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棋
- 拼音dàn qí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古代棋类游戏。源于汉代。相传汉武帝好蹴鞠,群臣谏劝,东方朔以弹棋进之,武帝便舍蹴鞠而尚弹棋;另一说西汉成帝时刘向仿蹴鞠形制而作。初用十二枚棋,每方六枚。两人对局时轮流以石箭弹对方棋子。魏时改用十六枚棋,唐代又增为二十四枚棋。宋代以后,因象棋盛行而渐趋衰落。
国语词典
- 古代的一种棋戏。二人对局,白黑棋各若干枚,先放一棋子在棋盘的一角,用指弹击对方的棋子,先被击中取尽的就算输。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匳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
- 《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儿辈常言幼孤,作字弹棋,谁教之?」
- 用手弹的棋子形的木块,是一种儿童游戏器具。
网络解释
- 弹棋
- 弹棋,古代中国棋类游戏。是西汉末年开始流行,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弹棋源于何时,尚无一致结论,但大都认为是在汉代。 弹棋初创时,仅流行于宫中,社会上还鲜有所见。王莽新政末年,南方大饥,绿林发难于南,赤眉造反于东,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尔后,刘秀乘机而起,杀赤眉军,建立起东汉政权。在此大乱之年,弹棋由宫廷自然流入中国民间。直至东汉章帝时,弹棋方在宫禁中复盛。自此,喜好弹棋的人士越来越多,且以诗赋咏弹棋,或撰文论述之,为弹棋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