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染夏 | rǎn xià | 染五色。 | |
齐夏 | qí xià |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 | |
南夏 | nán xià | 泛指我国的南部。 | |
纳夏 | nà xià |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 | |
梅夏 | méi xià | 指初夏。因梅熟于夏初,故称。 | |
两夏 | liǎng xià | 见“两厦”。 | |
结夏 | jié xià | 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又称结制。 | |
畿夏 | jī xià | 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 |
害夏 | hài xià | 苦夏。人体对夏季气候不适应,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以至于身体消瘦。 | |
陔夏 | gāi xià |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古代宴饮终了时奏。 | |
大冠子夏 | dà guàn zi xià | 指汉代杜邺。 | |
送夏 | sòng xià | 1.谓送别夏天。 2.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3.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 |
一夏 | yī xià | 1.一个夏季。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 |
亚夏 | yà xià | 柯尔克孜语。万岁。 | |
阴夏 | yīn xià | 向北背阳的宫殿。 | |
夏历 | xià lì | ㄒㄧㄚˋ ㄌㄧˋ | 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见“农历” |
夏宫 | xià gōng | 即夏台。 | |
夏禹 | xià yǔ |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 |
夏缦 | xià màn | 古代卿所乘坐的五采车。 | |
夏官 | xià guān | 官名。《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唐武则天时,曾改兵部尚书为夏官,不久仍复旧名。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后用为兵部的别称。 | |
夏绿林 | xià lǜ lín | 又称“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类型。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分布在西欧、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北美洲东部等地。 | |
夏室 | xià shì | 夏朝世室之省称。夏称宗庙为世室。 | |
夏宗 | xià zōng |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 | |
夏家 | xià jiā | 指夏朝。 | |
夏槁 | xià gǎo | 1.供夏天食用的干鱼。 2.草木夏天枯死。 | |
夏翟 | xià dí | 1.亦作“夏狄”。 2.羽毛五色的野鸡。 | |
夏屋 | xià wū | 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毛传:“夏,大也。”郑玄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孔颖达疏。 2.大屋。 | |
夏汛 | xià xùn | 夏季汛期。 | |
夏典 | xià diǎn | 夏代典籍。 | |
夏簟 | xià diàn | 夏天用的竹席。 | |
夐明 | xiòng míng | 犹言大智大慧。 | |
空夐 | kōng xuàn | 开阔僻远。 | |
高夐 | gāo xuàn | 犹高远。 | |
澄夐 | chéng xuàn | 清远。 | |
危夐 | wēi xuàn | 犹高远。 | |
夐绝 | xuàn jué | 1.绝远;绝高。南朝 梁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九垓夐絶,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气搆天。”《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交州 夐絶一垂,寔惟荒服,恃远后宾,固亦恒事。”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岂夐絶在上,清虚旷杳,去人间辽阔之宇而别有一天哉?”清 | |
夐阻 | xuàn zǔ | 远隔。 | |
夐别 | xuàn bié | 大不相同。 | |
一夔足 | yī kuí zú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一而足矣。”谓只要是真人才,一个就足够。 | |
龙夔 | lóng kuí | 舜时贤臣龙与夔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 |
山夔 | shān kuí | 传说中的山中独脚怪兽。 | |
一夔 | yī kuí | 夔相传为尧(一说舜)时乐正,仅有一足。孔子答鲁哀公问,则说“足”是足够之意,指有夔一人,就足够制乐了。以后多从此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或指一人虽多缺点,仍有专长。 | |
夔龙纹 | kuí lóng wén | 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 |
夔卨 | kuí xiè | 见“夔契”。 | |
夔契 | kuí qì | 1.亦作“夔卨”。 2.帝舜二贤臣之名。夔典乐,契为司徒。 | |
夔峡 | kuí xiá | 即瞿塘峡。 | |
夔门 | kuí mén | 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 |
单孑 | dān jié | 孤单。 | |
衰孑 | shuāi jié | 老弱孤单。 | |
孑居 | jié jū | 独居。 | |
孑孑 | jié jié | 1.特出﹑独立貌。 2.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3.孤单,孤寂。 4.细行,小惠。 5.倏忽,突然。 6.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 7.蹙迫,艰难。 | |
陆子泉 | lù zǐ quán | 指江苏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因经唐茶圣陆羽品第而得名。 | |
留子嗟 | liú zǐ jiē | 1.春秋时周大夫,贤而有功,曾被逐于朝,国人思之。 2.泛指不容于朝的贤者。 | |
九子山 | jiǔ zǐ shān | 即九华山。 | |
甲子雨 | jiǎ zǐ yǔ | 甲子日所下的雨。俗谓可兆天时并人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鹊巢下地,其年大水。” | |
脚子货 | jiǎo zǐ huò | 脚货。 | |
皇子坡 | huáng zǐ pō | 见“皇子陂”。 | |
国子监 | guó zǐ jiàn | 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
国子学 | guó zǐ xué | 即国子监。 | |
分子式 | fèn zǐ shì |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如水的分子式是H2O,氧的分子式是O2。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