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且且 | qiě qiě | 盛多貌。 | |
且是 | qiě shì | 1.正是;确是。 2.却是;倒是。 3.只是。 4.而且。 | |
驲丞 | rì chéng | 驿丞。 | |
畿丞 | jī chéng | 指畿县的县丞。 | |
水丞 | shuǐ chéng | 1.见“水中丞”。 2.汉代郡县属官名。 一种器皿。用来盛装磨墨用的水。亦称“砚滴” | |
水中丞 | shuǐ zhōng chéng | 1.亦称“水丞”。 2.文具名。供磨墨用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 |
五丞 | wǔ chéng | 1.亦作“五承”。 2.指禹的五位贤佐:益﹑稷﹑皋陶﹑垂﹑契。 3.泛指贤臣。 | |
疑丞 | yí chéng | 1.亦作“疑承”。 2.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 | |
驿丞 | yì chéng | 掌管驿站的官。主邮传迎送之事。明清时设置,各府﹑州﹑县多寡有无不一。品级为未入流。 | |
中丞 | zhōng chéng | 1.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东汉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明清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 2.指宫官,内官。 | |
丞参 | chéng cān | 清末新官制,于各部尚书﹑侍郎以下设左右丞和左右参议,统称丞参。亦以指辅佐人员。 | |
丞史 | chéng shǐ | 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 |
丞弼 | chéng bì | 1.辅佐的大臣。 2.辅佐的职位。 3.辅佐。 | |
丟失 | diū shī | ㄉㄧㄡ ㄕ | 失掉;遗失。 |
秘严 | mì yán | 幽秘而庄严。 | |
诫严 | jiè yán | 戒严。 | |
简严 | jiǎn yán | 1.谓文辞简朴而严谨。 2.简约严明。 | |
丰严 | fēng yán | 谓供献丰厚虔诚。 | |
崇严 | chóng yán | 1.崇敬。 2.庄重严肃。 3.严峻。 | |
辨严 | biàn yán | 置办行装。 | |
保不严 | bǎo bù yán | 说不定;不能肯定。 | |
一严 | yī yán | 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于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 | |
渊严 | yuān yán | 崇高庄严。 | |
中严 | zhōng yán |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 | |
严拏 | yán ná | 见“严拿”。 | |
严程 | yán chéng | 期限紧迫的路程。 | |
严辞 | yán cí | 严厉的言辞。 | |
严促 | yán cù | 严厉急迫。 | |
严词 | yán cí | ㄧㄢˊ ㄘㄧˊ | 谓措词严厉。 用严厉的话表白或陈述严词谴责 |
严察 | yán chá | 1.严厉苛察。 2.严格察查。 | |
严器 | yán qì | 即妆具。盛梳妆品的用具。 | |
严驵 | yán zǎng | 威严傲慢。 | |
严速 | yán sù | 急速。 | |
严烈 | yán liè | 严厉。 | |
严猛 | yán měng | 严厉。 | |
严警 | yán jǐng | 严密警戒。 | |
严实 | yán shí | ㄧㄢˊ ㄕㄧˊ | 紧密牢靠。 |
严风 | yán fēng | 寒风。 | |
严凌 | yán líng | 谓严峻而有威势。 | |
严冷 | yán lěng | 严肃而冷峻。 | |
严阴 | yán yīn | 阴沉。 | |
严秘 | yán mì | 犹严密,秘密。 | |
严家 | yán jiā | 家规严厉的人家。 | |
严父 | yán fù | 1.尊敬父亲。 2.父亲。旧谓父严母慈,故多称父为“严父”。 | |
严更 | yán gēng | 警夜行的更鼓。 | |
严介 | yán jiè | 严肃耿介。 | |
严劲 | yán jìn | 刚劲。 | |
严两 | yán liǎng | 装饰华丽的车辆。两,“辆”的古字。 | |
严能 | yán néng | 整饬干练。 | |
严核 | yán hé | 1.严谨明察。 2.严厉苛察。 | |
严乎 | yán hū | 犹俨然。庄重貌。 | |
鲁两生 | lǔ liǎng shēng | 见“鲁二生”。 | |
不两立 | bù liǎng lì | 不能同时并存。 | |
一水两水 | yī shuǐ liǎng shuǐ | 宋时斗茶评断沏茶优劣的用语。 | |
乞两 | qǐ liǎng | 亦作“乞良”。 犹悲痛,凄凉。 | |
九两 | jiǔ liǎng | 指《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 | |
大两 | dà liǎng | 1.隋唐时以三两为一大两。 2.今市制十两为一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因称今市制的两为大两。 | |
三两 | sān liǎng | 约数,表示少量。 | |
一两 | yī liǎng |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 3.犹一双。 4.指少数。 | |
征两 | zhēng liǎng | 即征车。两,“辆”的古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