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散

  • 拼音yī hòng ér sàn
  • 注音ㄧˊ ㄏㄨㄥˋ ㄦˊ ㄙㄢˋ
  • 成语解释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成语例子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清 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哄,不能写作“轰”。
  • 成语正音哄,不能读作“hōnɡ”;散,不能读作“sǎn”。
  • 英语翻译break up a hubbub
  • 日语翻译わっと声(こえ)をあげて散(ち)り散(ぢ)りになる
  • 俄语翻译срáзу расходиться <броситься врассыпную>
  • 其他语言<法>disperser en effervescence
  • 近义词
  • 反义词接踵而至源源而来

词语解释

  1. 亦作“一哄而散”。

外语翻译

  • 英语:to disperse in confusion (idiom)​
  • 德语:tumultartig auseinander laufen (V)​
  • 法语:(expr. idiom.)​ se disperser dans la confusion

国语词典

  1. 大伙儿吵吵闹闹一下子后各自散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提防堂倌一声呼喊,说是打烊,只见吃茶的人,男男女女,一哄而散。」也作「一哄而散」。

网络解释

  1. 一哄而散
    1. 一哄而散,成语,作谓语、定语,释义: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朱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一哄而散”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
:[hǒng] 1.哄骗:你这是~我,我不信。 2.哄逗,特指看(kān)小孩儿或带小孩儿:奶奶~着孙子玩儿。 [hōng] 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传。 [hòng] 吵闹;开玩笑:起~。一~而散。...
:[sàn] 1.由聚集而分离:解~。~会。烟消云~。 2.分发;分给:~传单。 3.排遣;排除:~心。~闷。 [sǎn] 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漫。~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了。 2.零碎的...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取~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

热门成语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