,楚马希萼自朗州进攻岳州,不克,乃掠湘阴而西,至长沙,军于湘西,步兵及蛮兵军于岳麓。盛弘之《荆州记》:长沙西岸有麓山,盖衡山之足,又名灵麓峰,乃岳山七十二峰之数。自湘西古渡登岸,夹径乔松,泉涧盘绕,诸峰迭秀,下临湘江,称为绝胜。有岳麓书院,宋建,在山半抱黄洞南,山下有清风峡、苍Υ洞诸胜。山之麓有道林寺。又玉屏山,在善化县西五里,乃岳麓支山也,环峙如屏。又金盘山,在善化县西北七十里,山高逼空,一峰突出,四围环绕如盘。《志》云:县南一里又有妙高峰,最高耸。又东十里为白石尖高峰,又有峨嵋岭,在县南十五里。
关山善化县东四十五里。迭峰峭拔,有如城壁,中间道路,仅通一车,谓之龙回关。唐干宁初,刘建锋、马殷收散卒,自洪州至醴陵。武安帅邓处讷遣邵州指挥使蒋勋守龙回关拒之,勋遁去。建锋等入关,袭取潭州。五代时湖南常遣军戍此。○云盖山,在善化县西六十里,峰峦秀丽,望之如盖,亦名灵盖山。又华林山,在县南六十里,亦高秀。《志》云:县南二十里有青旗山,高耸如旗。
○湘江在府西南朝宗门外。自衡州府流入境,经湘潭县而北,环府城而下,至湘阴县境,又东北入于洞庭。五代汉末,楚马希萼侵长沙,军于湘西,马希广遣水军屯城北津,属于南津。又遣将韩礼军于杨柳桥,以扼湘西之路。时希广将彭师请曰:愿假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岳麓之后,至水西,令城南北战舰亦渡江,腹背合击,破其前军,则其大军不敢轻进矣。希广不从而败。巴溪,应在府城西北,或曰即麻溪。余详大川湘水。
浏阳水府北五里。源出浏阳县之大围山,西流至此,入于湘江。亦曰浏江。旧有浏口戍,在府北十里,江左所置。《水经注》:湘水过汉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有浏口戍。是也。唐天四年,淮南将刘存等侵潭州,州将黄帅战舰屯浏阳口,会大雨,存等还至越堤,楚将秦彦晖追之。至浏阳,绝江合击,尽俘其众。是年,马殷与荆南帅高季兴击朗州雷彦恭,淮南将李饶救彦恭,帅步骑军于浏阳,为楚将许德勋所擒。胡氏曰:浏江之口有骆驼嘴,因亦谓之驼口。马希萼攻长沙,希广分兵屯驼口,以扼湘阴路,是也。越堤,亦在浏阳境内。或云在府北三里,误。
靳江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自宁乡县流入,至此,注于湘江。《志》云:水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因名。又沩水,在府北六十里,源出安化县青羊山,流经大沩山,历宁乡县,合新康河,复分流合于湘水。○新康河,在府西五十里。自湘江分流,又西分为二河,一入宁乡县,一入益阳县。又涝塘河,在府北十五里,亦湘水支流也,商舟泊焉。又乔口河,在府北七十里,自益阳县流经乔口镇,流达于湘江。板石湖府西三十里。又西五里有石珠湖,又五里有月池湖,府西北鹅羊山下有鹅羊湖。《志》云:府境诸湖以数十计,其下流皆通于湘江。又靖港,在府西北五十里,亦流通湘江。《志》云:李靖平萧铣,安抚湖南时驻兵处也。
麻溪在府城北。《水经注》:麻溪水口,在临湘县北、浏口戍南。梁太清末,湘东王绎世子方等自江陵引军攻湘州刺史河东王,至麻溪败死,即此处也。今湮。
橘洲在善化县西四里。《水经注》:湘水过临湘县西,又北过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晏殊《类要》:湘江中有四洲:一曰橘洲,一曰直洲,一曰誓洲,一曰白小洲。夏月水泛,惟橘洲不没。张舜民《郴行录》:橘洲东对潭州城。是也。旧时洲上多橘,故名。梁太清末,湘东王绎镇江陵,遣鲍泉攻萧于湘州,泉军于石椁寺,逆战而败。既又败于橘洲,遂退保长沙。石椁寺,即石廓口也。《水经注》:湘水又北,左得石廓口,右合麻溪水口。又仆射洲,在府西湘江中。五代汉干元年,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希广遣岳州刺史王拒之,大破希萼于仆射洲。希萼遁还。○铜官渚,在府北六十里,旧传五代时楚铸钱处。有山,亦曰铜官山。
○碧湘宫旧《志》:碧湘门侧有碧湘宫,五代时马氏置。后汉初,马希范卒,弟希广篡位,其兄希萼自朗州奔丧,至趺石,希广馆之于碧湘宫。趺石,王氏曰:在潭州西北三十里。
北关长沙县北十里。又县东五里有东关,西五里有西关,又县北鹅羊山有鹅羊寨。乔口镇府西北九十里,当益阳乔江之口。五代周广顺二年,王逵等自朗州袭潭州,克益阳,进克乔江及湘阴,至潭州,是也。今有乔口镇巡司。○南岳市,在岳麓山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兀良合台围潭州,向士壁坚守,闻其后军且至,遣将王辅视之,遇于南岳市,大战,蒙古兵少却。又暮云市,在善化县南五十里,有巡司。《志》云:府北六十里有彤关驿,府南五里有临湘驿,又有榔梨税课局,在府南二十里。
杨柳桥府城西。五代汉末,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希广遣其将韩礼军杨柳桥,以扼湘西之路,朗州将何敬真遣蛮兵逼杨柳桥,韩礼陈动,敬真因袭击之,礼大败还走。桥今圮。湘阴县府东北百二十里。东北至岳州府二百七十里,东至岳州府平江县二百里。春秋时罗国地。秦置罗县。汉属长沙国。刘宋为湘阴县地。梁析置岳阳县,属岳阳郡。陈因之。隋平陈,废郡,并湘阴入岳阳县,又置玉州于此,寻改岳阳为湘阴。开皇十二年,州废,县属岳州。唐因之。五代汉末,马希萼引兵攻岳州,不克,自湘阴趣长沙,焚掠而过,即此。宋仍为湘阴县,改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无城,编户四十二里。
○湘阴旧县县西北五十里。刘宋元徽二年,割益阳、湘西、罗及巴峡流民,置湘阴县,以在湘水南也,属湘东郡。齐改属长沙郡。梁置岳阳郡及罗州。陈废州。隋平陈,并废郡,又省县入岳阳县。又王山城,在县北,梁置,属岳阳郡。陈因之。隋省入湘阴。又赤竹城,在县南十七里。宋绍兴中尝迁县治于此,谓之新县。今故址犹存。
罗县城县东北六十里,与岳州府平江县接界。春秋时罗国地。秦置县。汉、晋皆属长沙郡。宋、齐因之。梁置罗州。陈罢为罗郡,属南荆州,郡寻罢。隋初,属玉州,寻属岳州。大业中,属巴陵郡。唐武德六年,废入湘阴县,亦谓之罗川。隋末,萧铣为罗川令,郡人董景珍奉铣起兵处也。又湘滨废县,在县东北,亦梁置,属岳阳郡,陈因之。隋开皇九年,省入罗县。
○黄陵山县北四十里。上有舜二妃墓。《括地志》谓之青草山。孔颖达以为湘山也。○玉笥山,在县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经其下,有屈潭,亦曰罗渊。屈原放逐自投于此。隋置玉州,盖以山名。其相连者曰汨罗山,以下临汨罗江也。又磊石山,在县西北百里,旁枕青草湖,北接巴陵,下临湘江,山石嵯峨相迭,因名。旧名万岁山,亦名五木山,以山顶尖如五木也。
女洲山县南三十里。顶平而方,一名仰山。又青山,亦在县南三十里,一名仙台岭。上有霞峰台、胡鼻岩及龙潭诸胜。又南二十里为白霞山,上有百岁岩。又书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广十余里。县东六十里又有玉池山,峰插天表,上有浴丹池,俗名为玉池。
○湘江在县西。自府北流经县界,又北达青草湖,谓之湘口。《志》云:县南三十五里有哀江,亦名哀江浒。旁有大哀、小哀二洲,以舜二妃哀思于此而名也。其水自湘江分流,过敖头,经板滩,至女洲,历县前会三十六湾水。又有文、武二洲,亦在县南三十里。水中二洲,左右相对。县南十里曰三十六湾,湘水分派,东流为三十六折也。其水皆仍合于湘江。
汨罗江县北七十里。源出江西宁州之柏山,流经岳州府平江县,至县境,分为二水,一西南流,曰汨水;一西经古罗城,曰罗水,复折而北出,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史记》屈原自投汨罗以死,谓此。又西流注于湘江,谓之汨罗口。
后江县西六十里。亦湘水支流也。上下相距六十里,其上为汶泾江口,自县南二十里西流入此,分流下卢林潭,合湘江,注于洞庭。又魁楼江,在县南二十里,旁有悬藤港、杨子港,三水会于城南之笙竹岐,下流入于湘江。青草湖县北百里。北与洞庭湖相连,亦曰重湖。旁有磊石山,水落则见山脚。《水经注》:湘水自汨罗口西北径垒石山,西北对青草湖。梁太清三年,湘州刺史萧誉与湘东王绎等声言援台城,誉军于青草湖不进,即此。又新塘湖,在县北五十里。又有白塘湖,在县东北百四十里。漉湖,在县西北百二十六里,皆与青草湖相通。○东湖,在县南十里,其上流为拨水江,俗名北水江。《志》云:县东六十余里有白鹤、玉池、密岩诸山,其水皆会流于同舍口,经县城东南,谓之秀水。宋绍圣中,改流经城南一里,因名拨水。萦纡凡三十里,入东湖,为邑之巨浸,下流入湘江。又羹脍湖,在县西北五十里。《志》曰:黄水出黄陵山下,西流三十五里,入湘江,即羹脍湖也。○西港,在县西三十里,流达于湘江。又县东五十里有东港,下流通汨水。
车轮洲在县北,湘江之要隘也。梁元帝承圣二年,陆纳据湘州,诏王僧辨讨之。纳遣其将吴臧等下据车轮,僧辨自巴陵进军于车轮,纳夹岸为城以拒之,为僧辨所败,退保长沙,今洲圮于水。
○白沙戍县北五十七里。齐末萧颖胄以南康王宝融举兵江陵,遣将杨公则向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拒守,公则克巴陵,进军白沙。宝积惧,以郡降。《括地志》:县北有黄陵庙,舜二妃庙也。庙北即白沙戍。营田镇县北六十里。路出巴陵,向有巡司戍守。又营田驿,亦置于此。又北六十里即磊石驿也。○锡江寨,在县西北,湘江西岸。宋置寨于此。江畔有岐,平起如冈,洲岛之民,聚而居之,以渔为业,亦曰锡浦。又笙竹岐,在县城南,世传舜采笙竹于此。今为笙竹驿。湘潭县府西南百里。西南至衡州府衡山县百五十里。汉临湘县地。后汉醴陵县地。梁始置湘潭县,以昭潭为名也。隋属衡州。唐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三里,编户二十一里。
○湘潭旧城在县南二十里。梁县治此。刘句曰:唐天宝八载,移县治洛口。干宁二年,蒋兴据邵州拒刘建锋,发兵侵湘谭,即今县也。今故城俗谓之古戍城。又建宁城,在县北。三国分醴陵置,属长沙郡。自晋至陈皆因之。隋省入湘潭。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初省。○湘南城,在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郡。吴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置衡阳郡治此。晋因之。宋改属衡阳郡。萧齐省。《汉志》:县在衡山西北。《水经注》曰:湘江东北径湘南县东。吴立衡阳郡,本治湘南县。宋时,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是也。今俗名故城为花石城。或以此为建宁城,而以湘潭县治为即湘潭故县,误。
○昭山县东北四十里。与长沙县接界。旧《志》:昭王南征至此,不复,故名。下为昭潭,深不可测,梁取以名县。○五顶山,在县西七十里,顶有五峰。又昌山,在县西南百十里,左右峰峦迭起,宛如屏障,山半有燕子崖,至冬燕集其中。
琵琶峰县南百里,与南岳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其相近者曰芙蓉峰。又南三十里曰玉几峰。《志》云:县北三十里有黄龙峰,峰峦层迭。又有石龙峰,在县西南十里。又有高奇、峡峙两峰,皆在县界,即衡岳诸峰也。○湘江在县西。自衡山县北流入境,又北入长沙县界。○涓水,在县西南十里,一名易俗水。源自南岳山,北合数溪,流入县界,经龙口东流入湘江。《志》云:县西南七里有锦湾,大石屹立,色赤如锦,当上流之冲,即湘水所经矣。又两头沱,在县西南四十里,湘水分流所汇也。其水深广,溉田二千余亩。云湖县西六十里。有九十汊,四十八泉,惟乌石泉居中。湖多云气,荫田二千余亩。其相近者为石潭湖。《志》云:县西十五里有湘乡河,发源宝庆府邵阳县龙山下,流经湘乡县,入县境合石潭、云湖二水,东入湘江。○松湖,在县东二十里,环绕数里。湖旁苍松郁然,西流合于湘水。
空灵滩县西南百二十里,亦作空灵峡。梁承圣初,陆纳据湘州,营州刺史李洪雅等请讨之,为纳所败,退保空灵滩,寻降于纳。《通鉴》作空灵城,似误。《水经注》:长沙建宁县故城南有空灵峡,湘水所经,惊浪奔雷,迅同三峡。张舜民曰:自醴陵江口南行十余里,到空灵岸。谬矣。《郡志》云:县西百六十里有空灵岸。营州,今永州府道州。梁置营州于此。○三门滩,在县南百八十里。石峻水险,仅有洪路三处,可通舟楫,经者股栗,比于底柱三门之险,因名。
○下滠镇县南二十里,下临湘江。江中有巨石,形如铁牛,名铁牛埠。今置下滠镇巡司于此。又湘潭驿,在县城南。县南百里又有都石驿。又南二十五里即衡山县之黄花驿矣。《志》云:县东一里有中渡,西通宝庆,南出衡州,北接长沙,此为三郡之津要。
浏阳县府东北百五十里。东至江西袁州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岳州府平江县百六十里。汉临湘县地。三国吴析置浏阳县,属长沙郡,以浏阳水为名。晋以后因之。隋省入长沙县。唐景龙二年,复置属潭州。五代梁开平初,湖南、荆南共攻澧朗帅雷彦恭,淮南遣将救之,泠业以水军屯平江,李饶以步骑屯浏阳,为湖南将许德勋所败,破浏阳寨擒饶。贞明五年,楚攻荆南,吴将刘信帅洪、吉等州兵自浏阳趣潭州,以救荆南,楚人引还。宋仍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十年,复为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七十一里。
○道吾山县北十五里。山列七十一峰,东连宝盖,西接洞阳,状若莲花,亦名莲花峰。崖高百余丈,径路二十四曲,内有龙湫。○宝盖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群山壁立,状若张盖。又县西北六十里有洞阳山,有石崖石洞诸胜,《道书》以为第二十四洞天也。又太湖山,在县西三里,三峰鼎峙,中有巨湖,其深莫测。大围山县东北百五十里。旧名首禅山。山顶有白沙湖,广袤五十余里,流分四派,一入江西宁州,一入袁之万载,一入岳之平江,其一即浏水也。冈峦围绕,盘踞四县,因名大围。又大光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北抵豫章,西接巴陵,峰峦迭翠,最为奇观。县东百七十里又有七宝山,其山产铅、铁矿、硼砂、青、胆二矾、土黄、吸针石,故名。○霜华山,在县西南八十里,一名石霜山,南接醴陵,北抵洞阳。山峻水急,触石喷霜,因名。
古风岩县东五十里,岩深数十里,溪水内出,灌田百余亩。其相连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九溪洞,在县北七十里,上合下开,路通往来,有九水绕流其前。
○浏水在县南。源出大围山,曰大溪,曰小溪,合流而西南,过县西曰渭水,至县南曰浏水。又南经县南三十五里,曰清风浦。折而西入长沙县界,曰浏阳水,入于湘江。○龙津水,在县西三里,源出道吾山,经县西门外,入浏水。又金牌水,在县东五里,出道吾山东麓,流经此折而西,经县南一里,入于浏水。又有清渭水,在县西五十里,流入长沙县,从浦子口入湘江。其水澄彻,因名。
○翟家寨县东百五十里,与江西宜春县分界。有巡司戍守。《宋志》:县境有永兴及旧溪银场,今废。醴陵县府东百八十里。东至江西萍乡县百二十里,西南至湘潭县百七十里。汉临湘县地,高后封功臣越为侯邑。后汉析置醴陵县,属长沙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长沙。唐武德四年,复置县,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土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醴陵城即今县治。旧无城,正德五年创建。范成大《行程记》:自袁州萍乡县至醴陵,两日程耳。此为宜春之噤喉,湖南之腰膂。陈光大元年,华皎据湘州,遣吴明彻等讨之,分遣巴山太守黄法慧,从宜阳出醴陵袭皎。唐干宁初,刘建锋自洪州至醴陵袭武安。五代周广顺元年,唐将边镐自袁州引兵入醴陵,楚王希崇迎降。盖自江右趣湖南,醴陵为必争之道也。由醴陵而西则为长沙,西南则衡州矣。醴陵不守,湖南岂能一日安哉?巴山,见江西崇仁县。宜阳,即宜春。
○小沩山县东二十里。众山环绕,湍流中出,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又章仙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一名彰龙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西山,在县西五里。相传李靖驻兵于此,石壁遗像犹存。其相近者有凤凰、梧桐、丁仙诸山,稍南有石燕、水帘等洞。又县东一里有东山,上有凤凰台。
白云山县东六十里。山势屹立,云气尝覆其巅。又五凤山,在县南六十里,高耸罗列,形类五凤,上有天花台。○建安山,在县北二十里,山高三百余丈,周十里。元末土人尝置寨于此以避兵,曰建安寨。《志》云:县东五里有佛子岩,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可以溉田。
○渌江在县城西南。本名漉水。出县东之漉山,西流经县南,又屈经县西,西北流,而注于湘水,曰渌口。梁元帝初,陆纳据湘州,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破之。《唐志》潭州有渌口戍,是也。《舆程考》:醴陵西南至渌口九十里,长沙、衡州、袁州三郡往来之要路。又县西百里有昭陵滩,怪石屹立,水势汹涌,舟行每惮其险,即渌水合湘江处也。
铁江县南二十五里。源出攸县境,西北流入渌江,水滨石黑如铁,因名。又县东二十里有庄步江、双江,流合渌江。○醴泉,在县北五里,味甘美,可以愈疾,溉田千顷。又大官塘,在县西北五里,岁尝修治,以备旱潦。
○石门关县北十五里,五代时湖南戍守处也。又渌口镇,在县西九十五里,有渌口巡司,亦设驿于此。又县南九十里有泗洲驿。《舆程记》:驿北去渌口六十里,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
宁乡县府西百二十六里。西至安化县一百九十里。汉长沙郡益阳县地。三国吴析置新阳县。晋太康初,改曰新康,属衡阳郡。宋、齐以后因之。隋省入益阳县。唐初,萧铣复置新康县。武德七年省。宋太平兴国二年,改置宁乡县,属潭州。今城址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新康城县西二十里。吴置新阳县治此。晋为新康县治。唐初亦因之。今县治本长沙县之玉潭镇也。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侵潭州。希广遣其将崔洪连屯玉潭,为希萼所败。宋初,改为县治。万历三年,始城之。
○大沩山县西百四十里。高六十里,周围百四十里,草木深茂,四面水流深阔,故曰大沩。有香泉及大小青龙诸泉,皆奇胜。嘉靖间,土贼屯据于此,抚臣翟瓒讨平之。是后尝为啸聚之所。又八面山,在县西百五十里,高耸秀拔,八面如一,下有龙潭、龙洞、龙田,号三龙池。其相接者曰云盖山,亦高秀。
大雾山县南五十里。峻岩深谷,云雾萦回。宋建炎间,金兵至境,刘廷佐驻兵大雾山,即此。其相近者曰石鼓山,上有巨石如鼓,北有石岩瀑布,秀峰峭壁,为邑南巨镇。又有天马山,山势高耸,以形似名。○嵇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一名嵇茄山,上有田数亩,有仰天湖,虽旱不涸。又东南十里,有灵峰山,峻耸数百仞,林谷清幽,江流环绕,绝顶望见湘江。
山县西南九十里。石径十里,不通车马,人缘石扳树而行。成化间,始凿石成路。○狮顾山,在县东二里,蹲踞江滨,玉潭水绕其下。又有玉几山,在县治后,环抱如几。又楼台山,在县西北五里,秀丽层耸如楼台,俗讹为窑头山。
七星岭县西南六十里。有七峰插天。又罗仙峰,在县南七十里,高峻险峭,雄踞宁、湘二县间。又县西七十里曰九龙峰,有九峰相拱如龙。又有十泉峰,十峰并峙,峰顶皆有清泉。其西十里为莲花峰,亦以丛秀高耸而名。又西四十里曰罘ぜ峰,顶有屹石如屏,望见湘水。又西三十里曰青云峰,以耸秀入云也。《志》云:县西四十里有响泉岩,地名泉溪,昔人尝避兵于此。○资江县东北百里。自安化县东北流经益阳县,又东南流入县界,复东北入常德府沅江县,注于洞庭湖。详见大川资水。
玉潭江在县城西南。有三源:一出大沩山,一出县西百五十里之芙蓉山,一出湘乡县北境之丰山,三水合流,绕县治东至新康口,注于湘江。《志》云:县南十里有乌江,即玉潭江南源经此,临江有石如乌,故名。又县西四十里有玉堂江,亦即玉潭上流也。又紫溪,出县南之方山,北流至城南,为狮子湾,逶迤横绕,会入玉潭溪,旁岸土多紫,因名。○干江,在县西北八十里,资水枝流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化龙溪在县治东飞凤山之阳。源出益阳县四方山,流至县东,萦回环抱,宛如束带,合于玉潭江。又凤凰溪,在县南四十里,南境诸山溪之水汇流于此。县东三十里又有云溪,皆流合玉潭江。《志》云:县城南江浒有玉潭,即江水所汇也。县东四十里又有黄土潭,亦名双江,或以为干江,水溢与玉潭江合流处。○洋泉,在县西三里,有三派分流,溉田三百余亩。又县南六十里有灰汤泉,分三坎:其一沸可鸡鸭,一热可濯衣,一温可濯足。又有三泉在县西三十里,上中下三派相连,亦灌田三百余亩。《志》云:县东八十里有三停泉,泉中瀑流经八十里入湘。○唐市镇县西百二十里。元置巡司于此,今废。○天王寺,在县西南。崇祯十一年,土贼刘高峰等屯聚于此,突犯安化县,官军击破之,又破其余党于大沩山,是也。
益阳县府西北二百里。东至湘阴县百二十里,北至常德府龙阳县百里。秦县。汉属长沙国。应劭曰:县在益水之阳也。后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衡阳郡。晋以后因之。隋属潭州。唐仍旧。宋初,属鼎州,寻还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二里。
○益阳故城刘句曰:在今县东八十里。后汉永寿三年,长沙蛮反,寇益阳。延熹三年,长沙蛮复反,屯益阳。建安二十年,孙权争荆州,遣鲁肃将兵屯益阳以拒关羽,肃因筑此城。晋、宋以后,皆治此。唐移县于今治。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诱蛮兵攻益阳,败潭州兵。周广顺元年,湖南乱,朗州帅刘言遣兵趋潭州,军于益阳之西。二年,南唐取湖南,遣将李建期屯益阳以图朗州,既而言亦遣王逵等分道趣潭州。唐武安帅边镐复遣将郭载诚屯益阳,逵等克沅江,直趋益阳,拔其城,即今县也。
○五溪山县西北五十八里。一名军山。吴潘讨五溪蛮,尝营于此。又浮丘山,在县西百里,峰峦倚伏,亚于南岳。又西百里为九冈山,九峰如简,立武潭津上。○龟台山,在县东南二里,相传鲁肃曾驻兵于此。又县治西南二里有白鹿山,下有龙湫。《志》云:县东南六十里有四方山,周围平正,水流入宁乡县界,即化龙溪也。
○资江县西南五里。自宝庆府入安化县境,又曲折五百余里,而至县南,又东历宁乡县界,至沅江,入洞庭。一名益水,县以此名。《志》云:资水经县南六十里,谓之桃花江,以夹岸多桃也。至县东二里,谓之土陵江。其在县西南五里者又有关羽濑、青泥湾,三国时羽镇荆州,吴使吕蒙取桂阳、零陵、长沙三郡,羽争之,军于此。水南又有甘宁故垒云。乔江县东八十里。自资江分流经长沙县乔口镇,而入于湘江。白水溪出县西北百三十里七尖山,二峰环合,一溪中出,峡口宛如匹练,下流为占溪,经县东北三十里,合于资江。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诱蛮兵攻益阳,楚王希广遣指挥使陈拒之,战于淹溪,败死,即占溪矣。又泥溪,在县南,自安化县北流入界,至溪口,亦入资江。《志》云:县西南九十里有梓梁崖,石壁如削,上有龙湫,流为桃花水,合桃花江,亦曰桃花港。又西溪,出县西南百三十里之子良岩,流合桃花水,入于资江。
凤凰湖县东五里。又县西北五里有金华湖,东南十里有大星湖。又东湖,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曰大汾湖,又东南五里曰茶湖,皆资江支流及诸山溪水所汇也。○龙回滩,在县西南十五里,资江所经。又县西二里有鸡子洲,西五里有青龙洲,六里有白槎洲,县东四里又有袁家洲,东八里有杨家、孟家等洲,皆近资江滨。○竹头市在县东南。五代汉末,楚马希萼争潭州,马希广遣将张晖屯益阳,希萼遣兵攻之,晖惧,自竹头市遁归长沙,益阳遂没于希萼。○平津亭,在县西北。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将取朗陵,军于平津,周保权将杨师破之于平津,遂执之,是也。湘乡县府西南二百二十里。南至衡州府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宝庆府新化县二百三十里。汉湘南、连道二县地。哀帝封长沙王子昌为湘乡侯,邑于此。后汉置湘乡县,属零陵郡。三国吴改属衡阳郡。晋以后因之。隋省入衡山县。唐初,萧铣复置。武德四年,平铣,县仍属潭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州。明初,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七十一里。
○连道城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或曰故城,亦谓之龙城。唐初,尝移湘乡县治龙城,即此。寻还旧治。
○韶山县南四十里。西有三峰,其山绵亘百余里。湘潭、湘乡、宁乡诸山皆其麓也。《方舆记》云:县北五十里有悬钟石,屹峙云表,与韶山相接。其北一峰曰黄竹岐,连亘数百里,下有鲤鱼峰。○龙山,在县西南百八十里,接宝庆府邵阳县界,涟水出其下。其并峙者曰珍琏山,涟水别源出于此,山接新化县界。《志》云:县南九十里有黄巢山,相传黄巢尝驻兵跃马于此。东台山县东十里。一名凤凰山。南连华盖,下瞰涟水,上有平石若台。其相近有安抚岭,有大坪,广数里。又梅龙山,在县东百里,西南有梅布水,又与县西龙山相望,因名。有梅龙崖,水如喷雪。○望岳峰,在县东九十里,登其巅,望见南岳祝融峰。又石柱峰,在县南十里,巨石耸峙,如擎天然。其南又有白石峰。《志》云:县东南十里有金紫峰,孤峰特出,众山环翠,日出金紫烂然,与白石峰相对。又范铎峰,在县南十五里,三峰耸秀,众山环列,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因名。又四角峰,在县西百二十里,以四隅高耸而名。《志》云:县东十五里有司徒岭。
○涟水县东南四十里。水有二源,一出龙山,一出珍涟山,合流九十里,有侧水流会焉,绕县南三十里破石冈下,转至县南,汇而为潭,又东过石潭百余里,入于湘江。湄水县西五十里。源出安化县东境龙安山,奔流数里,有石岩当路,水入岩中,伏流六七里,分为三派流出,东入涟水。又丰溪水,在县南二里,源出衡岳,流至县南二十五里之芭蕉岭,合众小溪水,西北流入涟水。又鸭桥水,在县南四十里,源出韶山,合沙头水至田,与青陂水同流入涟。《志》云:青陂水,在县东十五里,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之灵羊山,合云田水南流入涟。又尧唐水,亦出韶山东麓,众小涧合而为溪,南流,复东折入涟。○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出邵阳县界,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
○武障市县东五十七里,有巡司戍守。○迪田镇,在县北。五代汉干三年,楚马希萼侵潭州,遣群蛮攻迪田,破之,杀镇将张延嗣,即此。
定胜镇县西八十里。唐末,邵州将蒋勋据州拒刘建锋,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又遣兵屯定胜镇,以扼潭人。建锋使马殷击破之。飞山,见靖州。
攸县府南三百六十里。东至江西安福县三百一十里,东南至茶陵州九十里,西北至衡州府衡山县百五十里。汉县,属长沙国,以水为名。后汉属长沙郡。晋、宋因之。萧齐改属湘东郡。梁仍旧。陈改为攸水县。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攸县,兼置南云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衡州。五代梁时,马氏复属潭州。汉干初,仍属衡州。宋还属潭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二年,复改为县。编户四十五里。
○阴山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汉置县,属桂阳郡。三国吴时,改置于此,属湘东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阴山县,属南云州。贞观初,省入攸县。又安乐废县,在县南。《新唐书》:武德四年,析攸县置安乐及新兴县。贞观初,俱省入攸县。
○司空山县东四十里。南接茶陵州云阳山,连山峻拔,左右有三十六峰。旧名麒麟山,亦名温泉山。南齐司空张弃官隐此,因名。县东百二十里有鸾山,与司空山对峙。○罗浮山,县东百四十里,与凤岭连麓,下有石窦出泉。《志》曰:凤岭在县东百二十里,即鸾山矣。
大川山县北百里。山高耸。其旁川原开广,因名。又县北九十里曰明月山,峰峦特出,月出则此山先见也。又严仙山,在县北八十里,亦高耸,下有七星岩。○牛首山,在县东二里,攸水经其下。又县北二里为朝天峰,有聚仙台及泉石诸胜。《志》云:县东南五十里有鸦尖岭,接茶陵州界,亦曰丫尖峰。宋《淳志》:攸为潭之门户,南接安仁关隘如丫尖。盖谓此。
○攸水县东十五里。一名伯水。源出江西安福县封侯山,西流入县界,经凤岭至县东,与洣水合流,又西至衡州府衡山县茶陵江口,入于湘水。○洣水,在县东七里,源出衡州府酃县之洣泉,经茶陵州西北,至县东洣溪,与攸水合。
阳升江县东二十里。源出县东百里之大乌山。又银坑水亦出焉,经县东五十里,合于阳升江,流入攸水。又县东九十里有灌田江,乡人引流灌田,因名。又罗浮山下有罗浮江,皆流合阳升江。《志》云:县西北七十里有阴山江,源出岩石中,曰江头冲,经废阴山县,散为诸陂港,下流入于攸水。○明月水,在县北九十里,出明月山。又严仙山,下有严仙水,流二十五里,合明月水。县东南八十里又有金水。皆流入于攸水。新陂港县西二十里。江头冲之水南流经此。洪武初,筑陂潴水,溉田甚广。又渔洲港,在县西十里,流通新陂港。又龙泉港,在县西南十里。县南九里又有橘子绿港,导源诸山溪,龙泉水流会焉,东北接李相坑港。相传乡人李相所导,故名。又文清港,在县南七里,下流合李相坑港,经县南,皆有灌溉之利。
○凤岭镇县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又县东二十里有芙蓉寨,又东十里为铁钉寨,县西六十里有香炉寨,皆居民保聚处。《志》云:县南有大洲堡,嘉靖四十三年,县民刘庚甫户丁结党为乱,佥事苟延庚抚定,为之立堡,岁佥茶陵卫官一人,督兵民守备。安化县府西三百六十里。西至辰州府四百二十五里,南至宝庆府二百七十里,北至常德府二百二十里。秦益阳县地。自汉以后,皆为梅山蛮地。宋初,立五寨。熙宁六年,始置安化县,属潭州。元因之。今编户十二里。
○梅山在县西南。山盘纡甚远,蛮恃为险。今县南八十里梅山岭上有泉,即其地也。宋白曰:潭州西有梅山洞,为蛮寇之窟穴。唐干宁四年,邵州故将蒋勋起兵,连梅山蛮寇湘潭。五代梁贞明四年,梅山蛮寇邵州,楚将樊须击走之。唐天成四年,梅山蛮复寇邵州。宋太平兴国元年,梅山峒蛮苞汉阳寇潭境,州守翟守素发兵击平之。熙宁五年,章发兵开梅山道,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皆籍户口、土田归朝,是也。今山连宝庆府新化县界。详见新化县。大峰山县东北七十里。有七十一峰,与仙山相接。《志》云:仙山在县东北六十里,有两峰对峙,名大仙、小仙。又浮泥山,在县北七十里,崖壁峭绝,浮壤沃饶,土人攀援而上,开种谷。○芙蓉山,在县东七十里,旧名青羊山,与大沩山相接,奇峰迭耸,状若芙蓉,中有芙蓉洞。又移风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梅山人于此从化,因名。
辰山县西北百二十里。其山盘旋起伏,接辰沅界。又黄罗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四面悬崖壁立,仅有小径可缘而上。宋、元之季,民多避兵于此。○司徒岭,在县东八十里,崇冈峭壁,鸟道崎岖。宋时尝置兵于此,以拒犭寇。又十房洞,在县北二十里,洞门广丈余,中若堂室,左右列十房。又有石田、石池之属。县南二十里,又有寒波洞,亦深邃。又燕子洞,在县西南三十里,中多石燕。明初,贼张广胜啸聚于此,官兵讨平之。
○资江县西五十里。由宝庆府新化县流入县界,又北入益阳县境。一名邵河。○温溪,在县东南四十里,有二温窟出水,一清一浊,俗名为东温、西温,流合为一,东南入湘乡县,合于湄水。《名胜记》:溪出县东南六十里雷鸣洞,流入资江。恐误。
仙溪县东北二十里。源出大仙山,县境诸山溪之水并流汇焉。至县东北敷溪口,入于资江。《志》云:县西南五十里浮青山,沉香溪出焉。县南三十里丰乐崖,伊溪出焉。西南三十里橘子洞,梅子溪出焉。会流经城东南隅,入于仙溪。又善溪,在县北百二十五里,自常德府武陵县流入界,溪多沙石,经县境,流稍缓,可容桴,亦流入资水。
○梅子口寨县西五里。宋太平兴国中置。又七星寨,在县东南七十里,亦宋置。熙宁六年,改为七星镇。县东北九十里为首溪寨,熙宁六年废。元三年,置博易场。又西北百二十里为白沙渡寨,西南九十里为游浮寨。所谓五寨也。《宋志》:五代时梅山蛮獠为边患,太宗讨平之,因立五寨以为防御。○龙塘寨,在县西南。《志》云:宋时茶法甚严,县境伊溪、资江滨皆产茶,民趋利攘窃,遂啸聚为乱,因议于资江、龙塘建寨,命将统兵戍守,民赖以安。
附见:
长沙卫在府城内东北。洪武三十五年,自城北移建于此。今亦置长沙卫。
茶陵州府南四百八十里。东至江西吉安府四百三十里,东南至衡州府桂阳州三百里,西至衡州府三百一十五里。
春秋时楚地。汉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湘东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衡州。唐初,属南云州。贞观元年,还属衡州。五代晋时,马氏改属潭州。宋复属衡州。绍兴七年,升为茶陵军,后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明初,降为县,改属长沙府。成化十八年,复升为州编户五十里。今因之。州右翼庐陵,左蔽衡岳,山川绵亘,民物阜繁,于衡、湘之间,称为奥区。陈光大初,以华皎据湘州,遣吴明彻等帅舟师进讨,分遣别将杨文通等,从安成步道出茶陵安成,见江西安福县。既而华皎引军越巴陵,与明彻等相持,文通等遂由岭路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士家属,皎因丧败。盖茶陵者,湘州之后户也。
○茶陵废县即今州治。汉置县,以在茶山之阴而名。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为侯邑。后汉仍曰茶陵县。三国吴属湘东郡。晋以后皆如故。隋省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复置茶陵县,属南云州。贞观初,废入攸县。圣历元年,复析置茶陵县,属衡州。五代晋时,马希范改属潭州。宋仍属衡州,寻升县为军。元又改为州,皆不置县。《城邑考》:州城,宋绍定中筑,元末圮。明洪武中,因旧址增筑。正统中及万历初,皆尝修治。周八里,有门五。
古茶王城《城冢记》:在州东五十里。汉元朔中,节侯所筑,盖即茶陵节侯也。又故县城,在今州北八里。宋祥符中,县令邓宜筑。绍定中,县令刘子迈改筑今城,铸铁犀于江岸,杀水势而城之,即今州城也。
○云阳山州西十五里。有七十一峰,其大者,紫薇、偃霞、石柱、白莲、隐形、正阳、石耳,凡七峰,其余岩洞泉石皆奇胜。旧《志》云:茶山高千五百丈,周回百四十里,茶水发源山北,流陇下十里,合白鹿泉水,以入于洣。《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云阳山。以陵谷间多生茶茗,故名也。州南百里有白鹿原,相传即炎帝葬处。又排山,在州西三十里,横亘若排,上多白垩。又西二十里有丫尖山,亦曰鸦尖岭,两峰并峙,上锐下方,接攸县界。
青台山州南五十里。卓立于云,乔柯郁然,上有龙湫。又百丈山,在州东南五十里,山高百丈,有龙潭,深不可测。《志》云:州东六十里有太和山,高峻,顶有泉。又东二十里曰登阜山,拔出众山,日出则先射其顶。○仙女岭,在州东南四十里,高险,有仙女泉。元末土人避兵于此。○洣江在州西北。源出衡州府酃县洣泉,合云秋、沔渡二水,北流数十里,入州境,又西入攸县界,合于攸水。《汉志》茶陵有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即此水也。又东江,在州西南一里,源出州东八十里皇雩诸山,会众水流经此,下流入洣江。嘉靖间,山水决溢,大有冲啮城垣之患。颜江出州南青台山,北流四十里,合洣水。又洮江,出酃县界沔渡水,北流八十里达洣。又沤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达洣。又有沙江,出县南三蛟泉,西流三十里,达洣。又脂水,出县东南七十里之利山,西流十里,合背江。又背江,出县东太和山,西流二十里,合腰陂水,亦达于洣江。又茶水,出州西北云阳山,下流亦达洣江。○龙化湖,在州西南十里。三国吴时,有赤白龙见此,漂荡成湖。今溢涸不时。
○枧渡口镇县东八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州境有花石、虎背、严河、古城、老虎、白石、高水、仙女、会仙、磨石等十寨,俱元末州民避兵处。
附见:
茶陵卫在州治西。洪武初置,今亦置茶陵卫。
◇常德府东至岳州府四百五十里,东南至长沙府四百里,西至辰州府四百六十里,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七百六十五里,至京师六千二百一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置黔中郡,汉为武陵郡治索县。后汉因之改治临沅县。建安中,属蜀,寻属吴。晋亦曰武陵郡。宋、齐仍旧。梁置武州。陈改沅州,而武陵郡如故。《陈本纪》:天嘉元年,分郢州之武陵、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四郡置武州,治武陵。太建七年,改武州为沅州。隋平陈,废郡,改为朗州治武陵县。大业初,复改州为武陵郡。唐仍曰朗州。天宝初,曰武陵郡。干元初,复为朗州干宁五年,置武贞军节度。光化三年,更曰武平。《志》云:光化初,置武正军。误也。详州域形势。五代梁初,属于马氏,曰永顺军《五代史》亦作武顺军。后唐时,曰武平军因唐旧也。宋仍为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曰鼎州沅江下流曰鼎江,州因以名,亦曰武陵郡。政和七年,升为常德军节度。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此,领鼎、澧、辰、沅、靖五州。三十二年罢。干道初,升为常德府以孝宗潜邸也。《通志》云:宋升鼎州为永安军,又改靖康军,后改常德军。今正史不载。元曰常德路。明初,复为常德府,领县四。今因之。
府左包洞庭之险,右控五溪之要,楚之黔中地也。秦惠王时,欲楚黔中地,以武关外易之。昭王八年,留楚怀王于咸阳,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三十五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破之。黔中拔而楚益衰。盖黔中者,密迩荆渚,得之则伺楚于肘腋间,故苏秦曰:秦一军出武关,一军出黔中,则鄢、郢动,而秦人于全楚时,早以黔中为意也。秦得黔中,则旁慑溪蛮,南通岭峤,从此利尽南海矣。汉置武陵郡,以填压巴黔。后汉阳嘉中,移荆州治此。盖荆州之治乱,视群蛮之顺逆,故统理急焉。三国初,先主伐吴,使马良自儹山通武陵儹山,见夷陵州长阳县,结五溪诸蛮。陈光大初,华皎据湘州,以武州居其心腹,急攻之,不克。隋唐以来,皆为湖北襟要。雷彦恭据有朗州,侵轶邻境,兵锋四出。马氏并之,益为雄镇。马希萼阻兵于此,卒残潭州。及唐人入湖南,刘言等犹据州自固。唐主召言入都,其党王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遂与周行逢等分道进攻潭州,克之,复收马氏故地。王氏曰:朗州北屏荆渚,南临长沙,实为要会。今自巴陵而西,江陵而南,取道辰、沅,指挥滇、黔者,郡其揽辔之初也由江陵陆道而西南,则澧州为必出之道。由巴陵水道而西南,则洞庭为必涉之津。又公安县有孙黄驿,两京陆路由常德以达云、贵者,此又为会合之所。一从江陵而南,一从巴陵而西,皆自澧州达于常德云。然则常德不特荆、湖之唇齿,即滇、黔之喉嗌也欤!
武陵县附郭。本汉武陵郡之临沅县。后汉为武陵郡治。晋以后因之。梁为武州治。陈为沅州治。隋改置武陵县,朗州治焉。唐、宋以来,州郡皆治此。今编户四十五里。
○临沅城在府治东。一名张若城。《地记》:秦昭王三十年,使白起伐楚,起定黔中,留其将张若守之,若因筑此城,以拒楚。后汉建武中,梁松伐蛮,修张若城,自义陵移武陵郡治焉,即临沅县也。三国吴潘取武陵,以郡城大难固,又筑障城,移郡居之。《志》云:城西又有司马错城,与张若城相距二里,秦使错与张若伐楚黔中,相对各筑一垒,以扼五溪咽喉。后汉马援亦尝修筑。隋时尝改营朗州城,后废。《城邑考》:郡城,元时尝营土城。明初龙凤十年,因旧城修筑。洪武六年,以砖石。永乐十三年,复增修之。正统、正德及嘉靖中,复相继修葺。有门六,城周九里有奇。
汉寿城府东四十里。本汉之索县,武陵郡治焉。后汉阳嘉三年,更名汉寿,荆州治此。三国吴改曰吴寿。晋复旧,仍属武陵郡。宋、齐因之。隋省入武陵县。今为汉寿乡。《志》云:汉寿乡,在县北八十里。又空笼城,在府东北八十里,俗传常德旧城也。
○善德山府东南十五里。本名德山。《道书》以为第五十三福地。枉水出焉,亦曰枉山。隋刺史樊子盖以善卷隐此,改曰善德山。上有干明寺,寺中有白龙井,寺后有孤峰,冈峦下瞰,当江流之冲。宋宣抚使韩宣以常德城守不固,筑城于其上,谓之南城。今亦曰望城坡。○梁山,在府北三十里,旧名阳山。后汉初,梁松讨五溪蛮尝经此,因名。山侧有石如门,出风,亦曰风门山。其相近有大龙山,以山势蜿蜒而名。又北六十里有龙岩山,洞壑皆奇胜。
武山府西二十五里,一名河γ山,又名太和山。山畔有瓠石,水出其下,谓之武陵溪。又西五里曰高吾山,一名西山,武陵溪于山下流入沅江。其右有鹿山,极幽胜。○霞山,在府南百里。《志》云:旧有淘金场,今废。
○沅水在城南。源出四川遵义府,流经辰州府界,入府境,自桃源县南东流至此,又东至龙阳县北,而注于洞庭湖。唐贞元十一年,朗州江溢,即沅水也。五代梁开平二年,雷彦恭据朗州,为楚将秦彦晖所攻,引沅江环城以自守,彦晖遣礻卑将自水窦入城攻之,彦恭溃走,遂取朗州。《水利考》:郡当沅江下流,古多水患。萧齐永明十六年,沅水暴涨,浸城五尺,自是溃溢无时。后唐同光初,马氏于城东南及西南二隅俱筑石柜,以障城垣。宋淳熙十六年,大水没城一丈五尺,漂民庐舍。元延六年,复于城南筑水柜一,以杀水势。明嘉靖初大水,堤防多坏。十二年,沅江涨,几破城垣。三十九年,诸堤尽决。自是岁尝修塞,民始有宁宇。今槐花堤在城西清平门外,花猫堤在城东朝阳门外,皆临沅江。又有柳堤,自城东门外通北门。城西十五里曰南湖堤,又西十里曰赵家堤,城东十五里有东田堤,又东五里曰长江堤,春夏水涨常与江通。城东三十里有屠家、皂角二堤,九十里有宿郎堰堤,周九十七里有奇,以捍湖障江。又有上下二水,以便蓄泄。皆境内堤防要害也。余详大川沅江。朗水府南八十里。自辰州府流入,东北流注于沅水,谓之朗口。五代梁初,荆南、湖南共攻澧,朗帅雷彦恭、淮南将泠业帅水师来救,自平江进至朗口,为楚将许德勋所败。或曰今府东四十里有小江口,东南去龙阳县亦四十里当即朗江口。平江,即岳州府平江县也。
渐水府东北十五里。源出九溪卫,经永顺宣慰司境,会盘塘、柳叶、牛渚、马头诸湖水,入于沅江。许慎以为九江之一也。盘塘诸湖,皆在府西北。《志》云:县西七里有白蟒湖,俗名白马湖。又有马颈湖,在县东北百二十里。○枉水,在府南一里,源出善德山白龙井,西流至城南入沅水,一名苍溪,又谓之枉渚。《楚辞》:朝发枉渚。是也。《水经注》:沅水东历小湾,谓之枉渚。又便河,在县北一里,元人所开,南通沅江。又武陵溪,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德圣泉,源出武山,流入沅水。
永泰渠在府北。唐光宅中,刺史胡处立所开通漕。府西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增修,接古砖陂,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达永泰渠,溉田千余顷,郡民谓之润禾堰。又考功堰,在府东北八十九里,本汉时樊陂,唐长庆元年,考功员外郎李翱出刺郡,重开,溉田千一百顷。又右史堰,亦在府东北,本名后乡渠,又名石英渠。唐长庆二年,起居舍人温造刺郡,增修后乡渠,经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顷。时美其功,各以官名堰。
津石陂城北百九十里。唐圣历初,武陵令崔嗣业所开,后温造又增修之,溉田九百余顷。又崔陂,在府东北八十里,本名放鹤陂,后堙塞,崔嗣业复开之,因名。又槎陂,在府东北三十五里,亦嗣业所开,后废。大历五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六百顷,今皆堙塞。○九潭,在府东四十里。《志》云:龙阳县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内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于府东三里。○社木寨府东三十里。宋为戍守处。绍兴四年,杨太寇鼎州,破社木寨,即此。又《宋志》郡有白砖、黄石二寨,元丰三年废。○冈市,在府西北二百里。《志》云:府西北有冈市、蔡家堰、盘塘、麻溪诸处,介于澧州之石门、慈利二县间,通永顺蛮,路小而僻,向无关隘,防守最切。大龙驿府北六十里。《志》云:府北二里旧有和丰驿,东南一里有府河驿,府西南三十一里又有新店递运所。○麻河渡,在府北百二十里,又北至安乡县四十余里。又有康家渡,在府东三十里,路达龙阳县。
桃源县府西八十里。西南至辰州府三百七十里,北至澧州慈利县二百十里。汉临沅县地。后汉为沅南县地,仍属武陵郡。晋以后因之。隋唐为武陵县地。宋干德中,析置桃源县,以桃花源名,仍属朗州。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三年,复为县。未有城,编户三十一里。
○沅南城县西南百二十里。后汉建武二十六年,置沅南县,属武陵郡。县在沅水之阴,因名。《志》云:其城即马援讨五溪蛮时所筑也。建武二十五年,援征五溪蛮,破蛮兵于临乡,因筑此城。明年,于临乡置沅南县,属武陵郡。自晋及陈皆曰沅南县。隋省入武陵县。《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采菱城,相传楚平王曾采菱于此。
○壶头山在县西二百里。山高险,沅水经其下,湍石齿齿,一夫守之,千人莫过。后汉建武二十五年,马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坦而运远。中郎将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咽喉,充贼自破。遂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险,水疾船不得上,会暑,士卒多疫,援亦中病,穿岸为室,以避炎气。援遂卒。今山有石窟,相传即援所穿者。《水经注》:胡头山高百里,广圆三百里,山下水际有新息侯停车处。山径曲多险,其中纡折千滩。刘氏曰:壶头为荆南之外藩,鼎、澧之要口,戍守所当先也。充,见澧州慈利县。○穿石山,在县西百五十里,相传马援尝于此穿石窍以避暑。今可通水,春夏泛溢,则江水自中过。又安阳山,在县西百二十里,高万丈,云气开合,可占晴雨。
桃源山县南二十里。高五里,周三十二里。西南有桃源洞,一名秦人洞,即白马洞也。《道书》以为第三十五洞天。沅江经此,曰白马江,亦谓之桃川江。又绿萝山,在县南十五里,《道书》以为第四十二福地。下有潭,沅江经此,曰绿萝江。《志》云:县南二百五十里,有牯牛山,与安化县接界,怡望溪出焉,北流经县南五十里,又北入沅江。○灵岩山,在县北七十里,有五洞相连。又县北八十里有方山,山势嵯峨,顶有石洞,可容数百人。
○沅江县东南二十五里。自辰州府沅陵县合辰、溆诸水流入境,经壶头山下,又东流过桃源、绿萝诸山下,而入武陵县界。《志》云:县西百二十里有大敷溪,自辰州府流入界,注于沅水。又县南百里有小敷溪,源出县南百余里丫柱山,亦入于沅江。又延溪,在县东五里,亦流入沅江。
苏溪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邹溪,在县东四十里,源出县东北水田村,流入沅江,商贾辐辏处也。又沉香溪,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安化县境,北流入沅江。○高都镇县西南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白马渡巡司,在县西南十里。《宋志》:县有桃源、阳口、白崖三寨。熙宁七年废。《志》云:县西北二十里有高都驿,县西二里有桃源驿,县西南七十里有郑家驿,又西南七十里有新店驿,县东二十五里又有渌罗驿。○麻溪镇,在县西北。又县北有苏溪镇,元俱置巡司于此。今废。
龙阳县府东南八十里。南至长沙府益阳县百里,东北至岳州府华容县二百四十里。本汉武陵郡索县地。后汉为汉寿县地。三国吴析置龙阳县,属武陵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朗州。唐仍旧。宋大观中,改曰辰阳县。绍兴三年,复故。元元贞初,升为龙阳州。明洪武九年,复为县。土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九里。
○军山县东八十里。三国吴将潘攻武陵都尉樊时屯兵于此,因名。又团山,在县东百六十里洞庭湖中。《志》云:县南六十里有金牛山,峰峦秀出,岩洞甚胜。○龙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旧名横山。唐天宝中,改今名。又沧山,在县西九十里。其相接者又有浪山,下各有水相合,入沅江,谓之沧浪水。又良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良水出焉,流合沅水。
○沅江在县城北。自武陵县流经此,下流入沅江县界,注于洞庭,亦名龙阳江。唐永贞初,武陵龙阳江涨,流万余家,即此。又名鼎江。《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鼎口水,昔时有神鼎出其间,因名。盖即澧水下流合沅处也。宋绍兴四年,王讨杨太于鼎江,败没。太乘大水攻破鼎州之社木寨。《水利考》:县北滨沅江,恃堤为固。城北有大围堤,周三万五千八百余丈。上接辰、沅诸溪洞水,下滨洞庭、大湖,阖县秋粮一万有奇,此居其半。内有水五座,曰车轮、曰孔家、曰沽湖、曰伍家、曰姚家,以泄积聚之流。正统以后,屡加修筑。其洪沙湾诸处,当湖北委流,堤防尤切。又李八堤,在县北二十五里,有水二二座。南港障堤,在县北四十里,有水三座。保安障堤,在县北五十里,有水一座。其在县西一里者,又有河洪堤;又二里,曰褄门堤;又二里,曰新堤。其在县城东南半里者,曰南城堤;又五里,曰股堤。其在县东十五里者,曰肃公大堤,曰灰步堤,堤有范阳一座。县西二十五里,又有小泛洲堤,内有业塘,二座;西四十里又有大泛洲堤,内有江西、金钗等四座,皆堤防切要,随时修筑,以护民田。
洞庭湖县东百六十里,跨沅江县界。《志》云:洞庭方九百里,龙阳、沅江,西南一隅耳。《防险说》:郡滨洞庭,盗贼出没。明初立洪沾、沅江、明山三哨,分军防守。大约自郡东德山潭,历龙阳天心、小河,抵沅江哨。又自沅江之邹家窖,南抵长沙,历洞庭夹而至洪沾哨。又自洪沾越南石潭而至明山哨,凡小江、武口、鼎港、古楼诸巡司胥隶焉。议者以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洞庭夹为盗贼渊薮,隆庆初,复增设水军戍守洪沾、明山诸处云。
赤沙湖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县界,东通洞庭。五代汉干元年,马希萼自朗州将水军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军败,自赤沙湖遁还,即此。或谓之蠡湖,云范蠡尝游此。又谓之赤鼻湖。○太白湖,在县东八十里,东北入洞庭,西南绕安乐湖,达接港口入沅江。《志》云:安乐湖,在县东南八十里,东北会沅江县之天心湖。
泛洲县西五十里,长二十里。《志》云:吴丹阳太守李衡种橘其上,因名橘洲。今有民居数百家,而橘不存。《水经注》沅水经龙阳泛洲,亦谓之柑洲,亦谓之橘洲。○湄洲,在县西十里,亦曰眉洲,以突起中流,状若蛾眉也。五代汉末,楚王希广遣其将刘彦滔将水军攻朗州,朗兵逆战于湄洲,彦滔败还,即此。
○黄城寨在县东南。《宋志》:绍兴五年,移县治黄城寨,三十年,复旧。是也。又县境旧有堡十四:曰横山、曰黄港、曰龙渡、曰凤桥、曰罗平、曰黄公、曰梅溪、曰城陂、曰周湾、曰陶堤、曰武坪、曰纯阳、曰濠洲、曰美胜,又有碍溪、花岩等堡,俱宋置,今废。
小江镇县西北四十里。澧江枝流为鼎水,此即鼎水入沅处,亦曰小港,有小港巡司。又县东北二十里有鼎口镇,亦设巡司戍守。或云鼎口即澧水分流合沅之口。又东五十里接洞庭湖,其地名洪沾洲,亦曰洪沾口,自巴陵至常德渡洞庭湖,此为必经之地,有洪沾哨兵巡戍。○河池驿,在县北一里。又武口驿,在县东北百二十里。
沅江县府东南二百三十里。东至长沙府湘阴县百十里,东北至岳州府二百二十里,北至岳州府华容县二百四十里。汉益阳及下隽县地。梁置乔江县,又改曰药山,并置药山郡。隋平陈,郡废,改县曰安乐。开皇十八年,又改曰沅江县,属岳州。唐因之。干宁中,改曰桥江县。五代初,还属朗州,又改曰沅江县。宋因之。干道中,改属岳州,寻复旧。元属常德路。明洪武十一年,并入龙阳县。十三年,复置。编户五里。
○重华城在县东南。《通典》:县有重华城,亦谓之虞舜古城。梁因置重华县,属药山郡。隋废。○刘公城,《志》云:在县西三里。汉昭烈尝徇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立城于此。元置齐湖巡司。明初废。又县东南六十里有故关州,俗传关羽屯兵处。○赤山县东北五十里洞庭湖边。唐天宝中,改名曰蠡山,以下有范蠡湖。亦曰赤山岭。○沅江县西南里许。《志》云:沅水傍湖分派,逆行数十里,北会鼎水,入洞庭湖。鼎水,即澧江也,西北自澧州安乡县流入界。又南为资水,自长沙府益阳县东北流入界。俱注于洞庭湖。又有赤江,在县东一里,即沅江诸水下流也。两旁岸赤,因名。《志》云:县城东有沅江湖河泊所。
洞庭湖在县东北。《志》云:县南一里有石溪湖,县西三十里有龙池湖,西北四十里有天心湖,县东二十里又有鹤湖,皆流汇于洞庭。○龙硖港,在县南三十里,与益阳县接界,亦流通洞庭湖。
○白沙渡县北三十里,道出华容县。又有明山、沅江二哨,在县境内。县滨湖设此,以防盗贼之侵轶,与龙阳县之洪沾口称为三哨云。横龙桥县西十八里。或以为横桥也。隋开皇九年平陈,故湘州刺史岳阳王叔慎复据州举兵,武州刺史邬居业将兵助之。隋将薛胄平叔慎,行军总管刘仁恩击居业于横桥,擒之。即此处。
附见:
常德卫府治西北。洪武初建,辖左、右、中千户所。今亦置常德卫。
◇衡州府东至江西吉安府八百七十里,东北至江西袁州府七百五十里,南至广东连州六百五十里,西南至永州府三百五十里,西至宝庆府二百五十里,北至长沙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三百里,至江南江宁府三千二百十五里,至京师六千六百六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以来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初属长沙国,又分属桂阳郡。后汉因之。三国吴太平二年,分长沙为衡阳、湘东二郡。晋因之。刘宋为衡阳国及湘东郡。齐仍改衡阳为郡。晋衡阳郡治湘南,湘东郡治酃。宋衡阳郡治湘西,湘东郡治阳。齐因之。《水经注》曰:吴湘东郡本治湘水之东,后乃徙治酃也。梁、陈因之。隋平陈,改置衡州。《隋志》:梁置衡州于含荶,又置东衡州于始兴。隋平陈,始以衡阳置衡州,而改含荶为荶州,始兴为广州。盖梁时东西衡州皆不在今郡境也。大业初,复改州为衡山郡。唐仍曰衡州。天宝初,亦曰衡山郡。干元初,复故后尝置湖南观察使于此。五代时,属楚,后属湖南。宋仍曰衡州亦曰衡阳郡。元为衡州路,置湖南宣慰司,寻罢。明洪武二年,改为衡州府,领州一、县八。今仍旧。
府襟带荆、湖,控引交、广,衡山蟠其后,潇湘绕其前,湖右奥区也。且自岭而北,取道湖南者,必以衡州为冲要。由宜春而取道粤西,衡州又其要膂也。南服有事,绸缪可不蚤欤?
衡阳县附郭。汉承阳、酃二县地,属长沙国。三国吴析二县地,置临县,属衡阳郡。晋属湘东郡。宋、齐因之,为湘东郡治。隋废郡,改县曰衡阳,为衡州治。唐初,复曰临县。开元二十年,又改为衡阳县。今编户五十一里。
○酃县城府东十二里。汉酃县故城也。三国吴太平二年,分长沙东部都尉置湘东郡,治酃县。晋初因之。太元二十年,省入临。《城邑考》:郡旧无城,五代周显德中,尝编竹为栅。宋咸平绍兴间,版筑未就,毁于兵燹。元景定中,又尝营筑。明初,因旧址增修,三面以江为堑,西北一带则凿濠为固。宣德、正德以后,屡经修筑。为门七,周七里有奇。承阳城府西百七十里。汉县。后汉曰阳,属零陵郡。三国吴改属衡阳郡。晋因之。太元中省,其故城亦曰城。梁末,王琳自广州援江陵,由小桂至城,是也。小桂,见广东连州。○钟武城,在府西八十里。汉置县,属零陵郡。后汉永建三年,改为重安县。初平中,贼区星尝据此,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平之。三国吴属衡阳郡。晋、宋以后因之。隋省入衡阳县。唐初,萧铣复置重安县。武德四年,县属衡州。七年省。又新城废县,在府东百二十里,陈析临县置。隋省入衡阳县。唐初复置新城县,属衡州。武德七年废。《志》云:府西百四十里有黄杨废县。或以为萧梁时所置,未详。
○清泉山府东四十里。山有清泉,灌田数千顷。又界浦山,在府东二百里,以在耒阳县界,上接浦口,故名。○大云山,在府西八十里,跨衡阳、祁阳二县界,云雾尝蒙其上。又雨母山,在县西二十里,一名云阜山,鼓江水出焉,流会水。又石鼓山,在府东北三里,据湘之会,岩洞甚胜。旧《经》云:石鼓鸣则有兵革。
岣嵝峰府北五十二里。衡山主峰也。故衡山亦兼岣嵝之名。《湘水记》:衡山南有岣嵝峰,东西七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千五百丈,相传禹得金简玉书于此。《道书》所谓岣嵝洞天也。其北麓去衡山县亦五十里。○回雁峰,在府城南。相传雁至衡阳不过,遇春而回。或曰峰势如雁之回也。南岳诸峰,回雁为首。傍有华灵峰,俗传华陀尝隐此。《志》云:七十二峰在衡阳境内者凡七,曰岣嵝、回雁、碧云、华灵、白石、仙上、九岭。是也。
分水冈府北百十三里。与长沙府湘乡县分水处。又府东有黄巢岭。崇祯十一年,临武蓝山群贼攻衡阳,自焦源河联舟蔽江,踞黄巢岭,官军击破之,又追败之于白腊桥。焦源,见常宁县。白腊桥,在府南三里。
○湘水在城东。自永州府祁阳县流入府境,经常宁县西北,又东流至府城南,折而东北,会于水,又北流经衡山县界,达于长沙府湘潭县境。详见大川湘水。水在城北。源出宝庆府东界耶姜山,东北流入境,会清扬水,又东流经府城北,会于湘水。《衡州志》:吴立临县,以俯临水,其气如而名。水东注于湘,谓之口。,亦作承,《志》云:府西南七十里有白塘河水,西北百十里有演陂桥水,俱流会水。又有柿江水、清扬水及潭邪水,俱出雨母山,东流入。又有梁江水,出宝庆府邵阳县界,北流三百里,会水。
耒水在府城东北。源出郴州桂阳县之耒山,西北流经耒阳县流入界,注于湘水,谓之耒口。《志》云:县西三十里有梅浦水,南流会耒水入湘水。又上潢水,在府北,源出岣嵝峰,屈曲流六十里。又有下潢水,在府北。俱流入水。又有斜陂水,源出府东三十里石窟山,北流百二十里,会湘水。
酃湖城东二十里。湖水周三里,深八尺,湛然绿色,取水酿酒,极甘美。晋武帝平吴,荐酃酒于太庙。《吴都赋》:飞轻觞而酌酃酒。是也。又宋文帝以酃酒饷魏太武于瓜步,盖皆此水所酿云。又东湖,在府西六十五里,亦东通水。○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水流合焉。
○松柏市府南百二十里,有巡司。又江东镇,在府南湘江东岸,亦设巡司戍守。○临驿,在府城北。又府北六十里有七里驿,府东南六十里有新塘驿。
衡山县府东北百五十里。东北至长沙府湘潭县百五十里,东南至长沙府攸县百五十里。汉湘南县地,属长沙国。三国吴析置衡阳县,属衡阳郡。晋惠帝改曰衡山,仍属衡阳郡。宋、齐因之。梁为衡阳郡治。陈为衡阳国治。隋改属潭州。唐初因之。神龙中,改属衡州。五代晋天福五年,复属潭州,寻还属衡州。宋淳化四年,又改隶潭州。元仍属衡州路。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衡山旧城在县西。《志》云:隋大业六年,徙县治白马峰下。唐神龙中,还旧治。后又以水患徙治白茅镇。五代周广顺初,湖南乱,马希崇篡立,为武安留后,幽其兄希萼于衡山。既而衡山指挥使廖偃等共立希萼为衡山王,以县为行府,断湘江为栅,寻入于南唐,即今县也。○湘西城,在县北。三国吴置县,属衡阳郡。晋因之。宋为衡阳郡治。齐以后因之。隋省入衡山县。○衡山县西北三十里。山周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其祝融、芙蓉、紫盖、石、天柱等峰为最著,皆在县境,其余参差罗列,得名者以数十计。盖县去衡山最近也。详见名山衡岳。
杨山县东南四十里。自衡岳分脉,临茶陵江,前有潭,极深,水上尝有云气。又灵山,在县南七十里,山多楠木,有茶溪、安仁二河,环绕其前。○开云岭,在县城西北。道经衡岳者,路必出此。又弛马岭,在县西北十里,道出湘乡。山多苦竹,林深泥泞,马力多弛,故名。又朱陵洞,在县北四十余里,《道书》以为第三洞天也。有泉悬流,一名水帘洞。
○湘江县东三里。自衡阳县北流经此而入湘潭县界。又龙隐江,在县西二十五里,会衡山诸溪涧水,流合湘江。
茶陵江县东四十五里,即洣水也。自酃县流入长沙府茶陵州界,又西北经攸县界而入攸水,又西至县境,流入湘江,谓之茶陵江口。《志》云:茶陵江东有赤石、枫树、杨林、狮子、横道等滩,凡数十处。又江口有支港,曰苦竹港。○阴山港,在县东百里,与攸县接界。其下流入于攸水。旧《志》云:县东南有义塘江,亦西流注于湘江。又西溪,在县西二里,东入湘水,或谓之鲰溪。唐中和初,鲰溪人周岳聚众据衡州,即此。
○岳津镇在县城南。临湘江,有巡司戍守。《志》云:县境有雷家埠、草市诸处,皆险要,旧俱设巡司。○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又县西南四十五里有霞流驿。《湘州记》:县西北百二十里有铜柱,相传吴蜀于此分界。又县西有黄银场,宋置,元废。
耒阳县府东南百三十五里。东南至郴州永兴县九十里。秦置耒阳县,属长沙郡。汉属桂阳郡,以县在耒水之阳也。后汉因之。先主以庞统守耒阳令,即此。晋仍属桂阳郡。宋、齐因之。梁改属湘东郡。隋属衡州,改县曰阴。唐复曰耒阳县,仍属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九年,升为耒阳州,属桂阳路。明洪武二年,复为耒阳县,改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
○耒阳废城县东四十五里。《志》云:陈移县治山口,隋因之,改曰阴。唐武德中,复还旧治。又县东有桂阳城,相传后汉建武中,曾移郡治此。一云城在今县治西。又县北八十里有金州城,南北朝时侨置城也。
○马阜山县北二里。高大盘踞,亘二十余里。又县东四十里有虎踞山,冈峦秀丽,如屏障然。《志》云:县东北四十里有相公山,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兵于此,因名。侯计山县东七十五里。相传诸葛武侯憩此计兵,一名侯憩山,盘亘深远,有七十二峰。又山,在县东南四十三里,山形独秀,不与众山相接。俗传昔有白翔此,因名。陈移县治于其下。又侯昙山,在府东南八十里。一名侯堂山,跨安仁县界。○城冈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冈峦秀拔,上有二峰相峙,又有清溪水环其北麓。
○耒水在县东十里。自郴州府境流入,经县北,又西北入衡阳县界。又有肥水,出侯计山,亦名溪水,下流合于耒水。《志》云:县东四十里有浔江水,自安仁县界流入,亦流合于耒水。
○罗渡镇县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境有朱紫堡,《会典》:旧有耒江驿,今革。
常宁县府西南百二十里。西至永州府祁阳县百二十里,南至桂阳州百五十里。汉耒阳县地。三国吴析置新宁县,属湘东郡。晋及宋、齐皆因之。梁改曰常宁。陈复旧。隋属衡州。唐初因之。天宝初,改曰常宁县,仍属衡州。宋仍旧。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属桂阳路。明初,复降为县,改今属。城周不及四里,编户七里。
○常宁旧城县西北三里。刘句曰:唐初县治三洞。神龙二年,移治麻洲。开元九年,又移治宜江,疑即此城也。元末又移今治。○新平城,在县南。三国吴析耒阳县置新平县,属湘东郡。晋因之。刘宋省入新宁县。○英头山县南十里。山峰尖锐,因名。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迭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又塔山,在县东南,山腰有白石七级,高七十余丈,宜水出焉。○插花峰,在县东三十五里,有八峰列戟,如簪花之状。又古城峰,在县南八里,上有古寨。○湘水在县西北。自祁阳县流入境,东北流入衡阳县界,县境诸水皆流会焉。○舂陵水,在县东,源出道州之舂陵山,东流经蓝山县界,又东北流经桂阳州北,又北至县界,流注于湘水。焦源江县东北六十里。源出蓝山县,北流入境,又东北会于湘水。又清溪江,在县东五十里,流合焦源江入湘。○宜水,在县东,源出塔山,亦曰宜溪,经县东三十里,亦曰宜江。又东有樟水流合焉,俱北注湘水。又有吴水,在县南,自永州府流入县境。又潭水,在县东,自桂阳州流入县界。俱会宜水入湘。《志》云:县北有玄石水,亦流会宜水。东江在县城东。源出县南六十里天窗岩,北流入湘。《志》云:县南六十里有白水江,五十五里有竹头江,三十里有大胜江、沙江,二十里有泉江。又县东十里有浯江,二十里有青蓝江,三十里有锁石江及土陂江。又东南有黄沙江。下流俱合湘水。○湄水湖,在县南五十里。又县东三十里有小湖、筵湖,四十里有琉璃、石头等湖,六十里有上蓬湖,俱引流入湘。○柏坊驿县北三十里。下有柏坊渡。又河洲驿,在县西三十里。又《志》云:县境有黄茅、杉树二堡。
安仁县府东二百里。东至长沙府茶陵州七十里,南至郴州永兴县百八十里。唐衡山县之安仁镇,属潭州。五代唐清泰二年,马氏升为安仁场,属衡州。宋干德二年,升为县。咸平五年,析衡阳、衡山二县地益之,移治永安镇,仍属衡州。今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熊耳山县东南七十里。山高峻,状如熊耳。有远天湖,可容万家。稍西有李朝洞,延袤数十里。又有大湖山,亦在县南七十里。○杨梅峰,在县西北十里。壁立数仞,绝顶有井。五代时,马殷将欧阳于此立寨屯兵,以备南汉。宋沈通父子亦保鄣于此。元末,乡人垒石为门,中为屋室,相率保此避寇。正德十二年,苗贼犯境,乡民亦多奔避于此得免。○小江水在县南。源出郴州北境,流经县界,又北至衡山县,合洣水入湘江。又永乐水,亦自郴州流入境,经县城南,北流入衡山县界,合义塘江,亦合洣水入湘。又浦阳江,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郴州兴宁县,北流至黄沙田,合永乐江。又排山江,在县南五里,源出茶陵州,西流合永乐江。又油陂江,在县西南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宜阳江,俱流合于永乐江。
○潭湖镇县南七十里。又县北三十里有安平镇。俱有巡司戍守。○月岭寨,在县西三十里,岭上宽平。正德中以寇警立寨于此,以为保鄣。又西有相公山寨,相传诸葛武侯屯兵处。又县南五十里有曹婆山寨,山势险,径路深僻,旧有寨,今为山寇窟穴。
酃县府东三百九十里。西北至长沙府茶陵州七十里,东至江西永宁县九十里,南至郴州兴宁县百里。本唐茶陵县地。宋嘉定四年,析茶陵之霞阳、常平、安乐三乡置县洣水之阳,取古酃县为名,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四里。
○云秋山县西四十五里。周八十里,高三千九百丈,云气惨淡,常若秋时。又万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三百里,上多古木怪石。又青台山,在县北十里,与茶陵州接界。○天河岩,在县西南三十里,高峻为一邑之镇。
○洣水在县东。旧有洣泉,洣水发源于此。宋时岸摧,泉遂罕见。今流合云秋诸水,北流入茶陵州界。○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县东折西北流,经茶陵州界,合于洣水。又沔渡江,在县西南,源出万阳山,流入茶陵州境,谓之洮江,亦合洣水。桃源溪县西四十里。源出茶陵州云阳山洞,流经此,北流合于云秋水,为桃源江口。○黄烟堡在县境。有衡州卫官兵戍守。
附见:
衡州卫府治西南。洪武五年置,辖千户等所。今亦置衡州卫。
常宁守御千户所在常宁县治东。洪武二十八年置,隶属衡州卫。
桂阳州府东南三百里。东至郴州二百里,南至广东连州三百五十里,西至永州府四百里。
春秋时楚地。秦为长沙郡地。汉为桂阳郡地。后汉因之。晋、宋以后,皆属桂阳郡。隋属郴州。大业初,复属桂阳郡。唐仍属郴州,后又置桂阳监掌铸钱。五代因之。宋初,亦曰桂阳监。绍兴三年,升为军。元曰桂阳路。明洪武初,改为府。九年,降为州,以州治平阳县省入编户六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桂阳州,添置嘉禾县,领县三。州翼带湘江,连属越峤,山川奇胜,甲于湖南。经营楚、粤间,州亦襟要之地矣。
○平阳废县今州治。本汉郴县地。晋以后因之。刘句曰:晋分郴县置平阳县及郡,陈废。今晋、宋诸史皆不载也。隋仍为郴县地。唐初,萧铣析置平阳县。武德四年,平铣,仍属郴州。七年废,八年复置。元和以后,置桂阳监于此。五代晋时县省。宋天禧三年复置。绍兴中,为桂阳军治。元桂阳路亦治此。明初省。《城邑考》:古监城,宋干德四年筑。明洪武三年,因旧址增修。天顺中,为寇所毁。成化四年,以砖石,周三里有奇。
晋宁城州北三十里。《志》云晋宁县旧治此,恐误。今详见郴州兴宁县。又宫市城,在州北九十里。《志》云:东晋置县,寻废。今正史不载。或曰五代时马氏所置。○龙渡山州南三十里。州之望山也。下有源泉,溉田甚博。一名神渡山。又金山,在州北一里,蜿蜒环绕,有如重城。州北七十里又有岩塘山,峻石岩,中深如塘。其相接者为宁冈山,高峻,周围为桂阳水口,过此山即十八滩矣。○鹿头山,在州东,山石似鹿,上有塔七层。九鼎山州西北七十里。高三里,周十里。宋时出银、铅,今废。又大凑山,在州西八十里,旧出银坑,淘者纷错,商贾辐辏,因名。近为土贼屯聚处。又毛寿山,在州西二十里,五代时亦出铅,宋废。州西北百三十里有潭流山,接常宁县界,旧出铅、银、砂矿,今废。又晋岭山,在州南八十里,相传晋时亦出银、铅、砂矿。《志》云:桂阳州产银。宋天禧三年,置有九坑,曰大凑冈,曰大板源、龙图、毛寿、九鼎、小白竹、水头、石笋、大富,今皆废。
石门山州西六十里。有岩如门,岿水自蓝山穿石门西注,舟筏皆经其下。又白竹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有狮子岩,通九疑。《志》云:州西南有芙蓉山,峰峦奇峭,下有源泉。又蓝山,在州西百里,跨临武、蓝山二县界,荟蔚苍翠,浮空如蓝。
○舂陵水州北三十里。自蓝山县东北流入界,一名衡塘,亦曰钟水,又名舂水。经宁冈山下,曰黄田滩水,俗所谓十八滩也。有流渡水,自岩塘山下流入焉,北入常宁县界,注于湘。○岿水,在州西,自蓝山县流入界,一名舜水,经石门山下,又东至州西四十里为桐梁水,东北合舂陵水。《志》云:州西北有潭流水,出潭流山。又有沙溪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俱流合于舂陵水。湖屯水在州南。《志》云:源出龙渡山之南,流经州东南五十里之湖屯市,因名湖屯水,折而东北流,经鹿头山,又东南流入郴州境,合于郴水。○泗洲镇州北八十里。又州南六十里有牛桥镇,俱有巡司。《志》云:州东百里有鱼黄洞,近江西大庾县界。正德中,群盗结聚于此,土兵破灭之。洞中田连阡陌,皆膏腴也。今居民耕种于此。又匹袍洞,亦在州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弘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临武县州东南百二十里。东至郴州宜章县八十里。汉置临武县,属桂阳郡。后汉因之。晋以后皆仍旧。隋属郴州。唐因之。如意元年,改县曰隆武。神龙初,复故。五代晋时,马氏省入平阳县。宋绍兴十年,复置,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三十三里。
○临武城县东五十里。《九域志》:汉县治此。武溪水经治南,因名。俗名姥婆城。后迁今治。自岭南达京洛,县为必经之道。
○舜峰山县西北二里。旧名千仞山。上平而北垂,邑民避难,尝据其顶,筑栅拒守。又西山,在县西二十里,为邑望山,水源多出于此,一名水头山。又县东三十里为东山,高与西山等,有八水出其下,一名八源岭。○罗城山,在县南三十里,山势如城。又金城山,在县东四十里,山高广,旧时土人于上垒石为城,以避寇。又华阴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跨蓝山县界,高秀如华岳,因名。
金粟岩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峭拔,下有溪流,合于武水。又龙岩,在县北二十里,岩如覆钟,有石峰数重,最幽胜。一名龙洞。
○武水在县治南。源出西山下,地名鸬鹚石。经县治前,转而东南流,有赤水江及石江自县北流合焉。水渐深可通舟,流经百里,入郴州宜章县界,合于大小章水。一名武溪。
长江水在县东北。源出东山,北流入桂阳州境,合于舂陵水。又华阴水,在县南,源出华阴山,分为三岐:一西北流,为贝水,经县西南,合于武水;一西流出蓝山县,合于舜水;一南流入广东连州,合乐昌水。《志》云:县境诸水出西山者十之六,出东山者十之三,皆流合于武水。
○石陂镇县西北八十里,东接郴州界。一名两路口,向设巡司于此。又水头营在县西二十里水头山下,亦戍守处也。又县境有赤土巡司,今革。太平营,在县北官山后。又西北有走马营,旧为极寮营。正德中,议者以地非险要,迁于走马坪,因名。又有鸡头营在县南五里,又南有黄茶坪,又韭菜营在县南三十里,皆有官兵戍守。
泗洲寨县西南七十里。又有芹寨、猴寨、牛寨诸处,皆在深箐迭岭间,与蓝山及郴州之宜章县接境。崇祯十一年,土贼啸聚于此。又县南有上马墩,当郴州、宜章之通道,为扼要之地。
蓝山县州西南二百里。南至广东连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道州宁远县百十里。汉置南平县,属桂阳郡。后汉以后因之。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复置南平县,属郴州。天宝初,改为蓝山县,因山为名也。宋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前朝洪武元年,改属郴州。二年,仍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
○南平城县东五里。汉县治此。晋以后皆因之。隋废。又有蓝山故城,在县北十五里。《志》云:唐置县于此,宋徙今治。
○九疑山县西南五十里,山接宁远县界,详见名山九疑。○黄蘖山,在县南九十里,山出黄蘖,因名。与广东连州接界。《水经注》云:五岭从东第三都庞岭,在南平县界。《一统志》云:即此山也。又华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跨临武县界。宋庆历二年,桂阳蛮寇华阴峒,杀吏民。五年,官军复讨蛮于华阴峒口,败绩,即此。
石柱山县北二十里。一名天柱山,岩洞甚胜。《志》云:县北六十里有蓝岭,即蓝山也,与桂阳州临武县相接。唐贞元中,郴州蓝山崩,即此。○百迭岭,在县东二十里,以山岭稠迭而名。又东楼峰,在县南五十里,岿水经其下。
○岿水在县南。一名舜水。源出九疑山,经东楼峰,东北流,合县境诸水,入桂阳州界,会舂陵水。○蓝水,县北五十里,源出蓝岭。又干溪水,在县北八十里,亦出蓝岭,流合岿水。又县东五十里有阴溪水,出华阴山。又华荆津水亦出焉。县西二十里有蒙溪水,出九疑山。又县北二十里有龙溪水,亦出九疑山。下流俱合于岿水。
○大桥镇县西四十里。又县西二十里有张家陂镇。俱有巡司。《志》云:县北四十里有干溪巡司,又县西一里有小山堡巡司,县东二十五里有毛俊堡巡司。○高獠原寨,在县南百里,其相近者又有紫獠原寨,皆崇山峻崖。崇祯十一年,群贼结聚于此,官军讨破之。
附见:
桂阳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洪武二年建,隶属茶陵卫。宁溪守御千户所在蓝山县西二十里。洪武三十年建,亦属茶陵卫。今亦置宁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