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

  •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 注音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
  • 成语繁体初出茅廬
  • 成语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刚出道
  • 成语例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 高老夫子》)
  •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茅庐,不能写作“毛芦”。
  • 英语翻译young and inexperienced
  • 日语翻译初めて世間(せけん)に出(で)る
  • 其他语言<德>jung und underfahren<法>débutant <bec jaune>
  • 近义词乳臭未干初露锋芒
  • 反义词老马识途老成持重

词语解释

  1.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sees;young and inexperienced]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1.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国语词典

  1.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
    1. 《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
    2.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希奇。」

网络解释

  1.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
    1.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chū chū máo lú。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单字解释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来。~去。~门。~国。~院。 2.来到:~席。~场。 3.超出:~轨。~界。不~三年。 4.往外拿:~钱。~布告。~题目。~主意。 5.出产...
:1.开始的:~夏。~冬。 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月~。本学期~。 3.第一个:~伏。~旬。~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十(农历...
:1.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剧。 3.姓。...
:1.白茅。 2.(Máo)姓。...

热门成语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