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
- 拼音dào shì
- 注音ㄉㄠˋ ㄕㄧˋ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Taoist priest]∶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
-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
- [monk]∶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
-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外语翻译
- 英语:Daoist priest
- 法语:prêtre taoïste
国语词典
- 信奉道教的人。
- 也称为「道流」。
- 方士、仙人。
-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青谿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 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
- 泛称有道之士。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网络解释
- 道士 (宗教人员)
-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别称女冠。
- 他们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众,布道传教,为其宗教尽职尽力,同时圆满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侣更多了一分潇洒的气质。从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
- 道士 (词语)
- 通常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或者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也作有德之士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