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
- 拼音lóng shān wén huà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因而得名。龙山文化分布广,西起陕西,东至海滨,北达辽东半岛,南到江苏,包括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故又称黑陶文化。参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国语词典
-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参见「黑陶文化」条。
网络解释
- 龙山文化 (铜石并用时期)
-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单字解释
化:[huà] 1.变化;使变化:~脓。~名。~装。顽固不~。泥古不~。~整为零。~悲痛为力量。 2.感化:教~。潜移默~。 3.熔化;融化;溶化:~冻。~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了...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议论~。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弱。~...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廷。~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